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谈吴敬琏的市场经济何错之有?——关于计划问题

火烧 2008-08-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探讨吴敬琏主张的市场经济忽视计划作用,指出计划在微观和宏观经济中的必要性,批判自由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强调计划对企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关键影响。

   

   

   

首先声明,本人不打算做学术文章,也不在乎帖子能否发出,因此就把帖子定位于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关于吴敬琏老先生主张的市场经济,是竭力反对宏观干预市场的,就其形式而言,宏观上也叫“不管经济”,即经济高参除了玩玩货币财税问题外,基本上可以做个甩手掌柜。他首先错在奉主流经济学为圭臬,实际上就连市场条件下的经济特征也都没有搞清楚,以为讲市场就绝对不能讲计划,不明白计划是现代经济的基本功能,于是就从“不管经济”全面走向“放飏经济”的死胡同。

   

在吴敬琏老先生的“不管经济”思维下,市场必须彻底自由、完全竞争。当他拼命主张宏观经济的不干预方针时,他早已忘了就经济范畴看,宏观经济实际相当于微观经济的“上层建筑”,相互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也根本不去研究微观经济除了资本运作这一表面现象以外,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想包括吴敬琏老先生在内的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否认不了一个基本事实,现代经济的微观实体,在面向市场的经营过程中,实际上时时事事全都需要计划引路。没有计划的企业只能是死路一条。

   

在企业内部,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方位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必须从计划出发,无论是企业生命周期内的长期规划、年度安排、还是季月周的短期部署,无论是企业日常工作中的收入预期、成本支出、工资计列、人员配置、还是生产、技术、物资、设备、后勤工作等等,可以说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市场导向的微观经济中,计划是企业的生命线,讲市场不讲计划,不但幼稚可笑,而且还极度无知的具体表现。这就从微观层面基本说明了计划对于企业的极端重要性和充分必要性。

   

下面就该说说微观与宏观的市场结合面问题,从市场本征来思考计划问题。吴敬琏老先生等主流经济学家的一个最痴情的思维基点,是只有市场才能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我要说的是这个思维根本站不住脚。尽管在市场稀缺条件下,企业的盈利空间巨大,即在卖方市场刺激下,自由市场具有相当活力,但当今全球市场基本摆脱了常用商品的稀缺性,加上自由市场从根本上不能消除整体发展的盲目性。故盲目竞争和盲目扩张带来的必然结果,只能是在商品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形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就从市场结合面基本说明了排斥计划的所谓自由经济,必将造成产业、产能和技术等的畴形发展,宏观经济不去计划就是失职,而仅仅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不过是句鬼话。

   

吴敬琏老先生不研究市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不研究丧失稀缺性的市场结合面,当然也不研究从宏观角度面向市场的现代计划经济,总是想当然地以为计划经济就是一切企业全都服从指令性计划,根本不讲仅仅是微观经济有计划还远远不够,根本不谈指令性计划(比如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指导性计划(比如事关经济转型的主导行业)和建议性计划(比如超饱和的竞争行业)等的系统工程,根本不顾现代计划经济需要首先研究市场需求和总体趋势,把计划经济先行绝对化而后反对之,因此陷入为市场而主张市场,为计划而反对计划,让无所事事的经济高参们在“不管经济”的旗号下,个个卷入所谓资本经济的逐利怪圈,进而陷于既不讲市场也不讲计划的误区之中。

   

相关文章

  • 顾秀林:把吴敬琏和顾准切割开——写在父亲百年之际(二)
  • 夏小林:列宁主义不容篡改——二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 精英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招供”了
  • 拿吴敬琏示范顶层设计:强迫其享受退休老工人的待遇
  • 夏小林:马克思主义不容篡改—— 一评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
  • 吴敬琏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可不是白痴!
  • 民声网:英国工商联会长:吴敬琏是白痴
  • 女工人愤怒声讨吴敬琏之四
  • 中国要对市场化经济说“不”——三斥吴敬琏:《中国模式,还是过渡性体制?》
  •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再宣言——二斥吴敬琏:《中国模式,还是过渡性体制?》
  • 陈石宇:吴敬琏吃错了药
  • 吴敬琏越来越像茅于轼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