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们对“不当言论”太宽容了

火烧 2008-07-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社会对不当言论过于宽容的现象,通过范美忠事件及西方言论自由案例对比,分析言论自由的边界与社会反应,引发对言论管理的思考。

我们对“不当言论”太宽容了


2008年06月25日  来源:广州日报


 
 
“我还在想为什么不来得更猛烈一点……死的人不够多。”“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可能许多读者在心里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匪夷所思的话是怎样说出来的?说话的人是怎样的动机?想炒作吗?不像。心理有 问题吗?看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的看法是,根本原因在于,在某些方面有些人说话太“自由”了。上面这几个个案只是冰山之角,整个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说话之没有“顾忌”的程度,不敢说是世界之最,也大概是“之最”之一。

范美忠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民意基础,当范美忠被教育部门取消教师资格时,有人提出这是“因言治罪”,有人要为他打官司,而支持范美忠的人据说已不计其数。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近段时间网络上最时髦的一句话。但是你知道吗,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它的前提是,你必须说人话——有人整天辱骂你、造谣中伤你,看看有谁愿意上来说要誓死捍卫他说话的权利?又有谁敢提出不要因为他这种言论治他的“罪”?

这种不正常局面的出现原因当然众多,我在这里讨论其中两个:第一,在中国有一批人,他们对西方社会不甚了解,却喜欢拿想象中的西方说事。比如,他们以为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言论是绝对自由的。接下来我就举几个例子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因言治“罪”的。

詹姆斯·沃森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曾因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而获诺贝尔奖。2007年他在接受采访时称,试验结果表明非洲人没有白种人聪明。先是他道歉,之后实验室停止了他的职务,最终,他被迫黯然离去。

拉里·萨默斯是前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他在一个经济学家会议上表示,由于生物学方面的原因,男人比女人更适宜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发展。萨默斯连续发表了三份致歉声明,但是最终他还是被迫辞去哈佛大学校长的职务,成为哈佛历史上最“短命”的校长。2006年,前美国总统候选人克里在一次演讲时对学生们说,“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上不了大学,就只能被送到伊拉克去打仗。”克里不得不于当年11月1日表示道歉。

上面三个例子是我挑选出来的,目的是想让读者对比一下同样的三句话如果在中国说出来会有什么后果?对,什么后果也没有。比如,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把“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扫大街了”作为口头禅。

这就涉及到我想讨论的第二个原因:中国社会目前还总体上缺少抵制“不当言论”的意识。年初赵本山去美国演出,令赵大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的华人评价他的小品是“内容庸俗,言辞粗鄙,趣味低下”,因为他的小品嘲笑了残疾人、肥胖者、有生理缺陷的人,而这些言论在美国是不允许的。甚至还有华人要起诉赵本山歧视残疾人!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两个例子,他们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就范美忠这个广受争议的个案而言,如果我们不对他的言论进行批判、不治他的“罪”,这就客观上等同于鼓励全体老师向他学习。这样简单的一个道理能在今天的中国持续发酵,也确实是一个奇观。(作者张结海 知名心理学者)

 
 

相关文章

  • 傭耕:范跑跑的底线,自由派的猴子屁股
  • 范跑跑当官与奴性十足的自由主义
  • 场外人语,劝运动员学做范跑跑
  • 黎阳:印度“范跑跑”与中国奥运会
  • 范跑跑与地下教会:范美忠活动考续一
  • 今日读报——假如他们也学范跑跑
  • 涉关民族存亡:自然选择下的生存本质
  • 做“俯卧撑”的精英为何要剥夺公众的言论自由?
  • 黎阳:“脱离实际”与“剥离实际”
  • 郭松民:现场观众绝大多数支持我
  • 自由主义泯灭了“范美忠们”的人性
  • 司马南:余杰,你为什么不救范美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