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劳动仲裁游戏之二——改制企业腐败无人管,终将酿大祸(67)

火烧 2010-09-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仪征市劳动仲裁存在严重问题,裁决过程违规,依据未质证证据判定被告胜诉,引发对仲裁公正性的质疑,反映改制企业腐败现象及制度漏洞。

  上篇说到仪征市的劳动仲裁拿钱了。
  本篇是:拿了钱的“仲裁”如何“裁”?

  我们知道,司法活动的核心是庭审。
  在一个法制社会,庭审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原、被告双方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看看证据是真、是假?证据的证明力是否充分?取证的手段是否合法?等等。

  “在依法举行的审判中,作出裁决时,不得参考庭审记录以外的任何证据材料……若不遵守这一原则,庭审就毫无价值可言。”
  “如果审判机关依据未在审讯中出示的证据作裁决,那么厚厚的案卷就成了掩盖真相的假面具......”
  ——以上法学专著的论述可能过于专业,可举个通俗的例子。
 
  如果把庭审比如足球赛,那么证据便是参赛球员。
  庭审前,双方交换证据,就象赛前互换出场名单。没有列入上场名单的,不得出场。
 
  当然,仪征仲裁的表面文章做得不差。《仲裁规则》之严格甚至比得上世界杯。

  可开赛那天,被告见本方球员一出场就腿软,甚至由伪证变成了反证,乌龙球一个接一个,气急败坏,竟然要求再加上一些个出场名单上没有的角色。

  由于被告此举纯属违规,尤其是违反仪征仲裁自己发放的《规则》,原告据此《规则》,拒绝同意此等角色出场。

  庭审结束了。
  仲裁没有当场宣读记分牌上原告5:0获胜的比赛结果,而是一声不响焐了整整四个月。
  最终的裁决,让人大跌眼镜:裁决被告一比零获胜!而被告这一记“世界波”由谁踢进的呢?
  ——竟是那个没出场的角色!

  换个贴近司法的说法:仪征的“仲裁”竟然依据一个没在开庭前互换,也未经过庭审质证(鉴别真伪)程序的所谓“证据”,裁定被告胜诉!

  呵,仪征的仲裁真是太有“才”了,有“裁”(才)如此,夫复何言?

  联系到仲裁拿钱的上一篇,斗胆将仪征市的劳动仲裁更名为:“仲财”;或曰“仲(爱)财”。
  以求名符其实。

相关文章

  • 赵剑斌:当代英雄前赴后继
  • 赵剑斌:“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孔庆东:这力量是钢!
  • 赵剑斌:维权不能仅仅为个人
  • 赵剑斌:重赏之下没有“勇”夫
  • 赵剑斌:没有暖气的冬天
  • 赵剑斌:所谓产权虚置其实是个伪命题
  • 左大培:序《钢城》——保卫工人阶级利益的长篇力作
  • 一曲中国工人阶级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英雄凯歌
  • 《钢城》——讴歌工人阶级的力作
  • 赵剑斌:《钢城改制变局》十九--短兵相接 之际,万众一心 保钢城
  • 赵剑斌:钢城工人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前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