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 未来经济走势

火烧 2009-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分析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涵盖上升与下降阶段,结合世界经济周期对比,探讨未来经济走势及潜在危机,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中国经济

第一次上升周期 1981-1988

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上升周期。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这轮上升周期到顶峰的时候 经济出现了过热物价呈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下降周期 1989-1991 

中国经济进入我们转向市场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下降周期和第一个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二次上升周期 1992-1994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这一轮上升周期特别迅猛,因为背后有很强的政治性。到了1994上半年,经济过热的现象已 经比较明显,当时的利率提高到了接近14%,国库券的利率14%,银行利率也接近14%。

第二次下降周期 1995-1999 

利率上升,国内需求下降;汇率贬值,海外市场被打开,1994年是整个世界消化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凡是面向内需生产的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但是沿海地区面向外需生产的企业,是开足马力大生产,利润很丰厚。2000年上半年经济经济回升 但是下半年起一直到2001年下半年 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 2002-2007 

2002年起经济迅速回升,2002年~2007年大部分产业供过于求,小部分产业供不应求,大部分产业价格在下滑,小部分产业在上升,特别是房地产相关产业价格在迅速上升。中国经济从2003年以后出现了一冷一热,凡是汽车、手机、彩电、空调、服装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下跌,而房地产、钢铁、水泥、原油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上升。

第三次下降周期 2008-     

2008年9月份以来 随着大宗商品 石油 钢铁 煤炭价格的暴跌 国内重工业企业亏损严重,华尔街风暴的发生,外需市场萎靡,订单的骤减,对出口企业打击很大,导致大批企业停工减产 纷纷裁员。股市继续走熊,楼市成交量 下降 房价走跌。经济下滑刺激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举措,大搞基建又会导致部分重工业产能的过剩。通过政府主导 的投资扩张来撬动经济的发展显然不会维持多久,即使回升,也是暂时的。还会下降,经济危机远没有见底。内  需消费市场远没有打开,需求不足是根本问题所在。世界两百年物价规律模型显示,通缩将是未来主旋律,经济危机底部确切时间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比较 经济运行步调基本上一致。

世界经济繁荣期                1983年—1989年    
中国经济 第一次上升周期         1981-1988
第二十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1990年—1992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下降周期          1989-1991
世界经济繁荣期                1993年—1999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上升周期          1992-1994
亚州金融危机                  1997年—1998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下降周期          1995-1999
第二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        2000年—2001年   互联网泡沫危机
中国经济下降周期                2000-2001
世界经济繁荣期                2002年—2007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上升周期            2002-2007
第二十三次世界经济危机        2008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下降周期            2008-


此次经济危机将会持续多久 底部在哪 什么时後会复苏?三百年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 用一个模型就可以解释的清清楚楚,什么时间是繁荣期 什么时候会爆发经济危机 显示得一清二楚。未来五十年世界经济还是会按照这种固有的自身规律运行下去。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