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 教授 风雨同舟 至死方休
文章揭露温州教授谢百三在高利贷危机中煽动舆论,其言论引发争议,质疑其学术立场与经济观点,强调温州企业家困境与政策影响。
温州 + 教授 风雨同舟 至死方休
近年来,每当我国“资改”出现危机征兆、政治经济出现回归社会主义道路的转机之际,总有一些精英专家教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搅局,混淆视听,拨弄是非。最近令人关注的温州高利贷危机中,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就扮演了这场旷世闹剧中一个不光彩的小丑角色。
这位复旦教授虽然名气远不及茅于轼、张维迎等,但十几年来为资本家奔走呼吁的积极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腾讯财经等各大网站媒体上,谢百三的大名也赫赫然与樊纲、胡祖六、厉以宁、茅于轼、刘纪鹏、吴敬琏、张五常、张维迎等并列为中国当代主要经济学家。
对这一类经济学家,本人素来很不“感冒”。虽然也经常听到周围炒股的同事们痛骂这位谢教授“大忽悠”,说听了他的财经评论买股票又上当了,本人对此置之一笑。反正我与股票、基金理财之类完全绝缘,你们愿打愿挨,与我何干?
但今日在新浪网主页上见到一篇谢百三文章《救救股市、救救温州企业家、救救中国经济》(附后),本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查阅了谢百三的博客和近年来发表的诸多文章,我心中的怒火忍不住要爆发了!做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学者,还是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怎么可以如此大言不惭?如此欺下媚上?如此厚颜无耻?如此睁着眼睛说瞎话?
其实,说起这位上蹿下跳的谢百三教授,本人倒还不算陌生,甚至可以说是老相识。谢教授1982-1985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读研究生的时候,本人也恰好在北大上学。当时谢百三同学就是北大研究生会的活跃人物,想必同时期在北大上学的孔庆东老师对此公也有印象吧。1985年有一天,研究生会在北大学生食堂开舞会,谢百三同学不知何故与另一位男生吵闹起来,乃至演变到拳打脚踢,当时本人恰好就站在百三同学身侧,并亲耳听到百三同学威胁对方,说“我是坐过牢的,我怕你?!” 此话之所以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记忆,是因为当时最时髦的北京作家王朔有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刚才上百度查了“谢百三”贴吧,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本来,一般来说既然有人建了贴吧,总该有几个粉丝吧。但在“谢百三吧”内,上万条帖子,无一例外都是骂谢百三的。这也算是“特别是”年代的一大奇景吧,大家不妨前往一观。
收录如下谢百三教授一年来公开发表的名言名段时,不禁又想起了一句流行语:“千不怕,万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以下是本人在各大媒体上节录的谢百三名言名段(均标明了时间):
“穷人和老人都不应该在大城市买房!” 国内知名学者、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在出席招商银行第四届理财教育公益行时指出。(2010年9月26日《武汉晚报》)
2001年8月27日著名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与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晓楠相约广州经济论坛,说“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增长,处在5000年里来的最好时期”; “朝鲜战争,有人民日报说我们死了18万,肯定是100多万的志愿军牺牲了,我的数字是美国的华盛顿照下来的数字,美国人不会乱说。”
“有一个女孩,一直听我的课,人长得非常漂亮,她老看着我,我也看着她,后来下课她帮我整理东西,擦东西,后来我和她聊,她说我很喜欢你的课,听了两个时期了,在上海学金融市场学怎么做股票,她说毕业后考研究生,考不到就找工作,找不到就嫁人,很干脆。我知道越年轻嫁得越好,我问她嫁什么人,她说只要有房子都嫁,三十、四十、五十都行,后面她还说,牺牲我一人,抢救全家人,她说我在这里读大学,每个人都抽了血给我交学费,我怎么也要回报他。我觉得很可怕,现在女孩子已经不是过去的女学生了,用刘胡兰的精神了,用一个人牺牲抢救全家人,后来我想,我是不是也成目标了,我有几套房子,后来不敢讲话了。这些都是刚性需求,能解决吗?限购令房产税有没有针对大学生、农民工来解决,没有。”
“经济一下去,温总理马上改变,温总理的思想很活跃。2007年10月份温总理实行的是货币从紧的政策,到了10月22日又宣布从现在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下股市跌到1600点,后来温总理一看不对,到了2008年10月份,跟副总理李克强马上决定货币放宽,2009投放货币,新增贷款4万亿,一年的时间就变了。你怎么知道温总理将来不会变,限购令从来没有说多长时间,我告诉你是不行的而我有办法,经济一下去,限购令马上停掉。”
“打房地产,我一直怀疑中央没有真打,真打很容易,三个措施就下来了”。
“中国处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五个大盛世之初期。即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立即停止“文化大革命”,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全党的工作重心立即转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此开辟了一个全国上下一心一意和平发展、搞经济改革及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2011-07-16
“(台湾企业家都说)中国大陆各地政府对经济民生之抓紧,之努力、之服务、之热情是在世界各国中十分罕见的,完全是一派汉唐盛世之景象”。2011-07-22
“我是认同弗里德曼、科斯、马柯维茨等人的观点的。中国确实处于盛世,并可能会持续很多年,70—100年完全可能”。2011-07-22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GDP每年增长9%—10%,1990年,中国的GDP为1.9万亿元,现在已达到40万亿元,增长了19倍;搞实业的江、浙、粤、鲁、东三省等几千万个企业家大多成功了”。 2011年09月28日
谢百三:“勿迷信标普评级,股市最黑暗时期已过去”。“中国在金融债风暴中是世界的一盏明灯!” 2011年08月13日 16:35
“美国地位无人可替代;美国国债在涨,中国没有损失!” “美国国债被标普评为AA+了,但中国1.1万亿美国国债没有损失啊,因为它事实上还涨了”。 2011年08月13日
“我与一些投资专家,都认为世界金融界这次反应过度了。反应过度,必然严重超跌,即使经济2次探底,也会在短期内超跌,所以无论如何,8月8日进场,必能获胜”。 2011年08月27日 17:23
“近日去温州调研,在一个下面县级市的企业家及市长举行的宴会上,我听到了惊人的话语,“随时准备逃跑。”——原来由于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紧,21.5%的准备金率,准备金基数又扩大了,温州的中小企业贷款无门,只好向民间借高利贷,不是我们原来听说的24%——36%;而是月息5分,年息60%。我问:“怎么还得起?”一位董事长说:“是啊,就是贩毒也还不起。”“那为什么借呢?”“坚持几个月,希望央行的货币政策能放宽。”“万一央行政策不放松,紧上加紧呢。”几位企业家沉思着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一位企业家说:“随时随地准备逃跑。”——我不知这句话是真是假,但起码是他们的选择之一。听了很震撼,心情十分沉重。4000万家小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32年的贡献最大者,但他们现在度日如年。而一些大的国企、上市公司却很有钱,向中小企业转放高利贷,坐吃银行贷款的利差。相当之荒唐、之不合理!” 2011年09月13日 09:39 大众证券报
谢百三:救救股市救救温州企业家救救中国经济(节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8日 10:19 大众证券报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111008/101910583084.shtml 温州十多名企业家自杀,80多名企业家逃跑,令人震撼! 温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最活跃、最成熟的地方,几十年来勇于创新、探索、改革的温州企业家一直走在全国人民之前列。 但近半月来,温州经济却令人非常担心,有友人不断来信称,起码有十几名(另有消息称是20多人)企业家跳楼自杀,80多名弃家弃公司而逃。
上个月,我去温州一个县级市调研,管工业的副市长请了六位当地较大企业家作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央行什么时候会放松银根;什么时候国家的货币政策会改变。他们告诉我:“民间利率已高达月息5分,年息60%。”“贩毒也挣不到60%啊!”“那怎么办?”沉默了一会儿,说:“跑啊,只有逃跑了!”——不料,一月不到,企业家自杀、逃跑竟已在温州成风。
试想,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大多企业家都几个亿了,不到万分危险,万不得已的生死关头,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们会自杀、会逃跑吗?这件事的影响及其还在蔓延,及其危害,绝不亚于一场严重的天灾! 中央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高度警觉。立即动手,千方百计地挽救温州企业及温州企业家(其实,企业主一逃跑,一自杀,成千上万失业者及老百姓债主就陷入绝境之中)。
温州市政府动用了公安等,制止暴力讨债;正在做很多应急工作,是必要及时的。但这还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温州危机,见微而知著,温州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如果全国发生温州现象,中国经济硬着陆,那么重蹈日本1990年至今长时间经济萧条的覆辙之可能性就很大了。日本1.2亿人口,中国13.3亿人口啊!中国决不能成为第二个日本。
而温州危机的根源也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太紧。
近年来,每当我国“资改”出现危机征兆、政治经济出现回归社会主义道路的转机之际,总有一些精英专家教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搅局,混淆视听,拨弄是非。最近令人关注的温州高利贷危机中,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就扮演了这场旷世闹剧中一个不光彩的小丑角色。
这位复旦教授虽然名气远不及茅于轼、张维迎等,但十几年来为资本家奔走呼吁的积极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腾讯财经等各大网站媒体上,谢百三的大名也赫赫然与樊纲、胡祖六、厉以宁、茅于轼、刘纪鹏、吴敬琏、张五常、张维迎等并列为中国当代主要经济学家。
对这一类经济学家,本人素来很不“感冒”。虽然也经常听到周围炒股的同事们痛骂这位谢教授“大忽悠”,说听了他的财经评论买股票又上当了,本人对此置之一笑。反正我与股票、基金理财之类完全绝缘,你们愿打愿挨,与我何干?
但今日在新浪网主页上见到一篇谢百三文章《救救股市、救救温州企业家、救救中国经济》(附后),本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查阅了谢百三的博客和近年来发表的诸多文章,我心中的怒火忍不住要爆发了!做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学者,还是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怎么可以如此大言不惭?如此欺下媚上?如此厚颜无耻?如此睁着眼睛说瞎话?
其实,说起这位上蹿下跳的谢百三教授,本人倒还不算陌生,甚至可以说是老相识。谢教授1982-1985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读研究生的时候,本人也恰好在北大上学。当时谢百三同学就是北大研究生会的活跃人物,想必同时期在北大上学的孔庆东老师对此公也有印象吧。1985年有一天,研究生会在北大学生食堂开舞会,谢百三同学不知何故与另一位男生吵闹起来,乃至演变到拳打脚踢,当时本人恰好就站在百三同学身侧,并亲耳听到百三同学威胁对方,说“我是坐过牢的,我怕你?!” 此话之所以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记忆,是因为当时最时髦的北京作家王朔有句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谁”,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刚才上百度查了“谢百三”贴吧,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本来,一般来说既然有人建了贴吧,总该有几个粉丝吧。但在“谢百三吧”内,上万条帖子,无一例外都是骂谢百三的。这也算是“特别是”年代的一大奇景吧,大家不妨前往一观。
收录如下谢百三教授一年来公开发表的名言名段时,不禁又想起了一句流行语:“千不怕,万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以下是本人在各大媒体上节录的谢百三名言名段(均标明了时间):
“穷人和老人都不应该在大城市买房!” 国内知名学者、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在出席招商银行第四届理财教育公益行时指出。(2010年9月26日《武汉晚报》)
2001年8月27日著名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与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晓楠相约广州经济论坛,说“中国经济仍在高速增长,处在5000年里来的最好时期”; “朝鲜战争,有人民日报说我们死了18万,肯定是100多万的志愿军牺牲了,我的数字是美国的华盛顿照下来的数字,美国人不会乱说。”
“有一个女孩,一直听我的课,人长得非常漂亮,她老看着我,我也看着她,后来下课她帮我整理东西,擦东西,后来我和她聊,她说我很喜欢你的课,听了两个时期了,在上海学金融市场学怎么做股票,她说毕业后考研究生,考不到就找工作,找不到就嫁人,很干脆。我知道越年轻嫁得越好,我问她嫁什么人,她说只要有房子都嫁,三十、四十、五十都行,后面她还说,牺牲我一人,抢救全家人,她说我在这里读大学,每个人都抽了血给我交学费,我怎么也要回报他。我觉得很可怕,现在女孩子已经不是过去的女学生了,用刘胡兰的精神了,用一个人牺牲抢救全家人,后来我想,我是不是也成目标了,我有几套房子,后来不敢讲话了。这些都是刚性需求,能解决吗?限购令房产税有没有针对大学生、农民工来解决,没有。”
“经济一下去,温总理马上改变,温总理的思想很活跃。2007年10月份温总理实行的是货币从紧的政策,到了10月22日又宣布从现在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下股市跌到1600点,后来温总理一看不对,到了2008年10月份,跟副总理李克强马上决定货币放宽,2009投放货币,新增贷款4万亿,一年的时间就变了。你怎么知道温总理将来不会变,限购令从来没有说多长时间,我告诉你是不行的而我有办法,经济一下去,限购令马上停掉。”
“打房地产,我一直怀疑中央没有真打,真打很容易,三个措施就下来了”。
“中国处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五个大盛世之初期。即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立即停止“文化大革命”,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全党的工作重心立即转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此开辟了一个全国上下一心一意和平发展、搞经济改革及对外开放的伟大事业”。2011-07-16
“(台湾企业家都说)中国大陆各地政府对经济民生之抓紧,之努力、之服务、之热情是在世界各国中十分罕见的,完全是一派汉唐盛世之景象”。2011-07-22
“我是认同弗里德曼、科斯、马柯维茨等人的观点的。中国确实处于盛世,并可能会持续很多年,70—100年完全可能”。2011-07-22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GDP每年增长9%—10%,1990年,中国的GDP为1.9万亿元,现在已达到40万亿元,增长了19倍;搞实业的江、浙、粤、鲁、东三省等几千万个企业家大多成功了”。 2011年09月28日
谢百三:“勿迷信标普评级,股市最黑暗时期已过去”。“中国在金融债风暴中是世界的一盏明灯!” 2011年08月13日 16:35
“美国地位无人可替代;美国国债在涨,中国没有损失!” “美国国债被标普评为AA+了,但中国1.1万亿美国国债没有损失啊,因为它事实上还涨了”。 2011年08月13日
“我与一些投资专家,都认为世界金融界这次反应过度了。反应过度,必然严重超跌,即使经济2次探底,也会在短期内超跌,所以无论如何,8月8日进场,必能获胜”。 2011年08月27日 17:23
“近日去温州调研,在一个下面县级市的企业家及市长举行的宴会上,我听到了惊人的话语,“随时准备逃跑。”——原来由于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紧,21.5%的准备金率,准备金基数又扩大了,温州的中小企业贷款无门,只好向民间借高利贷,不是我们原来听说的24%——36%;而是月息5分,年息60%。我问:“怎么还得起?”一位董事长说:“是啊,就是贩毒也还不起。”“那为什么借呢?”“坚持几个月,希望央行的货币政策能放宽。”“万一央行政策不放松,紧上加紧呢。”几位企业家沉思着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一位企业家说:“随时随地准备逃跑。”——我不知这句话是真是假,但起码是他们的选择之一。听了很震撼,心情十分沉重。4000万家小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32年的贡献最大者,但他们现在度日如年。而一些大的国企、上市公司却很有钱,向中小企业转放高利贷,坐吃银行贷款的利差。相当之荒唐、之不合理!” 2011年09月13日 09:39 大众证券报
谢百三:救救股市救救温州企业家救救中国经济(节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8日 10:19 大众证券报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111008/101910583084.shtml 温州十多名企业家自杀,80多名企业家逃跑,令人震撼! 温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最活跃、最成熟的地方,几十年来勇于创新、探索、改革的温州企业家一直走在全国人民之前列。 但近半月来,温州经济却令人非常担心,有友人不断来信称,起码有十几名(另有消息称是20多人)企业家跳楼自杀,80多名弃家弃公司而逃。
上个月,我去温州一个县级市调研,管工业的副市长请了六位当地较大企业家作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央行什么时候会放松银根;什么时候国家的货币政策会改变。他们告诉我:“民间利率已高达月息5分,年息60%。”“贩毒也挣不到60%啊!”“那怎么办?”沉默了一会儿,说:“跑啊,只有逃跑了!”——不料,一月不到,企业家自杀、逃跑竟已在温州成风。
试想,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大多企业家都几个亿了,不到万分危险,万不得已的生死关头,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们会自杀、会逃跑吗?这件事的影响及其还在蔓延,及其危害,绝不亚于一场严重的天灾! 中央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高度警觉。立即动手,千方百计地挽救温州企业及温州企业家(其实,企业主一逃跑,一自杀,成千上万失业者及老百姓债主就陷入绝境之中)。
温州市政府动用了公安等,制止暴力讨债;正在做很多应急工作,是必要及时的。但这还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温州危机,见微而知著,温州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如果全国发生温州现象,中国经济硬着陆,那么重蹈日本1990年至今长时间经济萧条的覆辙之可能性就很大了。日本1.2亿人口,中国13.3亿人口啊!中国决不能成为第二个日本。
而温州危机的根源也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太紧。
相关文章
- 银行究竟该不该救温州企业?
- 余斌:高利贷是合理的民间金融模式吗?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毫无疑义——余治国执笔的房产评论系列文章
- 不能被“忽悠”打开金融国门---关于高利贷的“非另类解读”
- 杨斌: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动荡与房地产泡沫破裂危险
- 中国银行业正在迈向“次贷危机”的泥潭
- 海啸后的希望:温州老板跑路是泡沫全面崩溃的前兆
- 世界经济危机正向我国蔓延——从楼市降价潮与温州老板的“逃亡”看我国的经济形势
- 王中宇:从温州模式看民族资产阶级
- 清湖渔夫:透视民间借贷市场及其利率机制
- 退烧的安阳:集资狂热后遗症
- 河南传销式民间借贷雪崩 涉案企业多数为房企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