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华尔街清场”:美式民主的梦醒时分

火烧 2011-12-04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华尔街清场行动暴露美式民主对内选择性与对外双重性,揭示其虚伪本质。文章分析清场背后资本与政治的勾结,以及美国对外标榜民主却双重标准的矛盾。

  萧瑟的寒冬未能阻挡华尔街“占领军”的热情,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清场”却让其溃不成军。纽约警方日前对“占领华尔街”的大本营曼哈顿祖科蒂公园进行强制清场,一些抗议者因拒绝离开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约200人被捕。除纽约外,盐湖城、丹佛、圣路易斯和费城等也对“占领”运动营地进行了清理和打击。

  据法国《诺曼底新闻》报道,“清场”不仅发生在美国,伦敦、巴黎、多伦多的警方和市政当局也已采取类似行动。

  从“占领”到“清场”,是美式民主对内“选择性”特征的表现。美国政治往往与资本结盟,使政治集团服务于资本利益。

  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8年,华尔街金融机构共捐出17亿美元政治献金,花费34亿美元进行游说。由于沦为“金钱政治”,选举往往被金钱“挟持”,在极力鼓吹民主和自由的美国,只有富人、大财团才真正享受最大的“民主”和“自由”,导致民众发出了“我们代表99%的人,但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1%的富人服务”的呐喊。民众走上街头发泄怨气,既可客观上缓解社会压力,又可表面上标榜集会、示威自由,对外“作秀”。但是,当“占领”运动持续时间长,真正对大财团的利益造成威胁时,“清场”也就是必然了。

  从“占领”到“清场”,是美式民主对外“双重性”特征的表现。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部分西方国家深陷泥潭,苦不堪言,但却认为其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四处鼓吹集会、结社和游行示威自由,大力支持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群众示威运动,甚至不惜武力介入。倘若“清场”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美等西方国家肯定会说三道四,批评缺乏“民主”、不能容忍“异见人士”、“没有人权保障”等。同样,在“占领”和“清场”期间,美国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有意轻描淡写,与其在报道其他国家相似状况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官方和媒体“双重标准”的做法,在“清场”运动中已昭然若揭。

  无论是对内的“选择性”特征,还是对外的“双重性”特征,无疑都反映了美式民主制度的“虚伪性”本质。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加深刻,西方国家总体经济持续低迷,政治较量激烈,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不满日趋严重,凸显了西方社会制度的窘境。当“占领”运动风起云涌时,美国政府曾表示“与示威者站在一边,加倍努力兑现承诺以实现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但此后不久,当持续的“占领”运动不利于其执政和选举时,则毫不留情地挥起“清场”的大棒。只是,“清场”行动没能清退“占领军”的盘踞,却清掉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面纱。

2011/12/04

11月30日,洛杉矶市警方出动警力,驱散“占领洛杉矶”活动示威者

11月30日,洛杉矶市警方出动警力,驱散“占领洛杉矶”活动示威者

相关文章

  • 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与危机
  • 乔姆斯基:财富阶级和无以立足的无产者
  • 方鲲鹏:占领华尔街运动半周年述评
  • 美国国会通过“反占领华尔街法”
  • 美国大学发起“占领教育”全国行动
  • 金融危机催生变革资本主义思潮
  • 叶劲松:驳格林斯潘《为资本主义一辩》的谎言
  • 1%们的选举
  • [独家译文] 上帝偏爱的百分之一——关注经济平等就是期盼阶级斗争
  • 警棍与催泪瓦斯的暴虐——资本主义VS民主
  • 余斌:为什么美国超发货币却没有通货膨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