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年薪10万真假:前电力集团员工自曝收入内幕

火烧 2006-07-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揭露央企员工真实收入情况,分析体制内外薪酬差异,揭示年薪10万背后的真相,涵盖福利对比及多种经营企业员工待遇。

年薪10万真假:前电力集团员工自曝收入内幕

  近日,“一个抄表工人年薪超10万”的新闻引起了争议;而7月11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则报道:2005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显示,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来自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十二豪门”囊括了央企总利润的78.8%,“十二豪门”财大气粗的后面,是央企员工令人艳羡的收入。

  从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我一直在南方某省属大型发电集团任职,负责整个集团的资讯工作,凭借工作便利,真实地触摸到了这个行业的一些情况(其中就包括企业员工的薪酬体制),因为不满意体制和看不到前途等原因,最终选择了逃离央企。

  我所在的发电集团,在人员聘用上实行双轨制:体制内招聘和体制外招聘;在薪酬体系上也实行同样的“双轨价格”。一般来说,发电集团在各电力高校、电力中专等电力专业学校招聘的员工,以及一些“关系户”,均属于体制内招聘员工;而挂靠在央企旗下的一些多种经营企业(央企过去大搞多种经营的遗留物),除了企业高中层领导外,大都属于体制外招聘员工。

  体制内外招聘的员工,在薪酬上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一般来说,普通员工之间的工资对比,体制内员工比体制外员工大概多一倍,这还没有包括其他福利。

  比如说,我所在的央企(总部),体制内员工比体制外员工多出的福利包括:住房公积金(普通员工大概在2000元左右)、年终奖(前几年发放比较多,每年都能在两万元以上,后因中央出台措施严格监控,2006年的年终奖降了下来)、通讯费补贴(体制内员工500元/月,体制外员工100元/月)、交通费补贴(除工作需要实报实销外,体制内员工500元/月,体制外员工则没有)。在“三金”方面,体制内员工基本按最高标准缴纳,而体制外员工则是最低标准。此外,体制内员工在逢年过节的“节日金”、“礼物”上,公费旅游度假(有时候名正言顺为“出差公干”)上,均比体制外员工享有更多更好的福利。

  有的央企经常拿有据可查的“平均工资”,来反驳媒体和公众对他们高收入的质疑,但这是靠不住的。因为其中包括了数量不少的体制外员工较低的薪酬,直接影响了“平均工资”的可信度。据我所知,体制内员工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每往上一级(不包括高层领导,高层领导一般实行年薪制),到手工资大概是比下一级多出3000元左右,至于其他福利就更不用说了。

  在央企总部和央企的下属企业,薪酬是明显不同的。基层员工与其所属企业的效益密切挂钩,有些效益好的央企下属企业,工资福利比总部还要好。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是央企所属企业,员工的工资和福利,都会高出当地平均工资一大截,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收入,还有一些隐性收益不容易被外界所觉察和监督。比方说,大家可以留意央企召开的名目繁多的会议(可以在央企的官方网站查阅),大都选在繁华城市的星级酒店或者著名风景区召开,而这背后所需的一切支出,都可以实报实销。“开会当休闲,开会当旅游”,这是央企员工的一种隐性收益。

  总的来说,在效益好的央企下属单位和央企总部,体制内员工,年薪(包括福利)在10万元以上是事实,而体制外员工,则至少要打40%~50%折扣。

  这就是一个逃离央企者眼中的员工收入。

  (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陶离)
 

相关文章

  • 前景遭到彻底破坏 美国正在衰落
  • 欧美“新自由主义简史”的启迪
  • 翰啸:哈耶克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红?
  • 货币的运动
  • 江涌:“经济自由化”政要成为美国手中的玩偶
  • 杨斌:批判与创新
  •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及走向
  • 杨斌:海外归来谈新自由主义的危害--从全球视角考察新自由主义
  • 当今文艺界学术界一瞥(修订版)
  •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及其反新自由主义之战
  • 智利经济改革对劳工的影响
  • 资本伦理与底层道德伦理的较量—兼论胡学文小说《向阳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