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毛泽东时代的道德风尚

火烧 2011-09-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回顾毛泽东时代道德风尚,强调雷锋精神与为人民服务。对比当前社会信任危机,如南京彭宇案,呼吁重拾优良传统。
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毛泽东时代的道德风尚。作者:博理原创
在毛泽东逝世35周年之际,我们纪念老一代革命家,尤其不能忘记老一代的革命传统,和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的题词手迹。《中国青年报》随即转载。以后,陈云、叶剑英等同志也为雷锋题了词。
“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成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好事蔚然成风,路不拾遗门不闭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那时助人为乐层出不穷,拾金不昧比比皆是,小学生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的儿歌,就证明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可是近年来出现了谁敢做好事的社会问题,的确应使我们深思:
事发湖北武汉 现场离老人的家不到百米 一个小时后家人赶到为时已晚
  楚天都市报报道,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彭宇,南京一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据《金陵晚报》报道,2006年11月20日上午9点左右,彭宇坐83路公交车,在水西门广场站下车。他第一个走下了车,看到一位老太太倒在离站台不远的地方。出于好心,他忙上前将其扶起。“我也不知道这一扶,会惹出这么多麻烦来!”
2009年10月21日,天津车主许云鹤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行驶,遇到正在红旗路上由西向东跨越中心护栏的老人王秀芝倒地受伤。许云鹤称是下车搀扶王秀芝,而王秀芝则称,她是被许云鹤撞倒的。今年6月16日,一审法院判决许云鹤赔偿王秀芝10万余元,判决的理由也受到舆论诟病,有人更将其称为南京“彭宇案”的翻版。
南通:司机救人后险遭诬陷
  8月26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路上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殷红彬、郁维贞所开车辆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司机和乘务员终获清白。老太太家属事后又向司机赠送了锦旗
  频频出现的类似事件,更有甚如药家鑫案件,等等引发的社会道德的危机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当看到如今社会道德的危机,人们之间只是金钱的赤裸关系,互不信任感产生了谁敢做好事的社会危机,不禁使我们更加珍惜怀念毛泽东第一代老革命家,所开创的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开创的优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宝贵和伟大。
我党由于毛泽东思想而伟大,由于毛泽东领导一代人前仆后继扭转了近百年屈辱史,由于毛泽东的两弹一星,使中国立足于世界强国,造福我们现在几十年,这都是不争的历史真实,公者千古伟人永被人民怀念。虽然有些人肆意妖魔化第一代革命家的光辉形象,但人民心中有杆秤,人民永远怀念我党老一代革命家,怀念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道德风尚。
在纪念纪念毛泽东逝世35周年之际,人们尤其不要忘记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好事蔚然成风,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社会好风尚。
让我们永远纪念那个号召人民“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高呼“人民万岁!”两袖清风而去的毛泽东,人民心中永远怀念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相关文章

  • 拥护共产党,清除假党员,回归公有,抗美除奸——写给成长在新中国下的同胞们(续)
  • 许昌村妇含辛茹苦自建毛主席纪念堂(附图)
  • 给好谈柬埔寨红色高棉的“醉翁”们的几个问题
  • 毛主席是今天生活物质丰富及飞速发展的奠基人
  •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采访原中南海文工团吴凤君
  • 每逢佳节倍思亲——郑州人民广场纪念人民领袖
  • 毛泽东最痛恨什么人?
  • 侯希平唱响新红歌《心中的赞歌》献给国庆节
  • 颂歌献给毛主席——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
  • 毛泽东思想从文化回到旗帜上
  • 毛主席蒋介石咋对待骆驼祥子
  • “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史考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