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梅新育:利比亚战争将推高中国石油进口价格

火烧 2011-03-2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利比亚战争推高国际油价,中国石油进口成本受影响。专家分析战争对油价影响及中国进口渠道冲击,强调成本上升而非数量减少。

自利比亚局势动荡以来,国际油价已从80多美元一路上涨到100多美元,一度突破前期高点,创2年半收盘新高。利比亚硝烟难熄,国内油价将受何影响?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这场战争将推高中国石油进口价格。

潇湘晨报:从3月初到现在,国际油价经历了震荡向下又迅速回升的过程,起初油价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梅新育:假如利比亚内战不升级为国际战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应该走向降价,特别是油价。因为国际市场油价自2月下旬以来因阿拉伯世界动荡而猛涨,其中本来就有过度恐慌的“超调”成分,动乱和战事降温将给热得发烫的油价降温。假如西方不干预,卡扎菲本来可以较快结束利比亚内战,消除利比亚内战推高油价的动力。

同时,日本大地震冲击及其核危机趋向缓解,也有降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作用。在地震初期,由于日本这个工业大国大面积停产,意味着对能源、矿产等需求一时急剧锐减,致使此前猛涨的国际油价顿时下挫。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全球性核恐慌和反核浪潮,各国核电发展计划普遍停顿,从而对油价产生了可观的推高力量。但随着近日福岛核电站反应堆温度降低、辐射减弱,日本除少部分地区外辐射均已恢复正常,核恐慌推高油价的动力也在趋向显著减弱。

潇湘晨报:利比亚内战如何一步步将国际油价推向高点?

梅新育:西方军事干预对利比亚石油生产的冲击延长,油价获得了新的上涨动力。如果西方轰炸严重破坏利比亚油田和运输设施,那么除非沙特等国增产,否则油价上涨压力将加大。由于利比亚反对派内部极度分散,并未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即使击败政府军,实现了政权更迭,也未必能够有效管理利比亚。利比亚石油生产和出口的不确定性不是短期内可以消除的,其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扰乱也将存在一段时间。

潇湘晨报:中国的原油进口将受到多大冲击?

梅新育:就进口量而言,利比亚算不上中国重要石油进口量来源,在中国进口石油来源中最多占2%-3%。因此,利比亚战争升级不足以显著干扰中国进口原油的渠道和数量。从近日沙特等相关国家对华外交动作来看,中东地区其它产油国必定向我国作出保障供应的承诺,这场战争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成本价格方面。

相关文章

  • 另眼看中东巨变
  •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
  • 王文:伊朗十记(上)
  • 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