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海地悲剧之后:中国会代替沙特为美国原油定价吗?

火烧 2010-01-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39
中石油接手沙特在加勒比海储油设施,或影响美国原油定价。分析认为中国可能取代沙特地位,石油价格或飙升至200美元以上,反映全球能源格局变化。

一则“小新闻”,《中石油接手沙特在加勒比海500万桶储油设施》,这笔交易意味着中石油的触角可能延伸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中石油可能利用该储油设施做为输油中间站,也可能赖此为其在美国石油市场的操作提供交易杠杆。圣尤斯泰希厄斯(St. Eustatius)位于海地附近,适逢海地大地震,为遇难生灵默哀……

一名国外投资顾问也发现这条新闻,附《中国会代替沙特为美国原油定价吗?》仅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2861d0100gpn9.html 

中国会代替沙特为美国原油定价吗?

 

作者:Keith Fitz-Gerald

译者:海杲

 

我上周六刚买了一辆丰田普锐斯[注:油电混合动力车。读者朋友还可以关注一下技术疯子王传福的比亚迪电动汽车: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100113/09277235733.shtml]

迹象到处都是,石油价格即将飙升高位——200美元、250美元甚至300美元/桶。这些迹象非常明显。普锐斯汽车的小例子,其实是昂贵能源成本的提前预示。

让我来告诉你今年假日期间无意发现的另外一个例子,一个不引人注意的新闻,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阿美”(Aramco:Arabian-American Oil Company)放弃了加勒比油库的租约,进一步的报道说,中国的中石油(NYSE ADR:PTR)准备接替阿美公司的位置。

这里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西方人——如果他们也读过这条新闻的话——应该就象其它小交易之类的新闻一样直接略过,这样的交易每天有几千起,但这个新闻不止如此,这是中国持续全球崛起的另外一个迹象,也表明相对“前”世界强国的某种升级,而那个“前”世界强国,已经被他们创造的金融危机剔除了内脏。

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故事,让我来分享一下细节,解释一下这些细节实际意味着什么。去年的最后一天,国有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放弃了加勒比海圣尤斯泰希厄斯岛(St. Eustatius)Statia Terminals Group的500万桶石油存储租约。通常这也没什么奇怪,毕竟,石油租约来去自由——生意的一部分。


但这个交易有两个事实不一样:

1.首先,阿美改写了这个租约——占该岛石油储量的38%——从1995年这里就为其主要市场定位——美国。

2.其次,阿美离开之后,中石油,这家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又选择参与进来。

从纯数字角度来看,确实,500万桶石油储备设施看起来并不明显,这些油不过仅够美国使用5小时,比美国石油战略储备的1%还要少,也即726.6万桶。所以,中国不象是突然要锁定美国石油市场的样子。

那又是怎么一回事?

沙特知道美国已经到了顶峰。普锐斯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不再是美国高速公路上的新奇事物。虽然它现在还不充分,这种替代能源政策仍会吸引华盛顿。最终,美国消费者变得聪明:他们不会在石油价格到150美元/桶时还顺服地接受,会寻找其它方式过日子,把石油需求推低。

所以,阿美公司把重心转移到其它地方了。

事实上,该公司目前定位于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上第一大与第二大快速成长的石油市场,如果用石油消费衡量的话。实际上,阿美公司正在使用从日本购买而来的空闲存储容量[注:据说日本让其免费使用]。

中印两国的高成长率,部分原因是两国都从很小的基数上起步。不过,即使那样,如果对未来做个小小的预测,就会显出一幅戏剧性的图景。中国的石油消耗每年增长12%,以这个速率计算,到2018年中国的石油年度消耗就会等于或大于美国。

从现在开始,也许用不了十年的工夫。

美国能源需求2005年到达峰值,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大部分最近的预测都说,不可能再回到这个顶点。

沙特阿拉伯石油2009年船运到美国的容量打破了美国22年来的新低,即使美国经济今年反弹回位,也不能恢复。这好像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而减少对于外国石油的依赖不过是个花言巧语。

这种买卖真的是全球卫兵交接的信号。

因此,阿美公司的决定当然要跟“钱”走,在这家公司的眼里,钱景已经转向了中国。他们在日本抢购的石油设施,离繁忙的上海港口不过3天的航运路程。

Charles K. Ebinger是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ute)的能源安全决策指导,他说,这种移动“纯粹是全球市场变化的反映……而沙特要确保他们不会丢掉那些市场。”

中石油,另一方面,也不是冲动购买。北京玩家的接收,看起来并非是要加勒比海地区无关紧要的租约,而是一个战略,不仅仅是服务美国市场。实际上,中国意图增强于南美的存在,在赤道南部建一个基地,绝非只是石油交易。

记住我的话: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国石油公司前往南美,还会出现更大的交易。

并非是说,中国要计划忽略甚至忘记美国市场,事实上恰恰相反。

通过这个交易,中石油——往大了说是中国——实际上会对美国石油市场产生愈大愈直接的影响,因为贸易杠杆源于靠近我们边境的实际交货能力。

上海、深圳和迪拜的期货交易因素每日都在增加,你会轻易看到,下一步就是世界能源市场的演变。美国交易所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将会降低,而影响力将会转移到离我们边境好远的交易所——这个观点在我的新书里有所表达《Fiscal Hangover》。

对于美国立法者,或者华盛顿环城路以内的其他人来说,这是卫兵的交接典礼——负面影响最终会——导向有些挑战性的时代。当中国出现在游戏之中,华盛顿会发现,调兵遣将回到球场边线,那真是个运气,或许根本就会出局。

底线是,现在的石油价格愈发高昂,越来越高。石油工业自身在未来几年将会反复无常,间歇性逐步升级,甚至有段收缩时间。

不过别担心,接受这个新现实的投资者,还是会发现很多投资获益的机会。

http://moneymorning.com/2010/01/15/us-oil-prices-to-rise/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