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宋代排水系统助古城千年不涝让今人汗颜

火烧 2010-07-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32
宋代排水系统让赣州千年不涝,今人惊叹其前瞻性。文章对比现代城市内涝问题,强调地下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呼吁重视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排水建设。

宋代排水系统助古城千年不涝让今人汗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7月15日

  江西古城赣州千年不涝,秘诀竟是宋代建设的城市排水系统福寿沟,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至今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有专家认为,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也不会发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中国青年报》7月14日)

  还配出图片,让我们得以一睹深藏地下的福寿沟之芳容。由此,我不免联想起维克多·雨果150多年前在《悲惨世界》中对巴黎地下排水系统的描写:“在我们这个世纪,巴黎下水道仍是一个神秘的场所”,“让我们想象一下,巴黎像揭盖子那样被揭开了,笔直地往下着,这个地下的阴渠网有如画在两边岸上与河流衔接的树干。”显然,把巴黎的盖子揭开,地下又是一座城市。

  100多年过去,中国的城市建设屡创辉煌,就是地上设施、空中景观敢与巴黎叫板者亦不乏其城,但我们有多少城市敢揭开盖子让人看看?

  任我们的城市自称什么现代化大都市,任你地面和空中正在展现什么样的奇迹,只要暴雨来袭,地下排水不畅、吞吐不灵的真面目就无法掩饰。浸泡在水中的车辆,涉水而过的市民,雨中混乱的城市秩序,这一切都无情地宣告,我们城市的地下是怎样的消化不良;而平时再怎么了不起的本土大都市,都只能在内涝肆虐下变得狼狈不堪。

  所谓巴黎的历史在地下,表明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虽然是看不见的政绩,却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能让人放心的不多。比如赣州,千年不涝的秘诀居然在于宋人建设的福寿沟。而青岛的老城区在当年沦为租借区时,德国人就在这里修建了巴黎式的“深隧道”管道,近百年过去,青岛仍在排水管网设置的合理性方面傲视其他中国城市。不知是笔者阅历有限,还是本土城市建设不争气,眼下能找得到的排水通畅的最优样本,不是出自古人手笔,就是年代久远的舶来品,这怎能不令今天某些动辄号称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官员汗颜?

  与此同时,一些现象值得我们警惕。比如,正值南方汛期,记者探访发现,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个排涝通道——银湖却正在大规模施工,10亩湖面被填埋,而上面正在建设的一个花费千万元的高尔夫练习场已初具规模。这种闭着眼睛搞建设,只看地上不看地下,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了谋划长远的做法,还真有一定代表性。

  雨果在描述巴黎城市下水道时,用了“城市的良心”一词,我觉得“良心”正好点中了今天某些中国城市管理和建设者的软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