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与西藏有关(26):关于活佛

火烧 2015-07-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解析西藏活佛制度,探讨转世活佛与世袭活佛的区别,澄清仁波切、格西等术语的含义,分析活佛与佛学院学员的关系,揭示藏传佛教中活佛的多样传承方式。

 与西藏有关(26):关于活佛

 

看了几期“司马白话”,司马南先生主要针对的是以“活佛”为关键词的社会乱象,而这种乱象由来已久,伴随着资本力量在中国的兴起并逐渐占据一定的话语权而出现,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不说也罢。这里只就关于“活佛”说点。

先谈一点司马先生“白话”中谈论藏传佛教的一些细节性不是那么准确的地方。

头盖骨是一种法器,主要是在做法事时使用,不是用来喝酒之类“俗事”上用的。

不丹信奉的是噶举派,准确地说,主要信奉噶举派的一个重要的支系:主巴噶举,不丹之名,在清代文献中称为布鲁克巴,就是“主巴”的异译。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早期,远在格鲁派出现之前,主巴噶举在西藏是影响力非常大的教派。

藏语系佛学院的学员不都是活佛,而学员中是有活佛的,不能说佛学院的学员就不可能是活佛。我想,之所以发生这种误解,可能与不清楚佛学院学员的来源有关:这些年来,能够进入佛学院学习的人员,都是进入到宗教活动场所的宗教职业人员;并不是先经过佛学院学习,然后再进入寺庙。不是这个程序。

仁波切是一种尊称,可以用来指称藏传佛教高僧,也用来指称活佛。这么说吧,活佛都可以称之为仁波切,但是仁波切并不都是活佛。这个词与“喇嘛”一词有一点相似之处,严格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学经僧都可以称为喇嘛,喇嘛是对高僧的称谓,活佛也可以称为喇嘛,比如班禅,其全称是班禅额尔德尼,也可以称之为班禅喇嘛。

在乱象中,还有把格西等同于活佛的现象(“白话”中没有涉及)。格西是藏传佛教(主要存在于格鲁派)的学衔,格鲁派的历史上,一些后来影响很大的活佛系统,最初是从获得格西学位,甚至更进一步出任过甘丹赤巴的高僧,圆寂之后,进行转世而形成的。但是,格西与活佛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格西也从来没有成为过活佛名号,有人以“格西活佛”来招摇,很搞笑。

那么,究竟什么是“活佛”呢?

在一般人的眼中、口中所谓的“活佛”,其实是“转世活佛”,也就是藏语中的“朱古”。事实上,活佛并不都是转世的,比如宁玛派的活佛大多是世袭的,有父子、祖孙、翁婿等几种传承方式(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藏传佛教不是所有教派都不能结婚的,在戒律问题上,自清朝初年以至于今,影响最大的是格鲁派,外界,在很多人眼中,往往不自觉地把藏传佛教与格鲁派划等号,这是不当的)。而世袭活佛,藏语称之为为“董居”,日常表达中,当然可以称之为仁波切,但是不能称之为朱古。

活佛这个词,确实也是汉语的表达,在藏语中是没有它的对应词的;不过,似乎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汉语世界)比较普遍地接受了这种表达。这种表述方式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也有其合理之处:形象、通俗,容易为“俗人”理解和接受。也正因为如此,附着在这个词上杂说甚至是歪说,也一同流行在俗人世界语境之中,使用上确实有些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