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拜谒昂山将军陵墓动机令人费解
邓小平拜谒昂山将军陵墓动机令人费解
1978年1月,邓小平文革复出后首次出访选择缅甸,并于27日拜谒了缅甸“国父”昂山将军陵墓。
此举令人费解,因为从国家关系看,昂山在世时先投靠日本后投靠英国,不仅对中国非常敌视,而且按百度说法,还曾帮日军打败中国远征军,致使不熟悉缅甸地形的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昂山对待中国战俘手段残忍,1500名中国远征军伤员,不愿受被俘虏之辱,1942年5月21日凌晨集体引火自焚。百度一直以亲西方著称,在昂山素季投靠西方,所领导的民盟在大选中胜出之际,依然保留此段历史,说明这段历史货真价实,也说明百度不想让昂山素季与中国走的太近。打败中国远征军,对中国军人残忍,迫使1500名伤员集体自焚,说明昂山从未主张对华友好,并且曾对中国军人犯下滔天罪行,对中国有害无益,邓小平实在没理由拜谒昂山陵墓。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目的是帮英国同日本争夺对缅甸的殖民统治权,本质上是为英国殖民者充当帮凶,缅甸人并不欢迎。而从英国出卖中国远征军的史实看,英国只是把蒋介石当作随意驱使的凯子,一点都不领情,因此,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绝不像媒体吹嘘的那么伟大。
从党际关系看,昂山虽参加过缅甸共产党,但最终退党,说明他不信仰共产主义,而他参加的人民反法西斯联盟,本质上属资产阶级政党。至于百度“1940年8月,昂山等人在厦门市未能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他们在厦门市停留期间,被一直密切注意他行踪的日本特务机关拦截,在日本特务机关的说服下,昂山决定与日本合作”的说法,纯属往昂山脸上贴金,当时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被国民党污蔑“游而不击”,不仅影响不大,声誉也未必好到哪儿去,身在缅甸的昂山怎可能知道万里之外的中国共产党,即便知道,又怎可能向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寻求帮助?更可笑的是,他被日本抓捕后,仅仅经过说服便投靠日本,确实太过戏剧性,这说明昂山要么是怕死鬼,要么他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投靠日本,而不是与共产党合作。可见,昂山跟中国共产党没有多少关系,即便他曾参加缅甸共产党,也是个十足的机会主义者,而不是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因此,从信仰和党际关系看,邓小平同样没理由拜谒他。
从人生经历看,昂山曾投靠并背叛过日本,曾投靠并脱离共产党,最后又投靠英国,“昂山将军”头衔的由来,就是因为他在1943年3月被日军提升为少将。这说明昂山眼中仅有利益、实力,没有信仰、主义,是个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变色龙,对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知邓伟人为何如此欣赏?也许,邓小平想借拜谒向世界尤其是西方传达合作发展的信息,因此,才在1978年12月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并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