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马英九太高看自己了 马英九太高看自己了
马英九太高看自己了
习马新加坡会面是这两天的重磅新闻,别的地方怎么报道不得而知,至少在大陆都是各媒体头条。沐猴而冠的马英九似乎一时风光无限。
从会面镜头看,马英九西装笔挺、笑容可掬,倒也颇具政客风采,比之刚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时候自如了许多。看来政坛还是蛮锻炼人的,只要不是弱智,在其中摸爬打滚几年,总能混出个人模人样。至于是否“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恐怕就不好简单回答了。
在顽石看来,马英九在这次会面中的“重要讲话”不怎么值得称道。我没听,但在网上看了讲稿,不知道是秘书捉刀还是亲自动手,反正重复啰嗦的地方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不多。尽管也勉强引用了《尚书》和北宋张载的名言,但看得出来,在西风东渐的今天,台湾人(前提是马英九能代表台湾)的中华文化修养和对岸同胞一样每况愈下已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反复强调“和平”,但马英九讲话的核心意思还是“不统不独”。不独,并非不想独,只是没有这个胆量;而不统才是其本意。维持现状的所谓“永续和平”的结局是什么?就是台湾事实上的独立,相信稍有智慧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只是台面上都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马英九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人民”,好像很看重“人民利益”的样子。果真如此,他在台湾的民意支持率(要是不做民意调查该有多好)就不会持续走低,国民党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般不受台湾人民待见。历史已经验证,人民领袖爱人民才会有人民领袖人民爱,而口是心非爱人民招来的只会是政客表演人民厌。
马英九本已穷途末路,国民党更是日薄西山。马英九选择在这样一个时机见大陆领导人,无非是想拉抬一下自己和国民党的人气,企望在马上要举行的台湾地区大选中使国民党不至于败得太惨(胜出应该是没什么指望了);当然也不排除马英九梦想(梦想没错)在历史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至于什么“振兴中华”云云,那只不过是政客的美丽谎言,可千万别当真。
马英九说:“……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顽石浅薄,既未从此事中看到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也未悟出什么特殊的历史意义。马英九还真是高看自己啊,连代表现在的台湾都很成问题(起码先要看美国人脸色),还奢谈什么过去未来。豪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不怕亵渎了这千古佳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马英九不过是一政坛过客,历史不会为他大书特书的,包括这次会面。
2015.11.08
附:马英九讲致词全文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两岸目前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均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