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23辆校车”发扬的是啥精神?
“捐赠23辆校车”发扬的是啥精神?
腾讯今日话题用常识解读新闻,第1892期是“从援助马其顿的23辆校车说起”。11月26日外交部网站披露,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马其顿官方网站也于25日发布了一条新闻,称“中国捐赠了23辆学校巴士”、“主要用于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
中国驻马其顿的崔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虽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创新等诸多挑战,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已先后向马方提供了人员培训、学校改建、电脑物资等多个援助项目,为马其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此次援马校车将进一步改善马学生的学习环境,体现了中方对中马关系的高度重视。
网上资料显示,虽然中马两国外交关系曾有过反复,但自从2001年马其顿与台湾“断交”后,中马两国关系迅速进入了“蜜月期”: 2002年,中国赞助马其顿斯科普里大学语言系成立汉语教学点;2003-2005年,中国无偿援助马其顿至少3300台电脑(电脑设备总价值至少达5000万元人民币),部分电脑下发到各学校使用,还有部分电脑用以对当地失业和戒毒人员进行电脑技能培训;2007年,中国援助马外交部500万元人民币办公设备;2010年,中国援助修缮戈采·德尔切夫学校,为学校更换教学楼门窗,粉刷内外墙壁及进行地面修复等,同时还为教室配备了桌椅、黑板。
两国的教育投入情况咋样呢?2008年的数据是,教育支出占国民总收入(GNI)的比例,中国在2008年时为1.8%,而马其顿为4.9%;对于使用校车的主力军(0-14岁人口)来说,中国8亿美元教育经费要分给2.5亿人,马其顿5百万美元只需要分给35万人,每个中国“校车适龄孩子”只能分到3.2美元,而马其顿孩子可以分到14.3美元。
咱还不如人家,可是咱竟然还要无偿援助人家,这个理说不通。尤其是在中国学校安全事故不断,学生校车一直得不到有效配置的情况下,在甘肃校车特大伤亡事故尚未了结、逝去的儿童尸骨未寒的气氛下,中国政府无偿援助马其顿校车,实在是有失体统的事情。
有网友说,这只是一桩生意。2009年宇通客车公司中标了马其顿公交车采购项目,2010年4月,正式与马其顿政府签署202台公交车商业合同。近期向马其顿移交了首批68辆双层大巴,而赠送校车是这桩交易的附属环节。这赠送的校车,也就是普通大巴车刷了黄色漆,并非美国式校车。那么,“这次援助活动是不是又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宇通送马其顿人校车,算不算‘买十送一’?”
实际上,查阅相关公开报道,包括宇通对外公开信息,并无赠车说。有关赠车报道非媒体自报,源自外交部网站,由驻马使馆供稿。况且马其顿官网及媒体都有报道,并未提及这些车辆由宇通捐赠,而是在标题中注明“中国捐赠”。此外,有网友还就此联系了宇通公司,得到了对方的回复“宇通公司在海外的员工确认宇通目前尚未有‘对外捐赠’的行为,本次援助校车完全是政府行为,宇通只是校车生产商,并不是宇通向马其顿捐赠。”当问到是否“买十送一”或者有合同规定赠送时,对方表示没听说过此说法。
网友“罗城泷江”说,向一个人均收入高过本国的国家捐赠校车,若放在平时,也许司空见惯无人关注。然而在距甘肃校车事故正好十天之时做出这样让国民心寒之事,明显就是找抽。网友“董奇”认为,中国本来作为泱泱大国,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向马其顿援助几辆校车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自己孩子的校车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就是因为缺少校车,才会导致很多贫困学生无法上学,也导致许多无辜学生丧失性命。可政府为什么就没先给自己国家的贫困地区学校统一配备校车?难道我们孩子天生就贱,难道我们的孩子的生命就不值钱?
网友的抨击如潮。记忆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让人愤怒!三四十年前,那时的国民还抱着“解放全世界的伟大理想”,发扬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光芒四射,让人悲哀!如今,该是让我们诞生希望的时代,岂能容忍“捐赠校车”这类无耻行为存在!真不知道播种这种种子,会收获什么政治果实?我等恭候得到“新的启蒙”。
作者:朱永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