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贴狗皮膏药!
文章指出苏州官员将民营企业贷款难归咎于体制性障碍,实则应反思市场机制与银行偏好。分析指出,银行倾向外资企业贷款,反映的是商业规则而非体制问题,强调应提升民企竞争力而非依赖政策干预。
前不久,苏州市长带着大小官员到温州取经,学习温州民间金融业的发展经验。据说,一方面,苏州的各大国有银行都争着给外资企业贷款,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另一方面,苏州地区的民间剩余资金很多,需要贷款的企业也很多,但由于金融业尚未放开,资金供需双方的桥梁无法搭建,苏州发展面临着体制性障碍。因此,准确地说,苏州要向温州学习如何突破金融业的体制性障碍。
我感到很有点莫名其妙。国有商业银行既然可以给外资企业贷款,当然也可以给民营企业贷款。如果说国有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那么,这恐怕主要是因为外资企业的回款比较有保证,而给民营企业贷款则风险较大。银行里的朋友告诉我,不知道民营企业什么时候倒闭,怎么敢贷?果然如此,则国有商业银行真的是完全商业化了,没有国家概念了。更进一步,获取贷款的体制性障碍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说存在障碍,那是因为商业性障碍,是民营企业缺乏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假如苏州真的突破了进入银行业的政策壁垒,办起了当地的股份制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那么,可以推论,只要这些金融机构同样遵循利润至上原则,就同样可能将贷款发放给外资企业。
如此,苏州的官员似乎更应该关心如何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如何沟通融资渠道了。然而,民营企业明明得的是肚子痛,苏州官员开的药方却是狗皮膏药。为什么如此呢?可能是苏州赶时髦过头了。一些经济学家到处推销他们的狗皮膏药,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体制性障碍。两极分化?体制性障碍!就业难?体制性障碍!资源浪费?体制性障碍!竞争力低下?体制性障碍!这样一来,很自然,民营企业贷款难?体制性障碍!
实际上,市场竞争中的问题既可能来自政府权力过度,即所谓体制障碍;也可能来是政府权力不足,对弱势企业、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保护不够。当国有商业银行将贷款发放给外资企业时,其实遵循的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规则: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在国内市场国际竞争的市场中,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弱势群体,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大部分都只能自生自灭。因此,阻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其实是市场机制的内在障碍,是机制性障碍。
把机制性障碍当体制性障碍来认识、来处理,乱开药方,造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病情加重,使中国经济成为依附型的经济体,这是经济学庸药害人的典型例证。
我感到很有点莫名其妙。国有商业银行既然可以给外资企业贷款,当然也可以给民营企业贷款。如果说国有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那么,这恐怕主要是因为外资企业的回款比较有保证,而给民营企业贷款则风险较大。银行里的朋友告诉我,不知道民营企业什么时候倒闭,怎么敢贷?果然如此,则国有商业银行真的是完全商业化了,没有国家概念了。更进一步,获取贷款的体制性障碍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说存在障碍,那是因为商业性障碍,是民营企业缺乏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假如苏州真的突破了进入银行业的政策壁垒,办起了当地的股份制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那么,可以推论,只要这些金融机构同样遵循利润至上原则,就同样可能将贷款发放给外资企业。
如此,苏州的官员似乎更应该关心如何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如何沟通融资渠道了。然而,民营企业明明得的是肚子痛,苏州官员开的药方却是狗皮膏药。为什么如此呢?可能是苏州赶时髦过头了。一些经济学家到处推销他们的狗皮膏药,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体制性障碍。两极分化?体制性障碍!就业难?体制性障碍!资源浪费?体制性障碍!竞争力低下?体制性障碍!这样一来,很自然,民营企业贷款难?体制性障碍!
实际上,市场竞争中的问题既可能来自政府权力过度,即所谓体制障碍;也可能来是政府权力不足,对弱势企业、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保护不够。当国有商业银行将贷款发放给外资企业时,其实遵循的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规则: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在国内市场国际竞争的市场中,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弱势群体,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大部分都只能自生自灭。因此,阻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其实是市场机制的内在障碍,是机制性障碍。
把机制性障碍当体制性障碍来认识、来处理,乱开药方,造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病情加重,使中国经济成为依附型的经济体,这是经济学庸药害人的典型例证。
相关文章
- 时代尖兵点评最新资讯(20121120)
- 马也:9月国际纪事
- 写给诋毁毛泽东的人们
- 猴王:每日最新国际国内资讯解读(3月30日)
- 让人迷乱的某些社会现象
- 诗两首
- 看中国国内这部分内奸的伎俩
- 财经资讯:奥巴马抛弃凯恩斯主义
- 猴王:本周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月5日)
- 庄大明白和小糊涂等对侃录 (1)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