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没有文凭行不行?

火烧 2003-12-1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通过河北农村青年和福特案例,探讨没有文凭是否能成功,强调技术与兴趣的重要性,批评当前社会对文凭的迷信。
    日前,有报载河北一青年农民,初中毕业,却是个能工巧匠,不但各种机器都能修,还能够将拖拉机改装成小型起重机,在农村建房中派上了大用场。据说,他已经改装了5、6台拖拉机,都卖出了好价钱。虽然他家里已经盖起了房子,小日子不错,但他还是闲不住,天天琢磨各种机器。
    这个人让我想起了福特。大名鼎鼎福特汽车公司,其创业人亨利•福特可能连小学也没读完。福特也是农民出身,喜欢任何机械玩意。在16岁那一年,他在底特律机器商店找了份活儿干,天天和机器打交道。后来,离开商店到西屋电气公司的机械车间干活,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休息。那时候生产流水线还没有出来,技术工人的独立性较强,手艺很为人看重。福特比一般人对机器有更好的直觉。1896年时福特琢磨出了第一辆汽车,实用,轻型,别具一格。这样,他就开始跃跃欲试,想自己办汽车公司。第一家失败了,第二家也不知去向,到1903年办了第三家,命名为福特汽车公司,成功了,而且很快名震世界。20年代,世界汽车的一半是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福特虽然成了亿万富翁,但还是天天在车间里转悠,琢磨着简化设计和制造,降低每个零部件的生产费用。福特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机械迷和汽车迷。
    着迷,比金钱更能够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着迷,比文凭和学历更能够改进技术。
    不幸的是,现在似乎只有钱迷、文凭迷、出国迷、身份迷,很少有真正的技术迷。即使出了技术迷,比如河北的这位农村青年,也因为其文凭低、农民出身而遭到主流社会的歧视,把他当作逸闻趣事、饭后谈资。福特幸运,赶上了一个大家都还没有文凭的时代,这样,就只好靠真本事吃饭。我们的这位机械迷不幸,赶上了一个谁都有文凭却没多少人有水平的时代,赶上了一个迷信文凭的时代,结果只好在家自娱自乐。80年代文凭热还没有形成,一些有水平的人还能够施展才华,比如著名学者何新,能够凭着自己的成果进社科院,进政协。
    按说,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凭应该越来越让位于水平。奇怪的是,现在甚至连做小生意的都似乎得有一个什么MBA文凭,似乎生意经是在学院里,而不是在商战中。大企业的办事员,也得要本科毕业、硕士毕业。社会浮夸到每个人都需要靠文凭来包装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也到了内在价值一钱不值的时候呢?

相关文章

  • 时代尖兵点评最新资讯(20121120)
  • 马也:9月国际纪事
  • 写给诋毁毛泽东的人们
  • 猴王:每日最新国际国内资讯解读(3月30日)
  • 让人迷乱的某些社会现象
  • 诗两首
  • 看中国国内这部分内奸的伎俩
  • 财经资讯:奥巴马抛弃凯恩斯主义
  • 猴王:本周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月5日)
  • 庄大明白和小糊涂等对侃录  (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