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之理要分正邪 !而不是分异质.不异质
这几天又接受了一个新词汇——“异质思维”。有些人就是不习惯好好说话,说正经话,喜欢忽悠。所谓“异质思维”就是一例。对于人类社会问题而言,异质思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既然发明了异质思维,那就有不异质思维了。不异质思维又是什么?真想不明白发明这个词的人想说什么?
提倡要包容异质思维,是不是也应提倡异质思维包容不异质思维呢?礼尚往来吗,不能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和谐吗,是两好合一好。但我见到的异质思维确实如嗜血细胞,在吞噬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正常血液,和社会良知。就今天而言怎样的人抱有异质思维呢?就是一群主张人性自私论者。这些人没有中国人的自立思想,至今还臣服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脚下。主张天赋人权等等。
天赋人权是私权吗?人之天性是自私吗?其实人之天性既不是无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识。因为天地本无私念,自然没有意识,如果人之天性是自私就不符合天之天性的无私了。
中国不应跟在西方屁股后面讲“权”,因为和人权主权相比,世界更需要公道正义 。 天下之乱皆因争私,私争。无论对于一个国家之内,还是对于世界都莫不如此。所以说不能以私天下之心而谈民主。也不能以私天下之心谈人权。
西方人习惯讲权,而中国人习惯讲道。中国的“道”思想许多年来被神秘化。其实理解“道”思想如同理解矛盾学说。都是借物而喻理。道原本就是路。所以道即公道。讲道要怀公心才能讲公道。而西方人讲权,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讲权的结果就成了争私利。
民主乎,是为私争?还是应该为公争?“异质思维”你是要实现公道正义呢?还是仅为了个人私欲呢?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就要发扬中国文化中的仁义思想。仁义思想属于中华文化。中国的仁义思想境界远高于西方的人权思想境界。
中国人讲仁义,仁即二人.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
仁是什么?打个比喻,如果把人们生存的世界比做一个大屋子,仁的前提是个人不能私自占有这间大屋子。即公天下。而后才是仁,给别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间,不能独占,就叫仁。即怀“仁”的态度处世。
从字面上看仁即二人,指与他人相处的时候的态度即“仁”。仁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仁”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不能自私自利。
义是什么?人生必架于物,而人在寻物之利时要利取中道是为义。不仁不义就是自私自利了。义是什么?义是利取中道。在这间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个人使用的空间。原始人类共同围猎,共同享用围猎成果,自然资源在一个部族中是公有的。人类的社会化生产也要求社会化生产的财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会化生产的财富用于每个人的生活。
什么叫公道正义?公道正义就如同两人共用一个课桌的小学生。小学生习惯在课桌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划在中间,就是公道正义。反之就是不义.
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义?孔子思想不过主张私天下而后仁。所以就是假仁假义。孔儒的仁义思想其根本就是私天下而后仁
中国今天争论的实质是正邪之争,而非左右之争。中国人应学会以正邪划线,而不再以左右划线 。以正邪论是非是中国人的传统概念。而近现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我们习惯以左右划线论是非。而这种区别对错的方法弊端很大。所以我主张从新使用正邪论是非区分对错的方法。
什么是今天社会的正?就是主张社会的整体利益,社会公益。什么是今天社会的邪?就是主张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
在今天中国,国体叫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共主社会。人民的整体利益至上。国家,国家,国和家。大家在一个共有的国之内建家。人民国家的公有共有的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服务于人民而不应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如此则为正,反之则为邪。
人民日报》评论部最近发表这样的文章: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鼓励讲真话 。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真话呢?深究所谓真话的含义就是心里想什么,说什么,应该是讲真话吧。真话的对应是假话套话,言行不一。可是要记住——
自然之理分真假,人间之理要分正邪 !而不是分异质.不异质。不是所有的真话就是正理,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歪理邪说。毛泽东主张为人民服务。而反毛泽东者大都主张人性自私论,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人之天性既不是无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识。因为天地本无私念,自然没有意识,如果人之天性是自私就不符合天之天性的无私了。所以说 鼓励讲真话,但不能鼓励歪理邪说。包容“异质思维”,但不允许颠倒是非。
异质思维呀!想说爱你不容易。因为当流行自力更生思想时,“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是不是异质思维呢?当流行共富论的时候,先富论是不是异质思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