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超越孔子思想,中国需要公天下的大仁义 超越孔子思想,中国需要公天下的大仁义

火烧 2010-07-22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本文详细解析智能家居设备选购要点,涵盖安防摄像头选型、物联网家电品牌推荐、家庭自动化系统安装技巧。通过音质对比测试帮助挑选智能音箱,分析无线门锁安全性能,提供实用选购指南与安装建议。

超越孔子思想,中国需要公天下的大仁义

题记:我在整理这篇文章时听说武汉719实事件。这说明单纯的所谓法治社会的失败。几个壮小伙子打一个老年妇女,简直是禽兽行径。打人者不这道这是犯法吗?对一个老年妇女,六个小伙子殴打十六分钟,人性何在?人心何在?这是单纯追求法治的失败。一些中国人的道德竞沦落到这人等地步。这是民族的耻辱!
   
                      一. 从尧舜到毛泽东——看中国政治逻辑的变迁
     最近看了俞可平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一文。作者说道“革命终于走到自己的对立面,革命开始吞噬革命者自己。”等观点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深感作者立意狭小,眼界不远。只看到了新中国六十年,而没有看到中国五千年的政治逻辑变迁。由此而作此文。
    中国的政治思想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在遥远的尧舜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圣人治世情节的源头。尧舜的禅让一直是千古佳话。黄宗羲的《原君》也从尧舜说起。中华民族的初期大小的部落各自为政。“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天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就是中国政治的雏形吧。尧舜就是那个时代的圣人。品德的高尚,为民兴利除害。而这些人的生活就得靠大家帮助,形成最原始的赋税。尧舜的禅让制显然没有把天下管理的这个公权力作为谋私的手段。但是到了夏禹把王位儿子启,中国就开始了家天下。公共的管理权成了历代帝王谋私的工具。赋税也不再是用来保证公权力者的生活所需,而成了一种权力利润。供管理者享受。
    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的说法出自何人已无从考究。但是这个说法却成了历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理由。尤其儒家的主张,就是承认帝王私有天下的合理性前提下,才要求帝王再行仁义的。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君为主的政治体制。孔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恰为这种统治权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君主时代,人民能够期盼的就是出明君.贤相.能臣为民做主。而明君.贤相.能臣的时代并不多见。许多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百姓死活。儒家的仁义并没有束缚住君王的贪欲。原因就是以一己之私形成的天下大公本身就是个悖论。私天下后的仁义最终成就的是假仁假义。百姓不堪忍受而反抗,打倒一个旧皇帝,产生一个新皇帝。所有农民起义者最后都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最后背叛了起义的初衷。打天下就是为了坐天下。把天下就看成了自己的一份家业,世袭的传给后代。这个时代两千多年,实质就是社会管理权相对私有的年代。这个本应公有的社会管理权仅在不同姓氏间转换。而这个转换又是以流血为代价的。皇帝毕竟一个人,要管理国家就的依靠官吏。从秦始皇后中国形成的就是以君为主的的官国体制的。官僚和皇帝共同垄断了社会管理权。
    然而历史到了毛泽东这里改变了。
                 二. 超于孔子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旧儒家思想形成于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所以说也就深深打着时代的烙印。现在后人的尊孔与批孔也都反映着时代的诉求。都想在前人思想中找到时代的合理成分或剔除其不和时代的成分。怎样形成我们这个时代自己的思想呢?就是要超越孔子,从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根源出发提出: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思想。人生活与自然界如同鱼生活于水中,人人平等就是人人都是天之子的结果。自然界的动物有领地意识。一个种群的领地是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的。人人都是天之子就是要坚持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的原则。对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资源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对人类社会创造的社会财富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对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社会管理权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理想的社会是圣人治世。圣人无私。而现实社会中以帝王私有天下而形成天下大公,希望帝王私有天下的同时而行仁义之道就成了缘木求鱼。帝王的私有与私有继承和个人的私有与私有继承方式的社会逻辑使得人们在反对帝王私有而不行仁义的反抗中团结起来,但是又形成了一个历史的怪圈:打倒了一个旧皇帝,产生了一个新皇帝。也可以说在斗了帝王之私的时候人们却没有斗自己的私。

        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文化的引进,中国人自己的自我否定,现在中国人已经不会用自己的概念理出这个社会发展的逻辑了。

       中国人原先的社会逻辑就是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由此社会就是帝王的私有与帝王后代的私有继承而平民百姓也是私有与私有继承知识范围的大小之别。所以中国社会出现历史的周期规律,一代代,打倒一个就皇帝,出现一个新皇帝。由治到乱,再由乱到治。社会管理权的私有或相对私有制社会,每次社会动荡都是社会管理权的更迭。

      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的思想之一就是实现社会管理权公有制或叫相对公有制。因为管理权的行使必须要具体的个人来完成,由此就出现了一个公权力悖论问题。中国人的理想是圣人治世,但相对私有的公权力总被无道的小人窃取。圣人治世的社会不常出现。在一个没有圣人的时代君子之道亡,小人之道昌。所以就需要实现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而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出现一个圣人身上。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要管理者的相对职业化来实现。实现干部(管理者)的能上能下,能出能进,需要一套制度。人生必架于物,不再是旧的食禄者职业化的管理社会的制度。现今就是公务员的相对职业化.非终身制,公务员的轮换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需要自然资源公有制和通过社会协作共同创造的财富公有制来实现。旧儒家承认帝王的私有天下既是老子说的大道废即天下无道,旧儒家承认帝王私有天下合理的同时又寄希望帝王行仁义而不自私而肥就成了缘木求鱼。其结果必是假仁假义。仁是什么?如果把人们生存的世界比做一个大屋子,仁的前提是个人不能私自占有这间大屋子。而后才是仁,给别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间。义是什么?义是利取中道。在这间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个人使用的空间。原始人类共同围猎,共同享用围猎成果,自然资源在一个部族中是公有的。人类的社会化生产也要求社会化生产的财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会化生产的财富用于每个人的生活。
               
              三. 中国的新文化——人人都是天之子

  中国人的大脑如同中了病毒的计算机,这一切源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失败。这次以及后来的多次战争失败的原因,被统治者推卸责任的说成是技不如人,敌人船坚炮利。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从战术层面分析,没有任何理由说这场战争的失败是船坚炮利就可定局的胜负之因。而人的战争意志的关键因素能不考虑吗?劳师以袭远,后勤补给是问题。船坚炮利的优势一旦上岸还存在吗?洋枪那时尚不可打连发,就即便如此,用夜袭,洋枪的优势就不能发挥了。关键问题在人,统治者的苟安,洋人要的是钱,而非统治者的命,钱从百姓搜刮而来用去就可消灾,何乐而不为?而义和团发展大了是要命的,所以灭之。而败与船坚炮利的表面结论,确忽悠了几代人。进而忘却了问题的根本原因。盲目的向西方学习。

  这一切由于毛泽东的出现曾彻底扭转了几十年,后又因为毛泽东的去世在一次败下阵来。毛泽东可以说是创造了人间奇迹。仅就对外来讲,新中国的成立废除了所有对外的不平等条约,蒋介石做得到吗?做不到。现在有人说,蒋介石战胜毛泽东?可能吗?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毛泽东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人民。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呼喊人民万岁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人好说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真正真心去实现这句话的人太少。许多帝王无不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可以为君去统治人民。人生于天地之间,人人何尝不是天地之子?因何又言真命天子之说?皆因天地本无私也,天地本无情也,天地本无欲也。悟此天地之道才为真命。真命天子就应行天地之道,为人民无私奉献。行此道者,近代非毛泽东莫属。

  有一说,天不生仲尼亘古至今长如夜。然仲尼实不知,道为何物,诓论仁义。其皆因仲尼之私心而欲爵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者禄在其中矣。”即可见其心。亦如我问吴敬琏之语,货卖谁家?仲尼不过是想把自己买个好价钱,得统治者的爵位封赏而已。可叹其生而不得,死后才致。

  世不出泽东,世至今日夜不明。还天下与人人者,毛泽东也。毛泽东就是一心一意想建立人民的天下,进而建立了人民的共和国。事情非毛泽东一人之力,但少了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就是一盘散沙。心聚不到一块儿。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大家没有私心杂念才能成其大事。个顾个的中国人想振兴中华,何其难也。

  寻本而逐末。道者,何也?道即道也。德者,何也?德者即道之得,遵道而行也。道本是指道路。为达其目的的途径也。经过的轨迹也。鲁迅说:“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道既如此。天道无亲,四时而变。所以令万物生生不息。人遵其天道既是德。不独亲其亲,亦不独子其子。非仅知有己,不知有人,是为仁。非仅知对己有利,而利他,是为义。仁义非旧儒家独占的名词。

  提倡道德仁义的社会约束机制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老子道德经里有过论述,都是社会环境使然。而今中华之兴就在于中华文化的换然而出生机。古人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其实并非是礼不到平明百姓。而是平民百姓之下还有奴隶,对奴隶是不讲礼的。社会在进步,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在进步。

  人人平等,并非仅是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更应是人人生而的平等。私有制,加上财产继承制能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吗?不能。正是上述原因,造成了人生而不平等。毛主席时的农村生产队是个什么体制?尽管他不完美,但是他创造了人生而平等的体制。农民天生就有土地。而今天,有人想搞土地私有化。其结果会是什么?有人天生就成为打工者,而不是土地的主人。国家是人民的,不能是句空话。而独立核算的生产队也可看为集体所有,集体集成的农业公司制的雏形。很可惜后来被小农意识严重的领导改变了。当时的生产队有的地区已经基本实行了机械化。大包干后后又变成了人力.畜力劳动造成生产力的严重倒退。

  物当其有以为利,当其无以为用。占有物不是目的。怎样实现大家所有,进而为大家所用需要有物的管理的创新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前后三十年的探索经验,还望大家共同思考。
          四.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同人思想为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本原概念的表述形式。个人认为要建设和谐社会应以中国人的同人思想为基础。关于同人概念最早见于《易经》同人卦。直观的理解就是人与人同。《易经》讲同人时反对搞小圈子,同人于门,同人于宗都不是同人的最高境界。同人的最高境界是同人于郊,同人于野。道理很简单只有人与人同才能实现人与人和。
    早在人类社会初期,为了共同生存的目的人们以群居方式生存时,中国古人的智慧就总结出了同人思想。古人类的生活就是共同围猎,共享围猎成果——猎物。周朝初期姜尚论天下形势也是说,如今天下如同众人围猎逐鹿。后来许多人错误的理解众人逐鹿是争利,其实质应是众人逐鹿是以众人合力协同而得利。看周朝就是如此和天下诸侯之力伐无道的商纣,最终实现天下太平。周天子的责任就是使诸侯各守其土,个安其民,合理的分天下之利还与天下之人,解天下利益纷争。如今世界形式比作商周兴替的时代是人恰当的。
    人生必架于物。私心贪欲的产生使人占有物而坐享物之利。私有占有制和私有继承制还有已经废除的世袭制是使得人与人不同的原因。以上制度的出现正是老子所言的“大道废,有仁义。”人与人同不能实现了,但是要维持人类的社会关系就要倡导仁义。老子又说,道之不存而求仁,仁之不存而求义,义之不存而求礼,礼是什么呢?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所以说要想社会和谐就不能不依靠大道,人与人同。现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对立面就是以资为本的发展方式。
     写到这里我就不禁想问一下国务院的领导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新36条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资为本的发展方式?法无明令禁止就可以干,做人的原则可以违背道义吗?你们这样能实现和谐社会吗?道之不存而求仁,仁之不存而求义,义之不存而求礼,法的硬性社会约束不及礼的自身约束。现在法无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干,让利冲昏了头了吧?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同人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应该是相对公有制。
   
          五.中国今天需要公天下的大仁义思想
中国人应学会以正邪划线,而不再以左右划线 。以正邪论是非是中国人的传统概念。而近现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我们习惯以左右划线论是非。而这种区别对错的方法弊端很大。所以我主张从新使用正邪论是非区分对错的方法。
    什么是今天社会的正?就是主张社会的整体利益,社会公益。什么是今天社会的邪?就是主张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
    在今天中国,国体叫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共主社会。人民的整体利益至上。国家,国家,国和家。大家在一个共有的国之内建家。人民国家的公有共有的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服务于人民而不应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如此则为正,反之则为邪。
    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要实现的就是人与人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与人同,共同利益一致。只有人与人同,才有人与人和的和谐社会。为了社会的活力在人与人同的基础上讲人与人异。即人类社会的分工不同,收入的合理差异等。
忠于人民的利益,忠于国家利益即是正派。自私自利,损害人民的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就是邪派。 当然在讲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时候也有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要统筹兼顾。
有时我就想:今天有的人为JDP的政绩沾沾自喜。可是这个发展方式,能卖的卖得差不多了。古语说:天道三十年一变。如果再过一百年,我们的子孙面对能源缺乏.污染遍地的生存环境,是会夸我们呢?还是会骂我们的?我想是会骂我们这代人太过自私自利。
面对这个这个现实怎么办?就需要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制来保证我们将来的共同的子孙后代。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原则实现的是人不独私其子。
还是引用老子的话讲清楚自然的辨证之道吧——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现代基因学证明父辈.母辈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基因全部传给后代,仅传给后代一半。另一半就自然消失了。回归给了自然界。而人类社会现存的私有和私有继承制就不是这样。这就成就了老子说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这种私有和私有继承制符合自然规律的天之道吗?官二代,富二代现象符合自然之道吗?所以我提出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原则。

什么是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原则。例如:1.现在农村的土地家庭量产承包制实行中有的地方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调整不同家庭之间的土地拥有数量,即根据不同家庭的人口出生和老人去世的人口变化,减人口的土地归集体再分配给给曾人口的。土地政策不变但土地家庭拥有量在变动。2.开征遗产税。遗产税专款用于全民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这是惠及到亲家万户,子孙万代利益的事情(当然现在的教育体制医疗要朝符合人民需要的方向改才行)。3.限制个人财富拥有数量,实行个人财富最高限额制。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的人有个人占有.挥霍。不限制个人财产不就成了少数人成了小皇帝。所以说现在我们和马克思面临同一个命题——重建个人所有制。在我看来更好的表述是重建家庭所有制。因为中国的家庭是一个小公有制形式。

    实际上按照人类基因逻辑,我们将来的子孙后代生命中也有现在你素不相识的人的基因。如果能理解此论点,就达到了大仁的境界了。 中国人好说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话。而现代基因学也可证明现在不同的家庭的后代,五百年后可能组成一个家。想三国时曹丕想杀曹植,命他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能感动曹丕。我相信大仁亦能救中国。“山野村夫”可以不考虑中国和人类未来的事,而号称思想者的先生们就好像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考虑。否则不枉称思想者了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