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天舒:有宪法,何惧宪政!

火烧 2015-05-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宪法与宪政关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政历史,分析共同纲领、五四宪法、七五宪法等内容,强调宪法领导核心与赋权意义。

  天舒:有宪法,何惧宪政!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就是宪政国家

  1、共同纲领——阶级共和

  1949年宪法是《共同纲领》,要解决的是阶级和解、共同建国的问题。强调了国家的人民民主性质和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但没有确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第一章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中和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国家的阶级基础,尽管没有规定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却规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埋下伏笔。

  2、五四宪法——巩固工农联盟

  1954年宪法,继续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工农联盟和国家的人民民主性质,同时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断绝了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念头,引发1957年反右。

  如第一章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继续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工农联盟和国家的人民民主性质。在宪法序言中说“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质是强调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和领导地位。

  3、七五宪法——赋权与清官

  1975年宪法,经历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文革,解决的是干部问题,反对官僚主义。主要是赋权——赋予人民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权利。

  在宪法上第一次明确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选民有撤换代表的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民主协商选举产生。原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监督和依照法律的规定随时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

  用劳动来改造官僚、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反对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干部都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给予人民反对官僚主义的权力:“公民对于任何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控告或者口头控告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刁难、阻碍和打击报复。”

  给予人民话语权:“大鸣、大放、在辩论、大字报,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国家保障人民群众运用这种形式,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以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给予人民来动和教育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有受教育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给予人民普世享有的权力:“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保证人权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不受逮捕。”。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上讨伐美国,就是因为中国的民主是美国人学习的榜样,美国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很彻底地做到了。

  4、七八宪法——继承和发展七五精神

  1978年宪法,肯定文革,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在扩大人民权力上继承和发展了1975年宪法。

  继续强调共产党的核心作用:“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继续赋权给人民:“  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特别是罢工自由,对工人、农民等劳动者来说,是最好的反抗官僚主义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好武器。

  5、八二宪法——集权和去权

  1982年宪法,强化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把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升为国家原则,取消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强化了官僚的权利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利,为改革铺路。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制度,被上升为国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质是消除一切反对声音,确立集中在党的各级组织中。

  取消罢工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取消四大自由和罢工权利。”,工人和农民从此失去了以罢工争取权利、保护自身权益和反抗官僚主义的权力,成为真正的社会底层。

  在序言中,承认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肯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国防。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强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改革后让宪法地位尴尬——阶级发生了变异权力不变异

  1、共产党领导地位的依据——代表人民利益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宪法赋予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来自领导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人和农民是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共产党是由工人、农民中的先进份子组成的。工人、农民占据人口绝大多数,宪法当然会赋予共产党以执政地位,其他政党也难以取代,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和1957年反右,一党领导是注定的局面。

  资产阶级政党失去阶级基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边缘化,为政党生存,这些政党逐渐改变,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地主、资本家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地主和资本家作为阶级,从历史上消失,以地主和资本家为基础的政党,失去了阶级基础,也就失去了权利基础——失去跟共产党分权和争权的基础,这些政党,只有与工农建立阶级联系,才能存在,才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甚至取得国家的领导权。但这些政党没有在转换阶级基础上努力,却以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避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边缘化。

  2、改革带来了阶级转换,动摇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改革之后,农民变成了个体农民,在土地资源有限、农业集体经济向工业经济自然转换的道路被阻塞之后,农民难以依靠农村资源积累财富,外出打工,成为依附于工业和城市的农工民工。有了有利于体制外的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城市商业和工业受到冲击,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官倒兴起,计划经济被打破,私营经济突起,一个新的阶级——私营业主出现,资产阶级得以复苏。农民工成为了私营经济的劳力主力军。公有经济改革,工人下岗,更多的劳动力进入私营经济,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劳力基础。工人、农民重新沦落到社会底层,失去了领导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志气。特别是取消了罢工权,让劳动者失去了争权和维权的武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官员化、贵族化和富人化,工人、农民在人大政协中失去位置,也就失去了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宪法中规定的领导阶级名存实亡。工农为生存而忙碌,感谢资本家给了他们饭碗,同时也感恩毛给他们的好时光——肚子可能有些饿、政治上意气风发的时代。

  新兴资产阶级成为新贵,大量充斥在人大和政协中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却不能公开为自己说话,还要装模作样地为社会底层说话,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不情愿。尽管他们跟政府建立牢靠关系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进明义圈地发财,政府也以历史上最残酷的手段为资本家征地不惜驱赶农民来满足资本家的要求,但是,资本家的内心对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着深深的恐惧,因为那些原则是重新清算他们的依据。新兴资产阶级没有革命的胆量,也没有政变力量,他们已有寄托于修宪来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

  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只剩下官僚阶层。在毛泽东时代,官僚阶层尽管经常受到运动的欺凌,但是官员的福利待遇很好,官员都有房子、公费医疗、比其他阶层要高的工资和不受社会质疑的管理权威,高级干部还有专门的公务员来伺候,出门有专车、下车有招待所,毛泽东整这些干部也无非用批斗和劳动,犯了错、受了整的干部还依然保留职级待遇,如刘少奇、邓小平权力没有了,却还有公务员、还有车、还有医疗保证、还有工资待遇。

  在改革开放时代,干部不劳动了,但干部的一些待遇,逐步的也被改革掉了。福利房没有了,新加入干部队伍的官员,要到市场上买房,但工资待遇却不是社会上最高的,低级干部甚至工资待遇还不如农民工,房价却是工资的几倍。医疗也改革了,教育也改革了,干部也一样要承担改革的负荷。

  要解决干部的待遇,就要靠市场、靠“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政策,大家开始不择手段地逮猫,有权的人和有背景的人开始干“官倒”,因为不“倒”不行啊,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倒买倒卖”,反正没有人打击“投机倒把”;有政策号召各级“办经济实体”,军队也开始做生意,各级党政机关抢着做生意、办实体、办二级单位,总之是能捞钱的地方都有干部和军人的身影;要机构改革,就号召干部“下海”,干部的海可不是老百姓的“海”,干部的“海”连着中南海,权力是其依靠。还有不下海的干部,让自己的老婆和子女下海,海上的就是官员;建立开发区,跟农民抢地,开始商人买地搞开发,开发区的各级干部也买地建房或和大小开发商联合开发,大家靠山吃发得一塌糊涂,干部的主要房产就是建开发区来的;后来不许搞官倒、不许军队经商、不许办经济实体、不许干部经商、不许干部子女配偶经商,但依靠权力谋利的魔鬼之门已经大开,贪污腐败就不可停止了,比如工程腐败就是屡禁不止,管建设项目的官员,坐在家里就有人送钱,不收还不行,因为送钱给你,是要你不要挡道,商人上面还有更硬的关系。

  就目前的干部工资待遇来看,不贷款就能买房子的人,都是贪官。有人说高级干部工资高啊,但高不过房价,北京的房价是多少?高级干部的工资是多少?很清楚明白。

  本来,不说“苍蝇老虎一起打”,干部就在惶恐,就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资产转移到国外,老虎太多,已经打不过了来,再打苍蝇,到处都是,恐怕打完了,自己就是最大的老虎了!

  毛泽东时代杀干部,我一点也不同情,因为干部的待遇的确好,干部的选拔也看出身和能力,对得起干部们,何况毛泽东也只杀了王青山张子善而已,其他的整一整罢了,被群众整死了真的不能怪毛泽东,只能怪自己作恶多端。四清运动,凡是干部被整死的,都是大饥荒中死了人的地方。

  现在杀干部,是用干部的血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延缓统治罢了。当然,有些人捞钱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了,也该杀,但如果经常整肃一下干部队伍,这些人的头颅,也不应该掉,都是人生父母养,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人天生就是腐败分子,能够爬到能贪腐的位置,也是勤奋所致。

  苏联和东欧,是干部队伍放弃了维护国家的权力,为的就是自己的安全。庞大的官僚阶层在想什么,大家都知道,杀光了,结果更明显。

  新兴阶级没有地主的份,因为地主阶级被彻底熄灭了,地主阶级的后代呢?恐怕也在一边耿耿于怀。

  邓小平从来没有说要搞资本主义,继任者也一样,但大家心理都明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所以才有扩大阶级基础一说出现,不论白猫黑猫都入党,导致党的颜色变浑。

  三、宪政的两种要求

  1、落实现行宪法基本原则,确保人民政治经济权益,巩固执政地位

  搞资本主义,不需要共产党领导。搞资本主义,只有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搞好,共产党也搞不好资本主义。

  搞资本主义,共产党的革命就错了,剥夺地主、资产阶级的财产也错了。靠革命发自己的财、建立自己的资产更是错的。

  如果共产党自己承认社会主义是邪恶的,自己的领导也不可能是正大光明的。

  2、新兴阶级的要求——修宪让权

  修宪让权,是资产阶级及其公知阶层的梦想。共产党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有所建树,不能确保大多数人的利益,继续为资产阶级圈地而残酷压榨人民,继续削弱公有经济和破坏公有经济,资产阶级及其公知阶层的梦想是可能实现的。

  劳动者怎么想?空享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到不如在资产阶级执政下享有罢工斗争的权力来得实惠。

  四、建立宪政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立真正的宪政

  1、确保大多数人民利益——让劳动致富成为可能

  靠劳动不能致富,大多数人只能感谢为自己提供饭碗的人。

  劳动致富的秘密,就是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只有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劳动者的劳动才能有价值。靠工资肯定不能致富,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而已,只有劳动者能参与再分配,才能有财富积累。

  现在待遇最好的工人,不是私营经济从业的工人,而是国有企业的工人。

  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不是交换带来的,因为交换也是人的劳动。劳动不能致富,是因为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剩余部分,被剥削者拿走了,剥削者没有给予劳动者参与再次分配的权力。

  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教育权、民主权(经济和政治权)、接受救助和养老权,也只有公有制才能得到保障。

  2、教育而不是屠杀干部,重建干部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检查30年来干部政策中的一系列问题,给予干部以自新的机会。让干部也享受到发展的红利,给予干部较好的经济待遇。让干部回到民间,按照群众的意愿和决定办事,建立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关系。把干部的选择权交给大众,从基层选拨任用干部。彻底改变现行的党校培训干部机制,把党校建立在工厂和田间,用学习来提高素质,用劳动来洗涤心身。

  朱元璋曾经把贪腐的官员诛杀后剐其皮置于朝堂之上,也没有阻止官员贪腐的前赴后继。慈禧曾经杀光了两江官员,也没能阻止大清的灭亡。文革踢开党委、砸碎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也没有导致国家崩溃,是因为有一支根植于人民的干部队伍存在。苏联垮台没有一个男儿出声,因为干部队伍垮掉了。大清和民国垮台,何尝又不是干部问题呢?

  正确的路线一旦确定,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句话的依然是真理。

  3、政策调整——把公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

  只有经济民主和经济平等,才能保证真正的政治民主民主和政治平等。大众能够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经济,也只能是公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其他经济只能跟老板有关。我们说资本主义政治权利就是经济权利就是这个道理。

  公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才是劳动致富的保障,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所在。只有有统一的经济基础,共产党才能说自己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其领导权才能不受挑战。

  4、在宪政上建立自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立真正的宪政

  宪政如果跟社会主义不兼容,就无法说明共和国颁布宪法的动机和意义。社会主义国家是宪政国家,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的国家,人民具有广泛的经济权和政治权,是完全的民主国家,所以是完全的宪政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紧密相联,只有共产党才把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其他政党没有社会主义理想,也不可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更不可能以社会主义为历史使命。

  多党竞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理想共同。当前的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的阶段,社会主义有随时灭亡的危险。选举只能解决内部矛盾,而不能解决敌对矛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实质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是违宪行为,应当受到宪法的制裁。

  本文写于2013年6月15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