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新起点
新文化、新起点
美国金融危机的猝然爆发,震惊世界,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灾难和经济动荡。特别是将自身绑在美国身上,视美国为首瞻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深受其害。那些曾经梦想着在世贸的大宴中共享歌舞升平的狂欢,在国门洞开的开放中实现“共赢”的大家们和食肉者们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世界在危机中颤抖。最大的受害者,那些被误导欺骗的善良人们开始从破碎的温梦中清醒过来。开始重新捡拾起曾被他们背叛和丢弃东西,寻找他们新的精神依托,而有识之士们则看到了世界新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契机。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在积极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和由其引发一系列的危机同时,有必要对世界和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和思考,对世界和中国的文化重新进行反思,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重塑新的文化。
首先,我们应对世界的主流文化进行反省,随着着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领引世界的西方主流资本文化的腐朽性、没落性、凶残性和欺骗性暴露无遗。西方世界在打碎了旧有的封建君主制度和旧有的宗教信仰之后,便迎来了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人民在摆脱封建制度和旧有宗教的桎梏后,又绑上了金钱资本和拜物教的枷锁。拜物教的狂沙泯灭了人性和人的尊严,淹没了人类文化曾有的辉煌。失去信仰的人类在精神文化的沙漠中行尸走肉般被物质和科技制造的幻影诱惑着、劳碌着、沉醉着、麻木着。文化的缺失和精神的腐朽使得那浮华和富丽的制度一天天腐朽着没落着。欧洲人开始从他们旧有的辉煌和尊贵的怀念中开始反思他们文化发展的轨迹,从新选择他们或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这预示资本主义世界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不可避免地将要到来。它将引领人类世界走向光明的正途。
世界新文化的重建需要重新在西方文化的发展链上找到新文化的承接点。我们把目光投向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洲大巨变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现象。
在资本、科技与传统君主制度和宗教较量中大获全胜之际,尼采出现了,他以羸弱之驱承接住正摇摇欲坠的西方传统文化,对西方传统文化进行行了追溯和反思,在承认上帝死了的前提下,为西方世界提出人的发展方向,即超人世界,警醒人类抛弃对物和资本的幻象,投身大地,在自然的阳光下,结出创造的的硕果。
与此同时有着强大生命活力俄罗斯的沙皇农奴制度在日益走向腐朽,各种变革思想和意识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广袤的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也把它带入了一个文化的鼎盛时期,一大批文学艺术家承接着这个世纪交替的文化创造和展望,他们同样面临传统宗教信仰危机下精神的虚无和沉坠,托尔斯泰和妥撕托耶夫斯基在忧虑中试图重新从上帝那里找到人类的救赎之路。临终前的托尔斯泰似乎看到商业资本、纵欲、战争、犬儒等这些魔女们正打扮成自由、民主和科学女神引诱人类走向迷途。危机重重的俄罗斯在一片混乱中由知行合一的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创造性擎起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文化大旗,为人类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西欧资本凭借它强大的实力在在整个西方甚至在世界各地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裹挟人民走向经济危机、动荡、冲突和战争,饱受创伤的欧洲人渴望着秩序,企盼他们救世主的降临。希特勒出现了,这个深暗尼采哲学和欧洲传统文化、具有高度敏感和领悟力与使命感的超世天才,试图以欧洲的统一,传统欧洲文化的复归和重建,来实现他的英雄梦幻。艺术家的狂妄和内在钢铁般的意志,使他贸然走向与其实力并不对称的战争之路。因此,他的失败不可避免,然而,他的失败使欧洲传统文化彻底走向衰败,而由资本引导的现代文化和文明以及由苏联引导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欧洲`或世界的两大主流文化,他们各自以其强大的的物质和军事实力向世界传播,大都想以此统治引领世界 。
到了上世纪后期随社会主义的衰败,资本文化进入他的鼎盛时期,一枝独大的资本文化开始象病菌般在世界疯狂传播,同时也把其自身固有的文化病毒,传倒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人类病了,世界病了。现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危机化、精神文化的荒漠化、人类的物化和渺小化。使人类处在怀旧中,渴望人性尊严的复归和传统文化的复归。此次由资本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由此带来世界经济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从迷醉清醒过来,他们在记忆中重新拾起曾被他们抛弃的东西。这预示一个大变革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左翼社会主义,尼采超人哲学、欧洲传统文化和英雄主义的复活。
中国历史悠久漫长,文化积淀丰厚,新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中国文化悠久而丰厚,这给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择性和可借鉴性。但同时由于漫长的儒、释、道一统天下的的封建文化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和意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中国封建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同化力,有人把这比喻为酱缸文化,我认为是有几分道理的。因此,中华要实现真正的复兴和崛起,需要一场彻底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运动,实现对封建文化最彻底的决裂。当然,我们需要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素,这需要辨别和寻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封建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民间草根文化。新文化的建设应建立在对主流文化的否定和对民间草根文化的提炼和升华的基础之上。文化革命同其他的革命一样,没有那么多的含情脉脉和温文尔雅,它意味着强力,意味着矫枉过正,意味着变革的阵痛。因为没有这种强力和阵痛,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
上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标志新文化建设的开始,也标志中华民族在世界意义上的崛起和腾飞的起点,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鲁迅是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他以手中的笔为手术刀,非常彻底和全面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展示出我们两千年封建文化的病理和病灶,把中国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传承五四的精神,后来的新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建设则为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和平环境中那封建文化的阴魂时常弥漫在共和国的上空和中国共产党内,并与外来的修正主义、资本主义遥相呼应。中国面临社会和文化的大倒退。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大革命不可避免发生了,这是一场秉承五四精神,超越文化时空的伟大的文化革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方面,我们释放出传统文化阴魂,使几十年的新文化建设成果和努力前功尽弃,走向倒退;另一方面,我们又把腐朽和没落的资本文化不加批判的作为楷模,这两种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文化倒退到清朝末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化状态,建国几十年的物质积累和文化建设被这两种毒性文化的戗害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人民深受其苦。时至今日,文革文化再次被人民重新提起,人民重新看清文革文化指出的道路才是中国人民应走的光明大道
如今中国和世界都同样面临着大变革,世界和中国文化都面临着重新选择和构建。科技的进步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但同时他们又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问题。在重塑世界和中国新文化同时,我们应找出这两种新文化的新起点和这两种新文化的交汇点。中国新文化建设的起点因放在鲁迅和毛泽东的文革,站在两位文化巨人的肩上,我们将看见一片美丽广袤的文化天地。代表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则重新拾起他们传统文化和尼采哲学,重新塑造西方文化的辉煌。最终,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发展在共产主义和毛泽东的文革文化交汇在一起,一同走向世界文化的大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