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宣言”海报被围攻背后的意识形态较量
电影《开罗宣言》还未上映,一张出现了毛泽东形象的海报就被海峡二岸的蒋朝遗民、蒋政权残余,以及中国社科院某副研究员这类心虚气短的蒋记民国爱好者——他们一般都会先自报家门:“理中客”——大肆嘲讽讨伐,俨然一瞬间找到了炸死共军过亿、胜利转进台湾的“国民革命”军的万丈豪情。其实,蒋遗民和民国粉们的聒噪是非常虚妄无稽的,抗战中国民党政府的表现如何、国民党蒋军的表现如何、国民党汉奸伪军的表现如何,根本不是败逃台澎金马的国民党党史馆的凭空捏造就能涂抹、粉饰的,单单乌有之乡这一地,就有大量确凿无误的文献予以揭露,故不在此重复。本文要着重阐述的,是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导和主力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在70年后被蒋政权遗民集中围攻的必然性,及其应对之策。
突发的“开罗宣言”海报围攻战背后的必然
从关哲的文章《对着海报大放厥评,他们真的在写影评吗?》一文,即可清楚了解:剧组从7月24日起,围绕该剧陆续发布了一些列海报,包括第一批的蒋宋与罗斯福会面的海报,而出现毛泽东形象的海报,则在8月14日作为至少是第四组海报中的一张正式发布。这中间,至少还有7月31日第二批的一张包括有蒋介石、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四人同在一个画面中的海报,8月10日第三批的包括宋氏三姐妹在内的两个批次的海报。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既然根本没有出席开罗会议的斯大林可以出现在第二批次的蒋、丘、罗、斯四人共存海报上,且并未引发蒋政权遗民们的嘲讽与讨伐,那么,为何第四批次海报中出现的毛泽东形象,会受到蒋朝遗民们的“特别招待”?
第二,关文中也特别指出,剧组在这张海报中白纸黑字地说明了“充分体现了《开罗宣言》从国际视角观察历史、以全人类的角度去尊重历史的立意和胸怀”的创作意图,也就是说,毛泽东作为中国抗战主力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当仁不让的头号领袖,其形象是贯穿于整个13年抗战的,是在1932年尚被国民党剿共军队团团围困于红都瑞金即公开对日宣战、誓言北上抗日的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代表形象,其形象根本不是蒋朝遗民们试图争夺的一个开罗会议与会资格所能完全涵盖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这一点,蒋遗民有什么资格来争呢?
而蒋遗民,恰恰在这第二点上,还真的就孜孜不倦地跟中华人民共和国、跟共产党、跟追随共产党毛泽东走的新中国人民争起来了!
我的印象中,对抗日战争的主导权的争夺,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普及而走向交锋高潮的,尤其在二战胜利60周年的2005年、北京奥运会的2008年、65周年的2010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2011年出现了四次大的交锋。随着这一两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上的抗战史较量又掀起了新的波澜。可以说,被特色改开激活,停止休眠的蒋朝遗民,赖以装扮“正统”、伪称“合法”的最大抓手,就是这个蒋政权所谓的抗战“伟业”,因为其别的历史,可谓彻头彻尾的秽史,龌龊不堪。比如从建党还没开始就沾上的帮派习气、建党之后的派系倾轧、长期受惠于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援助却歇斯底里反共恐红、31年918就被日本法西斯入侵却整整10年后才跟着美国假惺惺地对日宣战、党国副总裁公开叛国、百万国民党蒋军成建制投敌当汉奸、大肆侵吞贪污倒卖同盟国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援华物资发国难财、投敌叛国的国民党伪军摇身一变成了接收大员抗战英雄、“正统”合法联合国创始成员四大国领袖居然区区3年就败逃台澎金马至今反攻不克......等等等等,可谓劣迹斑斑。因此,蒋朝遗民们就果断地抓住抗战这个少许有些亮色的片段,大肆吹捧起蒋介石、蒋记国民党、蒋政权和蒋军的所谓光荣历史来了:
—— “比如在孟良崮,郝柏村当面向大陆官员表示,张灵甫是自杀的,不是被杀的,要(大陆)尊重历史、尊重一位抗日英雄。去年七七纪念日,在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郝柏村当着40多位中外记者的面高喊:‘抗战是蒋委员长领导的。’一位80后的台湾女记者回忆说,当时她感动得快掉下眼泪。”
—— 比如郝伯村办公室8月27日的声明稿称:“郝柏村身为抗战老兵,对于抗战历史有深刻了解......中共所呈现的抗战史并不正确,8年抗战是国民党领导的。”在台北接受BBC中文网採访时郝伯村明确表示:“中国大陆官方在抗战宣传上,把国民党和共产党相提并论,同称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不公道的说法”、“8年抗战是蒋委员长一人领导,没有第二个人”。
除郝柏村本人绝不会参加外,郝柏村也多次在与老朋友的聚会场合中,明确和许多军中袍泽表达希望大家勿参加此次阅兵。
—— 比如宋秉宪在国民党的外围报纸《旺报》上写道:“十多年前,一群台湾记者到西安出席‘西部大开发’研讨会,在距离会场10公里的地方,突遇交通管制,一问之下才知道,因为来了两名台湾高官,实施‘副总理’级维安警戒。而郝柏村到大陆多次,不但每次都是自费,而且都不要大陆官方迎送。”
“作为一位在职的上将,郝柏村曾经为了保卫台湾而赌上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位已经没有军衔的抗战老兵,他始终敢在大陆说出真相。由此可证,郝柏村真是国之上将!”
—— 比如《旺报》主笔室声称:“事实上在民国百年前后,大陆掀起过一阵民国风,是两岸题材戏剧最盛的时期。电视剧《我在1949,等你》、《回家》(大陆翻译《彼岸1949》)在大陆都颇受好评......台湾没把握住2008年到2012年的那股民国风潮,让热潮深化成两岸年轻世代的内在情感;如今大陆仍在许多戏剧上‘去国民党记忆’,若长此以往,类似《太平轮》这样的两岸历史连结,恐怕将随着时间,在下一代的两岸人心中永远石沉大海。”
—— 比如孙明扬在国民党的《中国时报》上宣称:“中华民国历来之风雨飘摇,以近日最甚。内有李登辉出卖灵魂,以求媚于日本复苏之军国主义;外有则中共无端挑衅,任意篡改中国近代史。”
“细数自民国肇建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内除国贼,外争国权’一直是国民革命的目标。然何其不幸,国贼不但不能除且日益滋大,国权不但不能争而有中共为患。此二者对我中华民国之伤害皆同,即为纂改我百年来筚路蓝缕之中华民国史。”
“同时,在海峡的对岸,却也仍在扭曲近代历史。近年来,马政府的执政下,两岸关系日益改善,然这并不能成为放纵中共任意纂改中国近代史/抗战史,而我方不予抗议的理由。”
“的确,近年来,中共已逐渐正视其过去所扭曲的近代史,尤其是对日抗战史。但北京从没有正式的承认过,真正代表整个中国领导八年对日浴血抗战的,是现在仍存在于台湾的中华民国。甚至到现在,一个公开宣示毛泽东参与开罗宣言的电影海报,中共的审批单位,还会让他通过。这又是什么样的史观?如果,当下的强势就代表正义,权力就代表真理,那和李登辉的史观又有何不同?”
“同时也要寄语参加中共九三大阅兵的各界朋友们,当你们看到那盛大的场面时,也请你们静下心来,审视心中那一把平衡的尺;用凝视歷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两岸的未来。”
2015年8月27日下午,在回答记者的完整提问“国民党前荣誉主席连战已经表示要参加9•3阅兵,他参加的理由是,重视抗战的历史意义,并且希望两岸关系能够维持和平发展。但是另一位曾经参加过抗战的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则表示不参加,理由是他对大陆呈现的抗战史还有质疑。对于这两位国民党退休高官就9•3阅兵的截然不同态度和参加意愿,请问有何看法?”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的完整回答是:
——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在战略上互相支援、互相配合,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军民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我们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我们欢迎台湾同胞参加有关纪念活动。”
而国民党中国时报的记者陈筑君,则将杨宇军的完整回答肢解为一句:“中国共產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在战略上互相支援、互相配合”。
如果说上述蒋遗民的振振有辞,源于1949年以来蒋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成功洗脑,源于2000年以来国民党偏安小朝廷配合台独本土势力的成功愚民,那么,跟在蒋遗民屁股后面妄议妄评《开罗会议》海报,忙不迭参与围攻共产党领袖和抗战史的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等等各路“理中客”们,则是改开30多年来主动放弃革命原则和是非观、主动丢弃舆论阵地、主动对历史心虚气短,试图通过讨好献媚、不谈政治、赚钱至上、一富遮百丑的自残式统战,来谋得所谓二岸和平发展机遇期这一错误指导思想下所结出的必然恶果。
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恢复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革命理论
蒋朝遗民一门心思在抗战问题上的落笔和纠缠,其实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一心剿共无心抗日的蒋介石、国民党、蒋匪军及其后代,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曾经被他们大肆屠杀的共产党人。正是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才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才避免了独夫民贼蒋介石丧命东北军西北军之手的可耻下场;也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科学分析并预言了抗战的整个走向,提出了正确的抗战路线、战略战术,坚决反击了蒋汪政权的失败主义、投降主义,也才有了如今能被蒋家家奴郝伯村之流念兹在兹的抗战“荣光”。
当然,我们非常清楚,至今仍抱着蒋家王朝的棺材活殉葬的蒋遗民,是绝对不会这么想的,他们始终认为“历史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他们有资格有各种的不服气——却始终不愿意面对这个历史的胜利者为什么不是“蒋公”及其党国、国军,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曾经也强势过、权力过的蒋政权和蒋军;他们始终认为“中华民国依旧存在,中共扭曲了中国近代史”,所以他们有资格摆出各种自命“正统”的道具,比如繁体字和民国纪年——却始终无法面对这个“正统”的“中华民国”连美国人都不承认的现实,更别说面对国民党的汉字简化史实了,他们连最基本的败逃结局都不愿意承认,至今仍在台澎金马的各种场合继续用“大捷转进”、“政府迁台”、“播迁台湾”来自欺欺人。
所以,要说到正确的历史观,蒋遗民是最没有资格讲这个话的。
但根本的问题不在蒋遗民和蒋政权的这个偏安小朝廷上,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在大陆自己。最有资格在两岸树立起正确历史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首先,蒋遗民和蒋政权残部借抗战历史来反攻倒算,可谓早已有之,为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应答却软弱无力、苍白八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错误的一国两制对台政策下造成的“欲言又止”、首鼠两端。以为不谈斗争历史、回避阶级矛盾、泯灭是非曲直,就能赢得蒋遗民的人心,殊不知,恰恰是这样一厢情愿地讨好姿态,造成了亲痛仇快的极其严重的后果。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从来都不是过去和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历史误会、党派恩怨,也不是一些“理中客”、骑墙派声称的所谓兄弟之争,而是决定着中国、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走向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殊死较量,是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拼死决战。一无所有的共产党人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被剥削、被压迫和被奴役的劳苦群众,经历了22年的浴血奋战、跨越了罕见的艰难险阻、付出了重大的流血牺牲,打败了无数的反动势力,才赢得了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起属于劳苦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无视共产党死里逃生、浴血奋战的历史,就必然会无视新中国建立的正义性、正当性、合法性,就必然会在讨好卖乖的对台工作中丧失立场、丧失原则、丧失底气、丧失胜利者的合法性!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家们如果要扭转上述被动局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重温自己走过的路,重温这个共和国是怎么得来的,重温当初4万万中国劳动人民所赋予的人民政权合法性究竟合法在什么地方。
其次,怎么能孤立地研究八年抗战的历史,并在迎合所谓统战的需要中,放弃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立场呢?30多年错误教育下造成的思想混乱,让今天的大陆社会似乎从上到下都以为国家的界限似乎模糊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警句和阶级斗争的方法论俨然成了无稽之谈的笑话,就像台湾岛一样,张口闭口的“包容、尊重”成了罔顾是非、颠倒黑白、美丑不分的通用遮羞布,甚至连忠诚与否、正义和反动都似乎成了可以任意曲解和抛弃的台词,因此,蒋遗民龙应台们可以无知整个中共建党的历史和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和国民党右派(而不是1927年后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即民革)斗争的本质,可以无知苦难深重一贫如洗的工农大众、出身豪门留洋海外的上层子弟为什么会义无返顾地投身彼时一无所有的中国共产党,可以无知身居国民党高官显位的中共党员为什么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危机四伏的地下战线,却理直气壮地大声质问:难道历史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吗?!难道共产党就手握真理吗?难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写的历史就是对的吗?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工作者,尤其是党史军史工作者,应当针锋相对地正告蒋遗民:历史当然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这个胜利,是正义的胜利、真理的胜利、公理的胜利,更是无产者的胜利、劳动人民的胜利、长久的胜利,而不是反动的胜利、暴政的胜利、独裁者的胜利、一时一事的胜利。如果连这点基本的是非观、辨证观、唯物史观和严厉驳斥的自信都没有,那么,龙应台这些蒋遗民们就有十二分的理由为畏罪自杀的纳粹德国头子希特勒叫屈,为南京大屠杀下的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喝彩,而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称之为“没有人性”,让全世界为和平和正义而英勇战斗的人们为自己的浴血奋战“还人民一个道歉”——这不是标准的混蛋逻辑么?!
再次,与蒋遗民和蒋政权残余所进行的文化交流,怎么能鼓吹所谓“抛弃争长短的旧思维”呢?马列主义的大量论述早就指出过,包括历史、文化、宗教在内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是由支撑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所决定和影响的。而现在,一些大陆的涉台学者,比如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的助理研究员陈桂清,就开始鼓吹所谓两岸文化交流抛弃争长短的旧思维的说辞,理由是认为“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份子,任何一方发展、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站在民族的高度,两岸中华文化不存在谁‘征服’谁、谁‘吞并’谁的问题,更不应为一时的意识形态之差、一时的政治利益之争‘较长短’,而应确立共存、共荣的长远理念,寻求合作,实现交融。”这种大而化之的两岸文化平等论,很容易迷惑一些人,一些一厢情愿以为文化没有阶级性的迂夫子。但残酷的现实显然没有迂夫子们风花雪月的那样浪漫。我们必须指出的是:
—— 两岸文化并非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份子,比如台湾岛上现如今已成主流的媚美文化、媚日文化、殖民地文化,都是非我族类的反动文化。去中国化在台湾岛的公然蔓延,赞美殖民主义的有恃无恐,剽窃中华文化而伪造出来的所谓“台湾本土文化”、“海洋文明”、“台语”,偷窃故宫博物院文物而在台北市外双溪建造伪称“台北故宫”的窝赃仓库,尤其是倒打一耙声称要状告故宫侵权的这些秽行,都不可能是中华文化的一份子,连中华文化的糟粕都算不上,就是些个非我族类的肮脏东西。
—— 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有不少糟粕。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强力荡涤了这些糟粕。比如养小妾、童养媳、卖淫嫖娼、青楼妓院、赌博算命、装神弄鬼、封建迷信、黑帮土匪、卖官鬻爵等等,而这些糟粕,恰恰无一例外地被蒋记国民党带到了台澎金马,寄生至今,比如三青团、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公娼军妓、政治黑金、色情泛滥、剥削压榨劳工、白色恐怖、数典忘祖、挟洋自重、认贼作父等等。因此,无视台湾社会的这些难以自清的文化垃圾,文艺范儿、大而无当地空洞赞美空泛的“中华文化”,不是幼稚就是滥情,而最终还是会归于幼稚。
—— 大陆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所倡导和推行的社会主义文化——绝非现如今在不择手段搞钱的猫论影响下搞出来的所谓特色文化——是来自于血与火的阶级斗争、阶级革命的大浪淘沙和严酷考验的,不仅具有政治的先进性,也具有思想的先进性、艺术的先进性和文化本身的先进性。如果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树立起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是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告诉台湾社会,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是你们必须靠拢、学习和改造的标杆,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的文化方向,是两岸中国人必须行走的正确的文化道路。
—— 将文化排除掉意识形态和政治利益的基因,这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认识论上的表现。陈桂清们显然是听进了蒋遗民的抱怨,而且想得太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根本无需去跟败逃台澎金马的蒋朝遗民争什么“长短”,回顾历史,恰恰是龙应台这些蒋遗文人试图在其笔下代言的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在1949年的历史风云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把国民党赶到了东南一隅的台湾岛,让其六十六年反攻大陆未遂。而最终完全彻底地解放台湾,不仅是包括吴石、朱谌之等为之献身的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目标,也应当是当下真正的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目标。所以,陈桂清和蒋遗民的所谓“征服”、“吞并”说,其实不过是偷换概念的无稽之谈,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包括政治、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等一切方面在内的解放台湾。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基因,大陆的涉台学者,尤其是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涉台学者,更有责任用清醒的头脑在涉台工作中转播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基因,而不是相反。
—— 社会主义文化,绝不可能跟资本主义文化在一国范围内实现所谓的“交融”。两者根本抵触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足以说明这种所谓共存共荣的臆想纯属政治变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天然地否定为人民币服务的文化;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文化,怎么可能用毒品和娼妓来招待劳动人民呢?而你要让一个靠家族政治交易登上权力顶峰的人去跟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不是一桩十足白痴的赔本生意么?!如果如陈桂清所畅想的,两岸的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和资本主义文化“融合”,那中情局就真的没有必要监听中国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因私赴美也不必担心据实填报党员身份了,华为公司作为一家中国私企,就更没有理由被美帝国以国家安全之由拒之门外了。因为你死我活的敌人都“融合”了,要么就是阶级消失、天下大同了。
主观弱化,甚至变相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以为开大门往西走就能八面玲珑、人畜无害,这不过是右倾机会主义者等政治立场动摇者、贪图享受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对“开罗宣言”海报的围攻,说白了仅仅是一场小小的战斗,一次突发的遭遇战。对比共济会的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精英统治家族在联姻结盟、称霸全球的政治目标上长达二百年的坚持,我们不能不对相比而言尚在幼年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家们心生担忧,担忧他们无法遏制住个人和家庭的私心,无法压抑他们有可能心血来潮在历史真相和原则问题上的某种“大度”姿态,无法抵御来自资本主义舆论场的攻心喊话和种种现实利益诱惑,进而抛弃政治忠诚、抛弃政治操守、抛弃价值标尺,最终变成第二个戈尔巴乔夫、第二个叶利钦。因此,既然提倡要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那我们就理所应当地赞同在历史、文化、宗教等上层建筑领域恢复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因为恰恰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才给我们带来了这三个自信,你或者换个别的不叫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名头也行,总之,就是要在明确社会主义政治属性的基础上,手段灵活而意志坚定地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基因的影响力,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继续赢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