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中国语境中的“左”和“右”

火烧 2006-09-1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当前语境下左右派的划分,指出‘右’代表自由民主主义,‘左’涵盖多种非主流思想。强调概念随历史和环境变化,反对用固定历史含义解读当前用法。

中国语境中的“左”和“右”
作者:知原

    中国现在的绝大多数网友和学者都是用“右”指称自由民主派,“左”指称“新左派”、“民族主义”、“新国家主义”、“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甚至还包括新儒家、新道家。

    但有部分人却非要用发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左”、“右”概念来说中国目前的这种左右划分是错误的,这些人是不了解概念是会随着历史、随着使用的环境而发生变化的。同样的概念,在古代与现代,在中国与外国,可能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我是根据中国当前的语境在解释“左”和“右”。“右”就是作为主流的自由民主主义,左则是众多的非主流思想。因此中国当前语境下的“左”、“右”概念就是主流和非主流的划分。

    那么为什么作为主流的自由民主主义会称为“右”呢?这是因为自由民主主义在毛泽东时期都被打作右派,邓时期也是这样。因此“右”的概念在当前的中国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概念,是对毛时期的右的概念的延续。“左”呢?则是一个针对性的概念,即针对当前的作为主流的“右”来说的。

    至于有人担心的,“照你这么搞,以后介绍某国政党就不要说这个是左派政党,那个是右派政党,就说这个是主流派政党,那个是非主流派政党,搞笑吗?可是你想过没有?主流、非主流几年就可以变一次,左派右派政党的划分却可以持续上百年!”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伪问题,我们读书、看报和思考问题时多注意一下词语的语境即可。我们现今的许多词的含义和古代是大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完全相反,我们难道看古书时非要用当前的含义去理解吗?中国的许多词的含义和外国的也不一样,难道我们看国外的书时非要用中国的含义去理解吗?

    幻想古今中外的所有词语的含义都完全一样的想法是荒唐的,是不符合人类语言发展的客观事实的。企图用词语的历史含义来规正当前的用语同样是荒唐,是典型的读书消化不良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