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日本核泄露事件或致中日关系走向新危机
此次日本核泄露事件或致中日关系走向新危机
一、事件背景
当地时间 3月11日14时46分 ,日本发生里氏8.8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 10公里 ,地震引发海啸及伤亡,据目前报道,已造成1600人死亡或失踪。
此事发生之后,众多国内网友,也都在表达了出于人道主义的生命关怀之余,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给力”的感受,因为毕竟日本这个曾经奉行过军国主义的民族,曾给整个中华大地带来过不可磨灭的伤痛。
但笔者却在关怀和“给力”之余,隐隐嗅到了一丝担忧。
这个担忧的关键,并不在于地震,而是在于12日新爆出的确切消息: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证实,福岛核电站1号反应堆出现微量核泄漏。
日本里氏8.8级强震造成该国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日本政府为此已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并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2日表示,因地震而自动停止运行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的辐射量升至正常值8倍以上,1号反应堆的中央控制室辐射量是正常值的1000倍。
为防止核反应堆容纳器内的气压上升导致破损,保安院下令东京电力公司释放反应堆容纳器的蒸气。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上午也对福岛第二核电站发布了“核能紧急事态宣言”。
菅直人下令,12日凌晨5时44分起,建议居民疏散避难的范围从第一核电站半径 3公里 以内扩至 10公里 。福岛县政府12日也要求以第二核电站为中心半径 3公里 之内的居民疏散。最新消息称,该县疏散避难者已达10万人
而12日16点传来的最新消息则称:
中央电视台援引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后,有4名工作人员受伤。
另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报道,刚刚传出爆炸声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反应堆建筑物外墙和屋顶被损毁。
法新社报道,日本当地电视台警告在刚刚发生爆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居民待在家中。
那么,我们将如何评估这次核泄漏事件呢?
首先,今天早些时候,安全保安院此前曾发布消息说该正门附近的辐射量是正常值的8倍,短时间内放射量急剧上升,说明核物质泄漏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其次,据共同社报道,这是日本首次宣布进入“原子能紧急状态”。而历史上,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并非一次,譬如1999年著名的“东海村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而这次,日本首次宣布进入“原子能紧急状态”,可见事件至少是要比东海村事件严峻得多的。
第三,日本已由撤离居民改为令居民呆在家中,由此来看此次核泄漏,或已有扩散至居民居住地的可能。在此次爆炸前,日本已令居民疏散,说明当地居民尚不需进行隔离,换言之也就是未被核污染。而爆炸后,已经有了核污染的隐患,故而必须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了。
虽然此次核泄漏事件尚在进行中,将来究竟能造成多严重的后果,目前尚未可知,但它必将是日本有史以来较为严重的核泄漏事件。也很可能将对日本在原子能利用的态度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此次核泄漏事件可能造成的结果
此次核泄漏事件很可能将对日本在原子能利用的态度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结果,极有可能导致日本舆论对原子能利用的反思甚至恐慌。
日本是一个领土狭窄、能源匮乏、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日本在明治维新,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之后,首先采取的策略就是对外的扩张和掠夺。而在二战后,日本由于各种束缚,开始发展原子能。
可以说,原子能已经常为了当今日本能源结构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日本又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在近年来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新活跃的背景下,以这次核泄漏事故为导火索的反思原子能思潮必将在日本重新爆发。而这次爆发,又必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第一既然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国家,那么对原子能的应用就很可能在这一次的核泄漏事件后被看作是极其错误的决定。因为震级高、烈度大的地震,已经确认会对现有的核电站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而导致核泄漏。而日本又是一个国土狭窄、人口密度极高的国家,一旦发生核泄漏事件,日本若如前苏联和美国一样长期大范围的进行隔离的话,势必将给日本的工业、农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而此后,日本很可能会在舆论上引导民众重新转而寻求如煤炭、石油、酒精、甲烷等常规能源的利用。这一政策的实行,则必将为日本加紧对中国的吸附和掠夺提供借口。
首先,我国将在专属经济区和钓鱼岛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压力
众所周知,我国在外交上由于一贯实行韬光养晦策略,目前在专属经济区和钓鱼岛的争夺上,已经落了下风。如果日本增加常规能源的利用,则势必会盯紧目前中日专属经济区中间线附近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700亿立方米以上、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3个台湾省的春晓、平湖、断桥、残雪等大型油气田。因为春晓油气田群不但是离日本本土最近的油气田群,也同时是日本控制力最强的区域。因为按照国际惯例,中日之间的大陆架应以冲绳海沟为界进行划分,而正是因为日方对海沟以西、中间线以东的区域的实际控制,才导致了目前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如果日本因对原子能利用的重新反思而急于攫取常规能源,则我国势必会在专属经济区和钓鱼岛的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
其次,我国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必将更加被动。
事实上,从日本二战失败后撤离台湾开始,日本就从未放弃过对台湾的影响和暗中操控。据70年代台湾的老保钓人士 叶先扬 先生回忆:战后的台湾,就有许多日本人隐姓埋名改称“台湾人”。可以说,几十年内,许多日本人不但一如既往的影响着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经济、法律,而且也在台独势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日本及其清楚,通过中东北非地区进口的石油,必然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如果任由台湾海峡被中国钳制,则日本的能源安全将受到巨大的威胁。所以,无论美国的态度如何变,日本对台湾的态度,绝对是倾向分裂中国、并长期制造台独和两岸对立情绪的。
其实就目前来讲无论是日方对我国东海测量浮标的破坏、还是将日本国民的户口迁移至钓鱼岛,都是对中方态度的试探,还远远未达到争端。但如果日本加大对常规能源的利用,则必然会进一步触碰我国的底线。
如果我国进一步退让,则结果必然是面子上丧权辱国,叫世界看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笑话;里子上割地赔款,丧失对东海的开发权,使国内进一步陷入能源危机,推动油价进一步上涨。此后,西方将再一次腆着脸炒作中国威胁论,加紧对中国的分裂、颠覆和合围。最终肢解中国、奴役中华民族。
如果我国采取响应的应对措施,则极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虽然这很可能成为东亚的火药桶,从而使我国在“和平崛起”的战略上受阻。但须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从来都是血肉横飞而非温文尔雅的,即便你并无害人之意,但任何一个已经在瓜分世界的晚宴上大快朵颐几十年的老牌,都不会轻易的将哪怕是残羹冷炙给予他人。所以,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我们都不应再对美国及其操控的日本抱有任何幻想,在霸权面前崛起,就永远不要幻想什么“和平”。只要中国共产党能坚决贯彻吴邦国委员长的讲话精神,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实现党群一体化、实现五有社会、实现四大自由,我们就能像在毛泽东时代一样,在国际上从容面对任何危机、任何敌人。
2、此次核泄漏事件将使日本菅直人政府将进一步遭遇民意危机,日本鹰派极有可能趁势上台。
因为日本政党制度和日本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陷,可以说,日本的政局历来是非常不稳定的。自公元1885年,伊藤博文废除太政官制,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起,至菅直人当选,总共换了61位首相,历经94任。每位首相平均任期2年,而自2006年小泉纯一郎下台后,日本首相的更换则更加频繁,几乎是一年一届。菅直人的前任鸠山由纪夫则只有短短8个月左右的任期。可见当今日本的政坛,时刻出于动荡阶段。
事实上,正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女儿、国会议员田中真 纪子 女士所言:“和其他国家一样,日本政治也是政党政治,但不同的是,在日本,政党政治的表现形式是派阀政治。”
日本自二战后以来,为了对抗当时广受欢迎的日本左翼政党“社会党”和“共产党”,故而在美国操纵下,由两个保守自由主义政党自由党和日本民主党合并产生了“日本自由民主党”。而自在1955年组成日本第一个保守政府,从而占得政府中大多数议席。直到1993年因美国对日本制造经济危机败选为止,自民党保持了长达38年的一党独大制。
而即便如此,将自民党拉下马的日本新党的细川护熙和日本新党的羽田孜也并不好过,纷纷在只有六个月和两个月的任期后下台。虽然随后日本左翼的社会党领袖、日本历史上继细川护熙之后第二位以首相身份向二战亚洲受害国口头道歉的政治家、现任日本日中友好协会名誉顾问、日本湖南之友会、日本湖南人会特别顾问的村山富市的上台挽回了左翼政党的败局,但仍旧不免在两年后再次被自民党夺回主导权。
从历史沿革来看,日本的自民党,历来奉行的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政策。而且,自民党的背后,有着极为深刻的亲美背景。
可以说,日本自二战后的几十年的政治动荡,正是美国在背后玩弄的体现。在这几十年中,不但日本的左翼政党备受打压,而且但凡对华亲善的首相和内阁成员,其政治生涯都难得善终。
而自09年8月再次将自民党拉下马的民主党,正是一个对内主张主张在着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外主张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营造和平、自由和公开的国际环境。在双边关系中主张优先考虑与美国的同盟,并努力培养与中国、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友好互信关系的政党。
此届日本的首相菅直人,更是文革时期,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红卫兵的领袖。1986年,菅直人请在东工大留学的中国学生吃饭。他带来了一大群混得很惨的日本红卫兵。这些日本红卫兵哥们都坚持认为文革有意义。席间他们大唱文革歌曲。他们绝大多数都不会中文,可用中文唱文革歌曲都是字正腔圆,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菅直人至今,早已脱去了纯真,在日本政坛中学会了油滑,但其对官僚主义的痛恨始终没有改变。并且对西方的反思,也没有变,2005年10月,菅直人曾在西方记者面前批评小泉纯一郎政府在外交政策上过于崇美。他说:“如果我当日本首相,就要脱美入亚,更加重视和中国、韩国以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据台湾今日新闻报道,菅直人的政治立场长期亲中,他本人也在东京工业大学演讲时公开表明“反对台湾独立”。
可以说,像菅直人这样的民主党首相,按照战后日本的政治传统,是难以长久的。事实上其上任,民主党的鸠山由纪夫也确只仅仅执政8个月左右。而今年,菅直人也因“任人唯亲”等原因,其内阁支持率一度跌至16%,同时自民党的支持率已上升至26%。而被认为是菅直人政权核心人物的外相前原诚司本月6日因接受违法政治资金提出辞职。所以说,菅直人的地位,早在震前,就已摇摇欲坠。而如果这场地震,一旦菅直人处理不当,其竞争对手自民党,必然重新上台。
如果考虑到之前我们分析的日本能源问题,则日本自民党上台后,必然是亲美势力、极右势力联合执政,自小泉纯一郎之后第二位参拜靖国神社的总裁谷垣祯一则极有可能上位。
国际关系波云诡谲,中国之路,究竟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