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金春明谈“文革”的定义

火烧 2007-01-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金春明对文革定义进行解读,强调其特殊性与历史背景,指出当前文革研究不足,呼吁系统性学术探讨,突出文革定义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金春明谈“文革”的定义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6-12/31/content_5551541.htm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针对他给“文革”下的定义,做了说明:

   我在《“文化大革命”史稿》一书中对“文革”做了如下定义:“文化大革命”是由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以所谓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为革命对象的,采取“四大”方法动员亿万群众参与的,以反修防修巩固红色江山为神圣目标的一场矛盾错综复杂的大规模的长时期的特殊政治运动。

   给“文化大革命”作这样一种界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有助于说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来龙去脉。“文化大革命”并不是平地生风的,而是1957年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各项政治运动的总汇和最高潮。正是那些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为“文化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准备。第二,可以更好地显示“文化大革命”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内乱的独特性。例如特殊的领导,特殊的理论,特殊的目标,特殊的对象,特殊的方式,特大的规模,特长的时间等。第三,有益于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种繁纷复杂的事物和事件。

   我认为,目前“文革”史研究是不够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非常重要,但是“决议”是个政治决议,十年只讲了几千字,这肯定是不够的。学术需要系统探究,可现在内地出版的以“文革”命名的专门史,只有6本书。这是同这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么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是远远不相称的。(黄月平 《北京日报》12.1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