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仰救赎的社会
没有信仰救赎的社会?
“人类很可能毫无救赎的希望。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救赎信仰终结之后,我们无法得知未来会出现何种信仰,只能等待。但除了听天由命之外,难道别无其他吗?说不定会有传统宗教复兴,致力解决知识社会中个人的需求与问题。现在美国不断激增的莫名教派与聚会就是一个象征。伊斯兰世界的年轻一辈现在都狂热信奉基本教义,如退到40年前,他们应该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摘自[美]德鲁克著《后资本主义社会》
处在最发达国家的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对人类社会的信仰危机提出了警示。他认为“人类很可能毫无救赎的希望。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救赎信仰终结之后,我们无法得知未来会出现何种信仰,只能等待。但除了听天由命之外,难道别无其他吗?说不定会有传统宗教复兴,致力解决知识社会中个人的需求与问题。现在美国不断激增的莫名教派与聚会就是一个象征。伊斯兰世界的年轻一辈现在都狂热信奉基本教义,如退到40年前,他们应该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
我不敢说这是德鲁克的无病呻吟、杞人忧天,但很难能使大部分认同。作为坐在豪华办公室内吃饱没事干有空写点东西的生活优裕的人物,他对信仰的观察即使尽其全力,也不能代表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全部。他无法观察到如中东、非洲、中美洲等地大量国家信仰的真实状况。他所说的信仰危机,其实本身就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所表现的后资本主义(以前列宁称其为帝国主义)的信仰迷失。
信仰是不依附于财富的,历史证明,贫穷可能更使人信仰坚定。富人有富人的信仰救赎方式,穷人有穷人的信仰救赎方式。富人信仰救赎失败,并不一定说明穷人的信仰救赎就失败。富人的信仰与穷人的信仰是不相关的。有钱有权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一般是贫瘠,而贫苦大众的内心精神世界是缤纷多彩。可能富贵人的精神追求是为了扩张自己的价值理想,而贫穷人的精神追求则真的是为了救赎。
所以,德鲁克的社会救赎已终结的叹息,是发达国家中产阶级以上阶层的叹息。而人富了以后,必须有信仰的重新定位。穷人时乞求的理想成为现实后,必须需要有新的适合这时状态的信仰来代替。相信德鲁克本人及其家族在德国时,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近乎哀叹的消极信仰。
现在的国人,有一些富贵了或有钱了或有权了,信仰也在变化,等到中国富到一定份上,一定也有德鲁克式的专家出现,讲诉其哀鸣。但现在不行。现在中国还处在发展中,八成的人还为生存环境作斗争,没有时间诉求精神上的奢侈,更没时间诉求政治上的价值。现在真正信仰迷失的是国内或富或贵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有反社会情节的人、坏人、道德沦丧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属于中山狼式的部分不道德的公务员们,拿着国家钱还大骂国人、崇洋媚外、相信西方胜于爹娘的无良官员们。这小部分人确实信仰迷失的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物质基础是谁给他打下的。没有国家和人民给你这样的物质条件,你有什么能力还奢侈地谈精神升华?
没有国人信仰的社会主义,中国广大农民会有今天的生活吗?会有今天没有农业税的税收制度吗?没有新中国,西藏的十万农奴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信仰迷失的人,在国内是有的,但不是主流,但这些人影响力很大,因为他们都是或富或贵或有知识的人。先前西方的别有具心的人,拿人权说中国;前一段时间拿什么超主权国家说中东;现在又拿出信仰救赎终结,影响国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样的文章还成为国内畅销书。奇怪,我国什么样的人能有时间有精力认真看这样的垃圾理论书?一定是有知识且有钱且有权的人,这样的人有多少呢?没有多少,只不过其左右了大部分社会的舆论而已。
我平常也挺喜欢看德鲁克关于管理方面的著作,但自从看了其有关国家、政治的论述后,我有两个结论:一是,专家不要谈国事,专家误国;二是,名人不要被利用,被利用危害更大。
让德鲁克们的社会信仰终结论见鬼去吧。我们还要为我们自己生存得丰富多彩而努力上进。(乐正公)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