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央企为什么反对《工资条例》?

火烧 2010-06-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央企反对工资条例的深层原因,分析其与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制度等的关系,并质疑资本撤离与政策影响的关联。
在不少地方纷纷调整最低工资声中,题为《工资条例遭垄断行业极力反对年内恐难出台》的报道所传达出的“无论是企业家、工人还是学者对《工资条例》的可行性都表示疑虑;参与该条例制定讨论的学者甚至透露,由于阻碍重重,《工资条例》即使进展再快,也难以在年内出台”之信息,似乎在告知国人,央企是阻碍普通职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罪魁祸首”。然吊诡的是,在近段时间以来的讨论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时,央企是遭到了众多主流经济学者、精英们猛烈抨击的,甚至还有一些人士认为,造成中国今天贫富巨大差距的根源在于央企。可既然如此,央企又为什么要反对《工资条例》的出台呢?

  迄今为止,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除了少数外企(主要是金融类)、私企\民企的职工分享到了企业一些成长的果实外,恐怕绝大多数企业的职工并没有分享到;因此,不论怎么说,央企反对《工资条例》的出台都让人不可思议。所以,这所谓的“反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不是借此反对《劳动合同法》的一种延续呢?

  因为,不论是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后,还是面对着《工资条例》的出台,或是面对着使人震惊的富士康“连跳门”、以及佛山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厂、北京现代汽车零部件厂和河南平顶山棉纺集团的工人罢工,一个声音是很响亮的----资本撤离中国。而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号称是中国“良知”、“主流经济学家”、“精英”们的声音又似乎是最响的,担忧中国失去所谓的什么成本优势,进而失去“世界工厂”之声是此起彼伏,仿佛天将塌陷一般。有意思的是,此时此刻,“接轨”、“惯例”、“普世价值”消遁了。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自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众多已公布的数据显示,外资并没有大规模的撤离中国。不是吗?

  而反过来说,既然央企职工工资高,劳保、福利等待遇好,《工资条例》是否出台根本无关其痛痒呢?除非《工资条例》是为了阻止企业职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显然,这不仅与《工资条例》立法宗旨不否,也与党和政府的让国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尊严有幸福的生活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相对立。那么,号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子”的央企,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工资条例》的出台呢?

  或许,问题还是出在了《劳动合同法》中的有关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试用期最低工资等条款和劳务派遣等条款上。换句话说,一些央企或国营控股企业好不容易、甚至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与外企、私企\民企在劳务派遣等用工方面接了轨,《工资条例》的出台,无疑是把这个“轨”给彻底拆除了,因而反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吧。

  由此来看,这是不是在反证着《劳动合同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并没有在某些外企,港台资企业、私企\民企中得到较好的贯彻和执行呢?劳动执法部门的监管也是不到位、缺位,甚至是熟视无睹的呢?因此也就有了“无论是企业家、工人还是学者对《工资条例》的可行性都表示疑虑”了,这个疑虑的背后诉说着的难道不是《劳动合同法》都没较好的落到实处,《工资条例》又会得到落实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