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锁心玉》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两种不同的社会塑造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但是鄙人以为,所谓影视传媒,在当今这个以娱乐视听主导影响和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工具——编剧们编出故事让观众感动着,正如广告不停播放吸引着观众去进行消费一样,其中之是耶?非耶?孰能道清?
从1995年古天乐版《寻秦记》到前几年的《穿越时空的爱恋》,从2010开年的《神话》到今年开年的《宫锁心玉》——穿越剧,以及穿越题材,捧着“历史”的招牌在荧幕上越来越流行,从秦朝到楚汉,从秦始皇到刘邦项羽;从明朝到清朝,从朱元璋到康熙雍正——俺们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人物都被穿越了个遍,什么易小川,项少龙,小玩子,晴川这些21世纪的少男少女也可以在荧幕上过一把跑到古代去体验戏耍千古一帝的乐趣,去YY和项羽、朱允炆、八阿哥、雍正等风流皇子谈情说爱的快感——然后赢得无数电视荧幕钱观众和青少年的眼泪和收视率,然后似乎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国的历史。
1963年底毛主席曾经说当时中国的文艺部早已沦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现在社会主流早已批判主席此话为“毛左思想“,但许多当今真正关心国家民族的文化精英们开始逐渐反思“在穿越剧,清宫戏,《还珠格格》满天飞的今天,广大青少年对历史缺乏兴趣,但却认为荧幕上的东西讲的就是历史”——昨夜凌晨3点,鄙人熬灯弄眼终于看完了《宫锁心玉》,不久前全部看完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编剧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两部电视剧都堪称精制,但一部书,电影或者电视剧真正之灵魂——思想,这才是最最核心的东西。
但这两部电视剧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却如此不同。
在市场经济权贵资本恶性膨胀,人欲无比泛滥的今日中国,上至几千万共产党员,下至13亿人民大众,都已经失去了主流信仰以及价值观,而电视则极大的充当了无数人的精神以及心灵安慰——但,你得到的贝壳还是毒药?
大概是秦朝楚汉以及明朝都穿越过了的原因吧,中国第一部穿越到清朝的电视剧《宫锁心玉》作为2011年央视八套开年大戏播出了,我终于伴随着晴川、八阿哥、四阿哥(雍正)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欲罢不了,藕断丝连,恩恩怨怨,爱恨情仇,把我也整纠结惨了——终于结局还算好,八阿哥和晴川又从封建专制的满清王朝穿越到三百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21世纪市场经济的中国。然而现代的生活还是不如三百年北京紫禁城的那段生活更值得他们留恋和记忆。
——帝王将相特权思想+小资思想+个人小集团利益思想构成了这部电视剧的主题,《宫锁心玉》以中国历史上康熙末年“九子夺嫡”为背景,以“穿越女生”晴川为主线,戏说地讲诉了以“太子党”胤礽,“四爷党”胤禛,“八爷党”胤禩,九皇子-胤禟,“十四皇子”-胤祯以及“十皇子”胤誐等等,或合纵,或连横,或钩心,或斗角,为了争夺北京紫禁城乾清宫正殿的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椅,与后宫,宦官,外戚等势力勾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耍尽心机,使尽权谋,演绎出了一出出的故事,兄弟骨肉悖离,后宫美人心计。
看的我胆战心惊,看的我后背冒汗——男人们为了权势地位金钱无毒不用,无计不使。女人们为了后宫得宠,荣华富贵和那一份女人天生特优的虚荣,更是个个心如蛇蝎,耍尽了心计手腕,不仅丈夫,就连儿子也成为她们利用的工具。
不要说他们活的累,我这个观众看的都累——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唐宋走向了盛世的顶峰,到了朱明和满清以后逐渐日益走向专制独裁,没有丝毫民主,锦衣卫、八股文、东西厂、圈地剃发易服、文字狱——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清从1368年——1911年正好五个半世纪,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此期间被西方列强远远甩到了后头。
下面我想点评下剧中人物:
最自以为是的女人——晴川;由“内地四小花旦”之首杨幂主演,当然编剧们的想象是无比丰富的,堂堂雍亲王,八阿哥和皇太子都围着这个标新立异的女生打转转,而一代圣君康熙爷也被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生搞的是头昏脑胀。当然人们是善良的,她想用亲情友情和爱情打动她身边的这些皇亲国戚,阿哥和格格们,时而和雍正(还没上台)纠结起了,时而又和八阿哥纠缠不清了,时而又和这个娘娘那个太后拉拉家常,当然,在那个皇权无比压抑的北京紫禁城里,她确实如同一股温暖和熙春风一般飘到了那里,晴川可谓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路人见了打铺盖——什么康熙爷,什么八阿哥,什么皇太子,什么四阿哥,什么年羹尧,都被她哄的团团转。然而终于她还是发现自己改变不了历史,还是避免不了皇权的倾轧。终于雍正上台后要强娶她,她只好回到了现代,当然,八阿哥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回去了,真奇怪。
当然晴川不是毕梦野,我要回到清朝,中国就不会有后来的鸦片战争,更不会有甲午战争和痛苦的中国近代史,不管是谁当皇帝,雍正也好,八阿哥也罢,都是在专制体制之下的统治者,他们都和其父康熙一样,最多也只能缔造一个农业社会发展到顶峰后盛极而衰后的“康乾盛世”的回光返照,而断然不会像与他们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和拿破仑一样,为中华民族带来任何的新纪元。
最痴情悲情的女人——素颜;她,色艺双绝;她,痴情不悔;她,善解人意;她,为爱执着固执。在我看来她是整部剧中活的最辛苦的一个女人,因为她自始至终都只是雍正手中的一个工具的而已,很难说雍正从来没有爱过她,也很难说雍正从来没有对她产生过任何感情,但她却一次又一次地受伤被欺骗,雍正爱上了晴川,雍正只是利用她为自己的皇权做铺垫。而剧中却不断渲染这种行为合法性,而美丽的素颜姑娘却为一个“情”字所困(当然面对雍正这种标准的官二代放在哪个时代女人都要疯狂),她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人生的理想都放在了雍正手中,一如当今社会的许多女人想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放在“富二代”“大款”手里一样。
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悲之处,她为了爱情而执着,她为了爱情与命运作抗争,换来的却是雍正的移情别恋,然后她丧心病狂了,要挟持晴川去同归于尽,最后当然跳下了城墙竟然没死(我没去过紫禁城,所以不知道那里有多高)——最后顾晓春(后来的年羹尧)救了她,她依旧不死心,又开了畅春楼吸引她心爱的四阿哥,即便面对十四阿哥的倾慕她也无动于衷,最后她终于如愿以偿了,逼死了雍正的正室金枝(重臣隆科多的干女儿),在她的心机和手腕的帮助下,雍正终于经过重重困难登上了紫禁城的宝座,铁腕镇压了以八阿哥为首的反对派,牢牢坐稳了十三年的皇位。
然而——落花有意随流水 流水无心恋落花,当雍亲王正式成为雍正皇帝后,她的利用价值便消失了,雍正从此开始冷落她,因为他们之间,从来就只是利益关系,望着宫殿外的一池春水,素颜皇后开始惆怅了,真可谓“红颜易老,好景不再”——经历了无数的算计和内心的痛苦失落,经历了水与火一般的爱恨情仇,经历了对爱情几近失去理智自残般的追逐,经历了无数生离死别,最后她得来的却只是宛如那坤宁宫外一池春水般东逝去的红颜,徒留下一阵惆怅。
最可悲可叹的女人——僖嫔娘娘:正所谓“机关算计太聪明,反算掉了卿卿性命",她的下场比王熙凤还惨。这个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艳绝后宫的女人,其心毒如蛇蝎,其器量窄如杯具,从头到尾都是耍尽心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算计、收买、利用、暗算无所不用其极,对自己极度痴情的男人,她果断抛弃,(当然古今中外,无论什么时代,没权没势的男人多半会遭此种命运)后来痴情于她的男人为了她竟然入宫当了太监,她把他当狗一样使唤(做男人不能做到这份儿上啊),为了自身利益,她在剧中初中期受宠于康熙的时候,在皇太子、四阿哥、八阿哥等势力集团中见缝穿针,在后宫没有硝烟的床上战争中屡屡占据上风。
然而正如20世纪“五四”以来的新女性所总结的那样:“依附于男人的爱情注定不能长久”——只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整部剧中僖嫔床榻上的对手就只有德妃和良妃两人而已,都是婆婆级别的了,年轻貌美性感多娇的实在找不到第二个,和《美人心计》《母仪天下》大汉后宫美人成群不同的是,堂堂康熙皇帝的后宫确实找不到几个美艳非凡的。不知道是清朝的服饰不如汉唐还是什么的缘故吧,经过民国改装前的旗袍总是显得那么肥大不美观,所以才造成僖嫔娘娘长期一枝独秀,但往后她却逐渐失宠了,尤其是八阿哥生母良妃娘娘出来以后,而她可悲的命运,就始于她服用催生瓦之后,她那满头秀发便脱落了,于是小顺子为了她,夜袭宫女为她制作假发,但一个意外的事件使康熙看到了她的假发——就这样,这个为了获得康熙宠幸费尽心机的女人,仅仅因为服用催生瓦导致头发脱落失宠,从此就被打入了冷宫。再不见天日,后来又被素颜陷害,挟持晴川后为八阿哥所杀,可怜一代红颜,命陨紫禁城。
最率情的皇子——八阿哥胤禩:由身价上亿的“富二代”冯绍峰主演,他不但在剧中和杨幂天翻地覆的谈了一场恋爱,《宫》剧收工后他和杨幂也正式面对媒体和公众,在21世纪继续他们的恋爱,这个时代变化真快,释小龙和超女何洁谈恋爱,“蜂蜜”恋也正式出台,宋祖德天天搞怪。
好了言归正传继续谈片中的八阿哥,他集合了太子仁厚的优点和老四的做事风格,既有雍正的果敢又有太子的仁慈宽厚,他时常被晴川玩弄,好几次弄的他痛不欲生,胸口剧痛,哭天喊地,要死要活(我就奇怪这样的人如何继承大统),但是我们的编剧赋予了八阿哥所有优秀21世纪中国“富二代”的特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俊俏的如同伪娘般的外表,还有标准的身段,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追女生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居然在18世纪就如此奔放,实在令我等生活在21世纪连一场恋爱都没谈过的男生汗颜。
而作为“九子夺嫡”系列当中势力最为强劲的一支,八爷党一直是雍正的眼中钉肉中刺,康熙N多次都有传位于他的意图,在朝中威望甚高——但是他缺乏老四的心机和手腕,尤其是认识晴川之后,那种政治斗争的妇人之仁就越发显得明显,当然剧中的八阿哥并没显示出有多少政治头脑,只见他和晴川老四的感情对手戏演了一场又一场,哎,纠结了无数回,为了一个女生,人都要被整疯了,终于,因为他的身世以及自身的一系列因素,在这次中国历史上空前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八爷党遭到了雍正党毁灭性的打击。历史上的八阿哥,在雍正即位后背折磨致死。在剧中,最后回到现代和晴川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成王败寇——中国历史和中国人一向认定的真理。
城府极深,铁腕锻造的极品男人——雍正:九子夺嫡中最核心的力量,剧中的雍正演绎的极其到位,对于他来说,他的事业——夺取皇位就是他人生最核心的目标,在这个伟大目标的指引下,无论是父子,女人,母后,兄弟,亲友,都服务于他这个目标之下,我不知道他的性格为何天生如此冷血,我不知道为什么除了皇位其他东西他为什么那么忽视。面对素颜,一个愿意为他出生入死,舍弃一切的女人,他不冷不热,他从不多让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的心田,而任由她在惊涛骇浪中担惊受怕;只有晴川,她如同一缕短暂明媚的春光一般,缓缓地融化着他那颗结冰的心。为了这个女人,他也几近疯狂(看来男人都是在用下半身思考),后来,当他看到晴川和老八走在一起,他内心对权力和女人征服的那种欲望就愈发膨胀了。最终,经历了重重磨难,经历了几乎跨越人性底线的重重考验之后,雍亲王终于成了雍正皇帝——开始了他十三年殚精竭虑的皇帝生涯,同为男人,我佩服他,佩服他胸有大志,为了目标抵制住情感,亲情的拖累,即位之后一举扭转了康熙末年的重重弊端——可以说雍正之治是衔接康乾盛世最为关键的一个枢纽,没有雍正皇帝上台之后那一系列,一条条彪炳千古的改革,为中国的赋税史,田亩史,经济改革发展史和当代历史教科书上留下了一条又一条经典的名称:“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养廉银”“改土归流”“设立军机处”——短短十三年迅猛的改革,一举扭转康熙末年的弊政,为未来大清王朝鼎盛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雍正就没有完整的长达100多年的“康乾盛世”,如果没有雍正,清朝前期最多就和明朝一样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康熙之治”之后变提前走向衰落——但是最终,他的FANS晴川,却嫁给了他最大的对手老八,最终,这次偶像粉丝恋也没能走到最后。但是,登上了皇位,父子,兄弟,还有爱情,这些代价太大,勤政过度十三过后,不到60岁的雍正就英年早逝——虽然他使得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他未能打开国门看世界,也未能使得中国从此走向海洋,但正是这位“改革皇帝”一系列疾风暴雨的举措,把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的推向了顶峰,无论后世如何评说,他无愧于一个真男儿和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
最厚道的皇位继承人——皇太子胤礽:他为人厚道,热情,没有心眼——我们中国人民一向是善良的,毕梦野更是如此,正是那一部部电视剧,那一部部宫廷剧,以及结合现实让他痛苦地看到了,越是宅心仁厚的人,越在现实和权力的争斗中吃亏上当,被人宰割。大阿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好孩子,好青年,却不幸出生在了帝王家,他厌倦了权力的争夺,争江山,争女人,相互倾轧——但在那重重陷阱的紫禁城里,宁愿做一个心黑手辣的坏人,也不能做一个心慈手软的好人,而生在帝王家,更是骨肉相残。“玄武门”“靖难之役”——这些前朝血淋淋的一切,都预示着这位秉性仁厚的皇太子将成为皇权倾轧的牺牲品。最红,圈禁宗人府终生成为他的最终归宿。而被他叫做“仙姑”的晴川,也短暂地改变了他那不自信坎坷不平的人生。
这部电视剧出现的人物还有许许多多,但这三男三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文艺总是随人打扮,随人评说——或许真实历史上的“九子夺嫡”,没有电视剧上演绎的那些至纯至善至美的爱情,但其倾轧必定更胜于其,所谓民间的“亲兄弟明算账”。所谓的“朝堂无父子”,为了利益,连民间的亲兄弟亦有睨于墙,人性总是朝着向恶方向的趋势要胜过朝向善,在诸位阿哥中,最为才华的无非老四(后来的雍正),老八,老十四三位而已,但我终于看破了这一切悲剧的根源——那就是封建集权人治体制。
在这种独裁专制的体制之下,普天之下的男男女女,丝毫没有商品和生产单位的所有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仅仅为了博得皇帝一笑生存下去,后宫无数佳人不得不使尽招数玩弄“美人心计”,这当中,有喜剧,有戏剧,但更多的都是悲剧和血泪——你可以采用种种手段踩在脚下,你可以使尽心计博得皇帝夜夜留宿,但你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产下龙子龙孙,你更不能保证你能够红颜永驻,到头来只是落的个林妹妹一般“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当然更多的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留落花”——哪怕你一朝再得宠,再得势,作为一个女人,你总有年老色衰的那一天,而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他却觉得“家花哪儿有野花香”——下下江南,调戏调戏夏雨荷,今日留宿景秀宫,明日便驻足永寿宫——天子这般极品男人更是心性捉摸不定,他既可以把你当夜明珠和美玉一般珍藏,又可以把你当一朵即将焉落的野花一般随意践踏——怪说不得鲁迅先生读二十四史竟然读出了“吃人”二字!
因为早在中世纪,英国就有“牧民的小屋,风可以吹进,雨可以打进,国王不能进”——2010年版的《新罗宾汉》把13世纪初英国就开始进行的自由、民主和强权的抗争演绎的淋漓尽致,遗憾的是,中国直到2007年才开始颁布《物权法》,我们看到的是追求自由独立和幸福的西方女人,我们看到的是洋溢着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的西方男人。
而时至今日,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电视荧幕上为何还不停播放歌颂封建满清王朝皇权独裁的影视剧?近代——当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蕞尔小国在全球肆意进行殖民贸易时,我们还依旧做着“天朝上邦”的美梦。
如果说明末内阁“票拟”稍具宪政特制,那么满清入关彻底打断了中国近代化民主历程,所谓的“满洲议政王”制度形同虚设,所谓的南书房,军机处,都是一家独大,一姓独大,所以才会有“九子夺嫡”,你是立长还是立贤?如果长子是头猪?你难道还不立贤?如果你冒天下祖宗之大不韪立贤,你又何能避免诸王篡逆?你和能保证人治社会“人亡政息”“人走茶凉”悲剧往复重演?——事实上,直到1840年以前,我们中华名族,尤其是满清那些自以为是的统治者并没有摸索出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良性体制和规范来弥补。
最近研究表明,所谓“康乾盛世”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素——碰巧遇到三个英明神武的圣君在位,又从美洲进口了马铃薯,红薯和玉米,于是人治圣君+番薯盛世模式就这么在18世纪出现了。没有议会,也没有代议制,更没有中国特色的稍具公平性刚性的选举制度,大小朝政,立储选君都操持于皇帝一念之间,于是耍耍小聪明,给皇帝端杯茶,给皇帝泡泡脚,给皇帝捶捶背竟然成为他们夺取皇位最在行的招数,一个把重大精力和人力都放到给皇帝端茶递水的中央政府,若无圣君临朝,则天下必乱,这种体制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如果1700年代康熙朝稍微有其他公平的体制,非但“九子夺嫡”之类的悲剧不会发生,真正有才华的皇子也必然可以出类拔萃,这还只是在中国传统“家天下”模式。在这个全民思想被“儒家”困死的条件下,万马齐喑,用清末诗人龚自珍的诗句:“但愿天公重抖缩,不拘一格降人才。”
——整部《宫锁心玉》就是一部体制弊端下的宫廷悲剧。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地上的战场
这个战场斗志昂扬,充满信仰和希望
终于,在距今100年前的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到半年就推翻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统治中国260多年的大清王朝也就此覆灭。但是旧军阀和官僚窃取了革命果实,于是革命的步伐继续向前推进。
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是也好,非也罢,无论如何,20世纪的中国,《宫锁心玉》的故事从此成为历史,从此成为往事。中国共产党成立尤其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荡洗涤了数千年封建的沉渣陋习。
经历了民国近40年的战乱不休,1949年一位巨人的一声巨响,从此——前清余孽、北洋残渣、国民党新老军阀都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北京故宫紫禁城从此成为人民的博物馆,而不再是封建帝王和后宫玩弄美人心计和权谋诈术的地方,横贯20世纪最伟大的一位巨人,他的名字响彻千古,他的功绩宇宙共彰,他不是帝王,却胜似帝王,他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无物——他是华夏5000年文明史上唯一喊出“人民万岁”的中国最高统治者,他创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支人民军队,伴随着这位伟人登上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舞台的,是生活在神州大地亿万中国人颓废精神的彻底扭转,在这个激情似火的时代,没有妓女,没有贪官,没有流氓,没有土匪,没有强盗——他的一声“我们的文艺不应该成为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他的一声“批林批孔批宋江”掀起了对旧文化彻底大革命批斗的高潮,使得中国人彻底从封建桎梏中觉醒过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宫锁心玉》的故事还会继续发生在现实中,而绝不会只停留在荧幕上。这就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部电视剧的大背景。
整部电视剧,我没看到丝毫的为了权力勾心斗角,看到的只是面对帝国主义和反对派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解放军的斗智斗勇,伟大领袖毛主席绝不是封建帝王,绝非康熙、雍正、乾隆之流独裁专制之帝王可比,他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把满清最后皇后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他把杜月笙、黄金荣等旧社会黑老大改造成普通劳动者;他从山沟里真正打造出了一个有望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时代。
抗美援朝,“太子爷”毛岸英血洒朝鲜,三年饥荒,毛主席主动减餐,在一个一穷二白的人均GDP全球倒数第几,几乎要被开除球籍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具备初部工业化的大国,并研制出了原子弹、导弹、氢弹等尖端武器。
这部电视剧的主角是毛主席、周总理、聂荣臻老帅和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等老一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可以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领导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普通老百姓当人看的政府,无论后面的错误,但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可能也是绝后的。
以钱学森、邓稼先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毅然抛弃美国高薪厚禄的威逼利诱,坚持回到新中国,从50年代开始,在茫茫西北大戈壁,啃着窝窝头和干面包,喝着井水——毛主席没有康熙乾隆那么多的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聂帅更是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支持西北的原子弹工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毫无疑问,这是华夏和人类文明开天辟地以来精神信仰最高尚,人心至纯至性至美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时代,没有奴才,更没有主子,没有“渣”的唯唯诺诺声,而只有人民从内心中自发喊出的“毛主席万岁”和那一句最最清澈响亮的“人民万岁!”——毛泽东这个名字,注定横贯上古尧舜,下至工业文明,他的伟大功绩和人格魅力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一切帝王将相合才子佳人,他是再世的佛主,更胜似佛主,他不是教育人民苟且偷安,而是让他们伸出拳头,狠狠炸碎万恶世界的一切不平等,一切丑恶,一切特权和一切消极,亿万中国人在他的指引下从身心到灵魂重获新生。
每当我看到社会现实中的无数丑恶,每当我看到清宫剧中无数的奴才官僚汉奸,我就会想起毛泽东时代,因为那——仿佛是人世间一切消极、反动、自私、丑恶的纯天然克星。历史需要还原,而不需要所谓当今精英人士对伟人进行的自以为是的评头品足,毛泽东的伟大,注定是越喷越香,而毛泽东及毛泽东时代的精神:仁爱天下、博大、无私、奉献、信仰、高尚、帮助、同志、团结是华夏文明的精华和结晶,没有那个时代的东西,就绝不会有今日汶川玉树地震一往无前的人民子弟兵,而只有皇军覆灭60多年后不敢进核电站今天怕死畏畏缩缩的日本自卫队!
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更是一部革命建设年代,我国进行伟大核试验和科研的史诗!这个世界上,人和人总是那么的不同,有人出师卖友,投敌卖国,坑蒙拐骗,溜须拍马,有人精忠报国,有人无私奉献——整部电视剧,我的精神状态都在极度的热忱,极度的欢喜,极度的兴奋,极度的信仰中看完,没有《宫锁心玉》中的那么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权谋争斗,有的是科学家们的平等待人,科研求实,严谨认真,主动挑担,勇于探索,勇于承担;有的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忧国忧民,大爱无边,大公无私,亲切问候,无微不至的关怀,独自坚强,不畏强势,奋勇直前——毛泽东思想剔除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消极、自私、落后、山头的东西,吸取了一切积极、健康、向上、互助、团结、信仰、崇高的人类思想的精髓,40集看完后,我没有半点纠结,深深地,在这个没有特权官二代,格格,阿哥,皇阿玛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眼眉吐气的时代,整个中华民族的能耐和信仰都高度团结,高度统一的时代,我激情澎湃,我顿时知道——有一种伟大,无需大明宫紫禁城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更无需八抬大轿官圈压人。他深深根植于群众,他深深向群众反哺着群众,他教育着一个人正道直行,他亲扫了人性中的一切自私虚伪与丑恶,他让一个人真正能够从内心去信仰、去热爱、去奉献、去改造、去劳动、去帮助他人、去关心、去温暖——而这种真正大爱无边思想的集大成——就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个激情似火的毛泽东时代。
不同的社会塑造不同的人,不同的理想打造不同的人生,孰高孰低,不言自明,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毛泽东思想更日益唤起亿万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觉醒!
毛主席万岁!打倒一切封建帝王特权思想!打倒一切走资思想!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