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派团体的新经济来源
论左派团体的新经济来源
Yangguo
一、左派团体赚钱的必要性
最近,本人的发财梦又蠢蠢欲动起来,就买了一本励志书,希望看到一点发财致富的秘笈。只可惜,本人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料,对生意场上的事情一窍不通啊……郁闷啊……
不过,这本书里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实现非物质理想(例如旅游、写作)是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左派团体,从组织到个人,都没有什么经济基础,简直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虽然,左派信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以追求财富为奋斗目标的,而是以解放劳动人民、推翻剥削制度为奋斗目标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者们必须穷得叮当响,以至于想要组织什么活动、想要帮助困难的同志,都拿不出一分钱来。
因此,本人写了这篇文章,试图为左派团体寻找到一些改善经济状况的门路。
二、左派团体赚钱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正式开始论述“赚钱门路”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
1. 赚钱是为了左派的革命事业提供资金来源的,不是主要的奋斗目标。如果为了赚钱,把我们的根本信仰——马克思主义——丢到了九霄云外,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2. 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左派的事业(如果有合资者,先要偿付本金或者股份),不是为了经营者个人的吃喝玩乐。经营者必须要明白:你不是老板,老板是中国的无产阶级人民,你是中国无产阶级人民手下的“高级”打工仔;收银机里的钱再多,也不是你的,更不是你的七大姑八大姨的。
3.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经营者你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既然是马克思主义者,你就不能用反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来经营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例如,你不能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就去走私、贩毒、开黑砖窑、卖假药、往三聚氰胺里掺奶粉、卖转基因大豆油、炒房炒地、死命地压榨工人,甚至仅仅为了五毛钱,就跑去法庭为某人辩护“激情杀人”……呃……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麻烦你把你家里的马列毛选统统扔掉或者送人吧。原因很简单:你太龌龊了,不配拥有这些好东西。
4. 规章制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因此,我们必须选择诚实可靠的人,而不仅仅考察这个人的能力高低。一个有能力但没有节操的人是十分可怕的,顾顺章就是此类人的典型。
三、左派团体赚钱的门路
由于我本人就是一穷二白之人,年近三十还摸不到房子的边,所以,我给出的赚钱建议未必就实际可行,请大家甄别采纳。
1. 炒股票
中国的股市用四个字形容就是“钱多人傻”。这么多的钱,无产阶级不去抢,资产阶级就会去抢;与其都被资产阶级抢去,那还不如让无产阶级也分一杯羹。所以,左派们,找几个操盘高手,冲进去抢钱吧!不过,常言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另外还要奉劝操盘的人,别把大家的钱揣进自己的腰包里,OK?
2. 合作出书
写书出书是一项很不错的事业。既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可以让写书的人赚点钱,可谓是名利双收。为什么说这也是左派团体的赚钱路子呢?这是因为,许多写书的左派人士,只会写啊写,却不懂得如何推销给出版社,更不知道怎样把书卖出去。如果左派团体能够与这些人合作,帮助他们出书、卖书,从卖书的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提成,也是一种赚钱的路子。而且,如果能够请到孔庆东、张宏良、孙锡良等著名教授大力推荐,这些书的销量一定是火箭式上升,那么,这个利润嘛,这个提成嘛……而且,这还是“一石N鸟”啊……
(广告:本人愿做第一个“吃河蟹的人”,手中有小说一本希望出版。欢迎来函咨询,谢绝自费出书。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3. 开网店
这里的“网店”并不是专门卖马列书籍的。这里的网店就是一个赚钱工具。只要不是非法的东西,都可以卖。我知道,左派团体的核心成员没有太多人,不可能分心思来做这些事情。不过,我们可以拓展一下自己的思路。比如,核心成员可以接触一些老板,问问他们的产品是不是需要经销商(或者称为代理商),在确定可以打开市场的前提下取得某些地区的代理权。然后,找一些非核心成员而且有时间没钱的左派人士,例如下岗工人,维权代表,让他们申请一个网店的账号,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网,天天挂在网上。懂得做广告的人可以帮他们宣传一下什么的。一旦有订货,他们就要立即通知仓库发货(例如,代理商本人是河北人,但是发货还是从广州的总仓库发货)。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利润可以稍微补贴一下这些人的生活,同时,作为提供信息门路(或者分发代理权限)的左派团体,可以抽取一部分提成,来作为左派团体自身的活动经费。这也是“一石N鸟”啊……不过,为了防止竞相压价、恶意竞争的现象发生,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且,请不要把同一个厂家的产品分发给过多的代理,否则,大家都没有钱赚。
4. 开办休闲娱乐网站,代理小公司的游戏,赚广告费……
与第三条类似,左派团体的核心成员只需要负责联系门路,分发代理权限,找人做事,然后,收钱。
5. 开办或者收购企业
如果左派团体已经达到资金雄厚、财大气粗的境界,请一定不要忘记这一条。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左派团体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一些生活困顿的左派人士,以及遭遇悲惨的下岗职工、维权人士有一个收入来源。
四、结识一些老板(以及经济学家)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是左派,如果跟资本家坐在一起称兄道弟,就如何如何了。我的观点是,如果有人真的因为跟资本家在一起吃顿饭,就如何如何了,那只能怪他们信仰不坚定。
从历史的角度说,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建国后主管经济工作的陈毅(担任过上海市市长)、陈云,都接触过一大堆资本家,谁也没有看见他们“如何如何”嘛!
从当今的现实角度来说,左派团体要想赚点钱,要想把自己的进步书籍和进步观点推销出去,资本家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受众团体。如果有幸,我们能够接触到一些进步的民族资本家,我们也许会得到一些资助,也许可以借用他们的场地,或者商业渠道,甚至,我们可以把那些生活困顿的左派人士,以及遭遇悲惨的下岗职工、维权人士安排到这些进步的民族资本家的企业中去,让他们有一个收入来源。我们依靠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把进步的民族资本家,以及他们有可能提供给我们的方便,统统拒之门外。当然,我们也不能一门心思去结交资本家,反而把工农联盟丢在一旁。
况且,有些事情,也许通过资本家的渠道来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如,某外国资本财团试图收购中国的一个民族企业。如果我们仅仅是在网络上大呼小叫,并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接触到一些与此事有关的资本家,或者身处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本家,去说服他们发出声音,也许会起到更大的效果。
另外,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十分推崇郎咸平、张宏良等著名教授。因为他们(尤其是郎咸平教授)发出的声音,对经济领域和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影响力都很大。但是,我们左派团体不能永远跟在他们的后面,说一些“好”“顶”“感谢”之类的没用的话,我们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这些著名教授,他们也是人,他们不是神,他们会老、会死、会犯错误。如果我们左派团体再不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那么万一他们不幸身亡,谁还能够在经济领域和资本家阶级中发出代表无产阶级的声音?
五、最后的话
由于本人才智有限,所以只能想到这些。姑且算是抛砖引玉吧。
不过,我还是一开始的那些话:赚钱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用钱来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这才是目的。具体做事的人可以一门心思扑在赚钱上,但是,高层的人一定要头脑清醒。如果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去舍本逐末,一心钻进钱眼里,那就是——你变修了!
六、以史为鉴:历史上的无产阶级商业家(代理商)舒自清先生简介
我平时喜欢读历史,当我看到下面这则历史故事的时候,就想到了当今左派团体的窘境。
回想起来,抗日战争的环境比现在要艰苦得多,而中国共产党却还是有办法赚钱(而且还赚得风生水起),来支持国内的革命事业;现在的环境要好得多,起码还是一个和平年代,我们的左派团体却死活挣不到钱……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现在没有舒自清。可是我们想一想,抗战的时候全国只有四亿人(号称“四万万同胞”),却有舒自清这样的人;而且以周恩来总理的心思缜密,他手下不可能只有一个舒自清。而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十四亿啊,难道说,这十四亿人全都是废柴,全都不堪大用?
我们的左派团体穷得一塌糊涂,这究竟是谁的问题?
周恩来派地下党员到美国做生意内幕
红色故事 2011-03-28 19:12:59 阅读36232 评论26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博文点读:蒋介石是奉化人,舒利用自己是奉化人,常与国民党的“四大家族”人士来往,混在一起,请客吃饭、跳舞、打牌、搓麻将,联络感情,以此寻找商机,刺探情报。重庆上流社会纷纷传言:“广大华行来头很大,它有蒋委员长的背景。”
舒自清夫妇
舒自清,原名舒鸿源。浙江奉化人,1918年出生上海,18岁时考入英国义茂利会计事务所,成为同仁中最年轻有为的审计师。不久,他又受聘为上海洋行高级职员。舒自清出身贫寒,接触过很多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对贫困的劳动人民很同情。在中共地下党员张困斋的启发下,于1937年10月参加革命队伍。
奉命隐蔽当“老板”
抗日战争早期,周恩来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副书记和南方局书记。他指示我党各地地下组织:“长期隐蔽,不断提升社会地位,争取当好‘资本家’,但又要‘同流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同时决定组建党的另一条秘密战线——广大华行,将此公司作为绝密、备用的组织。除了极少数高层领导是中共党员外,这家公司和其他商贸机构没有区别。公司经理以“大老板”的面目作掩护,采取单线联系、独立作战的工作方式,与工商界、贸易界和军政界各方人士周旋。周恩来指派卢绪章出任总经理,具体领导广大华行这条战线。舒自清负责进出口贸易。
舒自清是性情中人,为人豪爽,爱交朋友。蒋介石是奉化人,舒利用自己是奉化人,常与国民党的“四大家族”人士来往,混在一起,请客吃饭、跳舞、打牌、搓麻将,联络感情,以此寻找商机,刺探情报。重庆上流社会纷纷传言:“广大华行来头很大,它有蒋委员长的背景。”广大华行隐蔽很深,为根据地输送了大量情报和物资、经费,帮助我党重要领导人往返国统区,成为党组织有力的掩体和经济支柱。
舒自清上任后,广纳投资,扩展销路,使广大华行的西药生意财源滚滚。1941年,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国际贸易通道断绝,进口货行情大涨。舒自清抓住机会,利用贸易渠道,“大赚特赚,总资本翻了几番”。
转战美国创新业
随着中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周恩来指示广大华行“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中美贸易”。
舒自清精通外贸业务,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卢绪章选派他远赴美国创业,得到周恩来的批准。临行前,卢绪章语重心长地对舒自清说:“此去美利坚,任重道远。我从公司活动资金30万美元中抽出三分之二交给你做原始资本,到美国去做生意。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商机,也有风险。你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不轻呀!”舒自清信心十足地说:“卢总,放心吧。我会小心的,我一定完成党托付的任务。”
1945年6月1日,广大华行美国分行正式开张。舒自清抵达美国后,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盈利可观的项目,他首先瞄准那些世界著名的大药厂,显示了他的精明。他来到成立于1876年的药业巨头礼来公司营销部,该公司销售部主任接待了他,没容舒自清讲完来意就说:“先生,我们在中国有固定的贸易伙伴。”舒自清在惠氏、辉瑞、默沙东等公司也遇到了同样遭遇。美国商人的自大傲慢和对中国的无知,令舒自清既愤怒又沮丧。然而,早年的艰辛生活造就了舒自清倔强的个性,他仍然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同年11月底,舒自清找到了在上海时的老朋友、纽约花旗银行副总经理。这位挚友一口答应帮忙,并说:“美国人对中国市场早就垂涎欲滴了!”
不久,美国六大药厂之一、排名第二的施贵宝公司中国部经理帕克·格林约见舒自清。当天,舒自清西服革履,言谈举止庄重沉稳,拿出考虑周全的销售策划书及代理协议等商业文件,令帕克·格林刮目相看。格林曾经在上海工作过,是“中国通”,施贵宝公司高层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花旗银行副总的推荐以及舒自清的有备而来,使他们对广大华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5年12月,广大华行美国分行与施贵宝公司签订正式合同,舒自清一出手就买进价值10万美元的盘尼西林等药品。这一步,使广大华行美国分行在纽约崭露头角。
力拼淘汰宋子文
第一仗打得漂亮,舒自清把第一批西药紧急运回国内。广大华行总部马上在报刊、电台大量刊登广告。不出一周,盘尼西林、维他命等药品全数卖出,仅盘尼西林一笔生意就赚了10万美元。广大华行美国分行与施贵宝公司皆大欢喜,舒自清没费周折就将代理费提高到15%。接下来的几笔生意,总额达到了100万美元。舒自清又把眼光转向了钢铁、化工、机械等领域。广大华行总的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美国厂商也纷纷上门接洽业务,后来还与杜邦、摩根等财团有了业务往来。广大华行美国分行也因此名声大振,入驻纽约华尔街120号。
1946年夏天,广大华行美国分行的西药生意横扫了中国市场,使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也眼红起来。他托美国前国务卿史坦汀纽斯向施贵宝公司老板魏克要中国的代理权。虽然魏克认为宋是搞政治的,而舒自清才是有力量的企业家,但也不会错过乘机压价的机会。舒自清针锋相对,要求把代理费提高到25%。魏克说:“舒,你有没有搞错?连宋都得来求我们呢!”舒自清胸有成竹地提出“可把今年的生意做到500万元”,以此诱导魏克动心。最后,舒自清不但如愿以偿,还被免除了广告费。
舒自清一鼓作气,不但做进口生意,还开始向美国出口大豆、桐油、猪鬃、肠衣等中国土特产,并获得了巨额利润。一时间,他和广大华行美国分行声名远播。美国人都认为舒自清是“有实力的新兴的买办大老板”。
大洋彼岸送回的钱和物马上被投入到日益激烈的人民解放战争中。舒自清还准备投资实业,在美国轰轰烈烈大干一场。后来由于国内解放战争发展迅速,中共中央指示他“暂时收缩”。1948年年底,秘密战线的同志有暴露的危险。12月17日,舒自清按组织的命令撤到香港。临行前,他满怀深情地抱起几个月大的女儿,对妻子黄雨清说:“如果3个月后还没有我的消息,你就自己把孩子养大吧!”
全国解放后,舒自清回到国内,在外贸战线上又做出了新的成绩。1996年,舒自清病逝,享年78岁。(金宝山)
http://xlsbj2011.blog.163.com/blog/static/18194338320112287125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