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点,挥挥手与社会主义道一声“拜拜”!
 
干脆点,挥挥手与社会主义道一声“拜拜”!
社会主义究竟是何模样?草民非理论家、实践家,根本就回答不了;看众说纷纭的讨论文章,也实在看不出谁的观点更能够说服大家。我们只知道时下流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知道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于是乎,如同依样画葫芦一般,拿着这套理论体系去套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状,而这一套,竟套得我背脊发冷,浑身的汗毛全体肃立,如此这般就叫“社会主义”?这简直太可怕了。当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非别的什么“社会主义”。我们本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实事求是原则与精神,就不难发觉其中的奥妙。八宝粥很好吃,对吗?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锅八宝粥,内里有稀有稠,且色彩斑斓,八种物质的“贫富”相差悬殊,从桂圆肉到普通的豆豆米粒,硬是参合在一起,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统统拉到市场上去兜售。我粗略地翻了一下改革开放史,自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一步步地被几乎批判得体无完肤以来,尚方宝剑似的“特别是”一词进驻了改开革命家及其追随者们的大脑,时不时地将它抛出来嘲弄一下“封闭僵化”的时代,并且斩钉截铁地宣誓:“坚决不走回头路”。毫无疑问,人一般总是禁不住诱惑的,有财不去发是憨阿三;但人又是容易忘恩的,革了一段时间的命,有百姓竟然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终于做了这“三次革命”的背叛者,实在是可叹。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到如今终于革出了八百亿人民币身价的特大型富豪,也革出了仍然在菜市场门口躺着要钱的真残疾、假残疾的叫花子。八百亿身家的富豪与躺着要钱的叫花子,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对比,没有比这个更鲜明的对比了,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直以来,草民总以为毛泽东时代是对的,而今却觉得有必要更新一下观念了,毛泽东时代还是对的,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没有错,好像。不说别的,光说咱们的村政府卖田卖地,就很有道理。烂泥不能吃,把它换成银子,既修了致富的路,造了住人的楼,又充填了村政府的金库,用来造办公大楼,供平日里的吃吃喝喝,这既气派又实惠,革了田地的命,田地不会反抗,这是最轻松的革命,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咱村政府的大小官员都是西装笔挺的坚定的当今革命派。自然,他们之中有几个革命者,我是看着他们拖着鼻涕长大的,现在他们看到我时很有些鄙视的目光射过来,因为我已无力再革命了,而他们则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迅猛地奔跑。
我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新农村。
啰嗦到此,到底还是想起了那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的老人,庆祝改开革命三十周年阶段性辉煌胜利的大会就是在那个圈里召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体现在那儿,它的与国际接轨绝不比新十里洋场来得差,否则的话,怎么告慰老人呢?与国际接轨,是特色之一,其实,说“接轨”并不贴切,于中国来说乃是照抄照搬人家的东西,包括人家即将或早已扔掉的东西,说得直白点,也就是不加取舍、抛弃了自信的拿来主义。我们所信奉和实施的市场经济学,不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吗?特色中国最著名的市场经济学家们,开口言必称美国如何如何,在茅于轼先生的眼里,美国是和谐国度的楷模。这一回货币战尚未正式开打,一个月内特色中国就已经损失了四千五百亿人民币,美国从中赖去了天文数字般的一笔债务,茅先生厉先生们对此不知有否高见?有否对策?实际上,只有蠢货才会大声地疾呼事事样样都与国际即美国去接轨,最终却偏偏与洋鬼接上了轨,坑害坑苦了勤劳如牛的中国工农阶级,暴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追捧者们无视国情甘当美奴的奴才心态。
何谓特色?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东西才能够得上“特色”,而我们中国呢?农村分田到户,封建时代就有的单干现象,也算“特色”?岂不贻笑大方!私有化,工厂私营,国退民(应为“私”)进,资本主义国家维持了百多年的老一套,也能算作是我们的“特色”?我看连挂羊头卖狗肉都够不上,滑稽可悲之极。社会主义国家一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引的航道,社会主义也就终结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好的办法,能让聪明点的人们不再继续嗤笑的办法,就是:干脆点,挥挥手与社会主义道一声“拜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