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知识精英无知而猖狂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老毛’”
一些知识精英无知而猖狂地说:“数风流人物,还看‘老毛’”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看到了,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大时代中,“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正开始学习怎样成为历史发展的主人角色。他讴歌人民群众,认为比起历史的名人豪士、天才圣贤和帝王将相来,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风流人物。也因此,毛泽东在此用“数”字。“数”者,非一人也。纵数非一人,意指:在阶级社会里的历朝历代里所谓风流人物,不过是一个一个的个别人,而今天,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广大人民群众及其代表者,这同时是说,横数,更非一人,何"老毛"之有。
曾有极少数的研究者──主要是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分子和国内的几个精英,从毛泽东以上的词句中分析毛泽东的帝王意识。这是一种驴头不对马嘴,是对汉语词文知识缺乏的表现,或是自身的“总想炫尊于他人之上”观念的推己及人,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旧意识的思维定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毛泽东的批评,深含着狡黠的战略性动机。在当代新、旧意识激烈碰撞中,他们并不是以此来批评──最终扫除旧意识,而是用人人都有旧意识,毛泽东也是如此,来证明历史新意识的虚伪性──即旧意识(利己主义、名利排他性等)的千真万确性,不可动摇性。现在,这些人已将这一点和盘托出了。
这种通过“泼脏水”而对旧意识加以保护的战略,在一些已经被“和平演变”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得到采用。尤其是前苏联,从50-60年代开始,境内外的一些反社会主义势力,先是在斯大林身上,接着便在列宁身上寻找缺点,编造缺点,而加以散布,去证明革命者的虚伪和革命目标是“乌托邦”。请注意,这里还得重申:这种寻找、编造缺点,似乎是言辞凿凿,动机真纯,其实真意并不在改正缺点,而是整体地推翻、否定社会主义。历史的退步之潮,通常是从这里打开缺口,而淹没初绽嫩绿的新意识形态的莽原的。
理性在曲道中前进。毛泽东逝世后,我们党应当反思的是: 为什么一直没有能较为成功地抑制非理智的情绪?为什么没有能够及时粉碎这极少数敌对分子的这种战略?而在民众方面,为什么反而在评价毛泽东的问题上较为客观公正(毛泽东热有愈来愈热的趋势,这就是证明)?!
人民对此也在反思,——从主流媒体的宣传中、从石仲泉式的“十七大规定的指导思想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中、从我们祭奠革命烈士而不“‘旁’顾一下”毛主席纪念堂……中,等等。可能……可能正是这类事,推助了一些知识精英敢于猖狂地讽说:
“数风流人物,还看‘老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