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气候金融复合战13

火烧 2010-10-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探讨气候金融复合战,分析地球排碳历史与非工业化排碳情况,涵盖人类工业化排碳数据、生物重量排行榜及气候话语影响,揭示气候变化背后的复杂因素。

  气候金融复合战

  ——当世界统治中国

    第二章 气候话语大忽悠

      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戈培尔

十一、地球排碳与气候变化  

地球排碳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类工业化排碳,另一部分是非工业化排碳的其它所有排碳。人类工业化以来究竟排放了多少魔鬼气体?地球的非工业化排碳又有几何?根据我的研究,自176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碳史可分为三个以下三个明显不同的时期。  

1、排碳一期从1760年至1919年,历时160年,共排碳4643亿吨。  

2、排碳二期从1920年至1991年,历时72年,总排碳10928亿吨。  

3、排碳三期从1992年至2024年,预计历时33年,截止2009年18年共排碳4561亿吨。  

    我们先看排碳一期的4643亿吨,这只是排碳第一期里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排碳量,并不包括地球上非现代化因素的排碳量。那么地球上的非工业化排碳情况如何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地球生物排碳状况  

    全球生物种类正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减少,每年都有一些物种灭绝消亡,但也有一些新物种在不断出现,大趋势是人类泛滥成灾,其它生物遭殃。人类驯养动物包括传统的家畜和家禽、现代经济动物和宠物等。目前全球人口63.02亿,平均体重0.055吨,人类总重量为3.47亿吨,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同时,人类平均体重也在快速增加。以下是我研究的地球生物重量排行榜。

     图表13  地球生物重量排行榜(总重量6883亿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类总重量在地球生物总重量中的占比不过区区0.0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类的自然排碳也是微乎其微的。  

    地球生物有两类排碳方式,一类是生命代谢排碳,另一类是繁衍死亡排碳。将两者综合起来看,排碳第一大户是像空气一样看不见的微生物;其次是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小小蚯蚓;老三是海洋和江河湖泊里的玩水一族;老四是种类繁多、灰来灰去的昆虫和鸟类;老五是人类驯养的各种动物和宠物;老六是陆地哺乳动物等;人类排行老七,山吃海喝,自称万物之灵;老八是江河日下的爬行两栖类动物。此外,还有植物自然生死循环、天火燃烧等植物性排碳;有地热、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地壳变迁等活动形成的地质性排碳;有地下水循环系统产生的流动性排碳;有地幔物化反应释放的化学性排碳等。有科学家推算,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排碳总量只占地球总排碳量的2%。据我推算,这个比例再大也不会超过5%。如果按照最大5%的比例计算,第一期人类活动排碳总量4643亿吨,那就意味着地球总排碳量大约为92860亿吨,也即非人类活动的地球系统自然排碳量为88749亿吨,这个数字也是波动的,但相对比较稳定。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重量是58万亿亿吨。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大气层的几乎全部气体都集中在离地面1000千米的电离层以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20公千米度的对流层里。大气圈厚度就按1000千米计算,重量大约是5300万亿吨,不及地球重量的百万分之一。  

    日本科学家最新发表在国际著名地球物理杂志《Tellus》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地球排碳量的30%被海洋溶汇,14%被生物吸收,剩下的56%进入了大气层。由此推算,地球生物以及人类排碳总量92860亿吨的56%,每年大约52000亿吨进入大气。  

    52000亿吨是什么概念?是大气层总重量的0.098%。  

    根据IPCC提供的数据,最近一万年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平均值为0.03%,目前也不过0.038%。但第一期的地球总排碳量就已经达到了0.098%,正好是最近一万年来大气层二氧化碳含量平均值的3.3倍。按照IPCC的权威说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2倍,地表平均温度就升高3—4摄氏度。第一期地球总排量已经增加魔鬼气体3.3倍之多,地表温度理应升高5—6.6度,平均升高5.78度。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目前最权威、也最流行的说法有以下两种:  

    臭名昭著的迈克尔曼曲线图  

迈克尔曼曲线图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曲棍球柄曲线图”,是气候教徒、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伪造的“杰作”,专门用来证明气候变暖人为论,一度被联合国推崇备至,放到2001年IPCC气候评估报告的首页,忽悠了各国政府和世界民众。该图就想证明,在最近1000年里,地表温度的显著变化开始于排碳第一期结束之际,也就是上世纪初,并且在本世纪80年代后(恰好是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大开放阶段)加速升温,20世纪100年里总共升高了0.74度。单看这张图,似乎很有道理,发展中国家的大烟筒里黑烟滚滚,全球气温加速上涨,也符合我们的感性知觉。曲线的血色部分恰好落在我即将解说的排碳第二期,与此前的黄色背景和黑色波纹形成强烈对比,极具感官冲击力。这叫啥?这就叫视觉艺术。其实,该图反映的不是气温升降的绝对值,而是平均加速度。举例说明:上市公司A的上期业绩是0.36元,上市公司B的上期业绩是0.0036元,A的本期业绩为0.396元,B的本期业绩为0.0396元,两者的绝对增长值都是0.036元,但A的增长率仅为10%,而B的增长率却是1000%。这种大忽悠的把戏在中国股市里比比皆是,一吹就是什么业绩狂涨几倍几十倍,实则就是几厘几分勉强维持。这张图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加速度创作技巧:1911年以前,也就是排碳第一期,气温变化的幅度(变化率)相对要小,方向杂乱,后来变化率稍微大了一点,关键是方向一致了,有了不断叠加的效果,所以看着很能唬人,实际上根本没那回事。  

    图表14 臭名昭著的迈克尔曼曲线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但更为关键是,这张图的另一大破绽充分暴露了作者的别有用心。图中大概在1940—1980这40年间,正是二战高潮、冷战爆发、战后重建、日本腾飞、德国猛干、很多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时期,全球你追我赶,经济一派繁荣,无论是热战排碳、冷战排碳还是和平排碳,全球排量远大于1940年前的所有排碳期,可为什么温度不升反降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温度是先于排碳变化而自然变化的,排碳效应是滞后于温度变化而推迟显现的,也就是说,正是温度的自然升高从海洋、大陆和地缝里解放了被俘虏的更多魔鬼气体,温度升高是解放者“林肯”,二氧化碳不过是被囚禁在“大庄园里的黑奴”。这就是地表气温升高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因果关系,与工业化等人类活动没有毫不相干。所以,1940—1980年的气温是下降的,而二氧化碳浓度却是快速上升,到了2010年以后,二氧化碳浓度反而会下降,这正是魔鬼气体的被动滞后反应,短期滞后效应的周期大概是60年左右。这个道理跟什么一样?跟人一样。人只有吃饱喝足了,才会打嗝放屁,排出二氧化碳,饿你三天,你连大气都喘不上来,哪能打嗝放屁?所以,打嗝放屁是人们吃饱喝足的滞后反应,一般需要延时60分钟,谁见过一端起碗没扒两口就打嗝放屁的?没有。地球也一样,它肚子里(海洋)有了足够的气,才能在被加温后放出来。  

不过,已经臭不可闻、无脸见人的迈克尔曼曲线图最近又改头换面,以“48国汇《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全球变暖有了新证据”的名义再次粉墨登场,试图将气候话语大忽悠进行到底。不过,这次出马的不是一般的气候神棍,而是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  

改头换面的NOAA曲线图  

    2010年7月28日,NOAA公布的上述报告指出,根据全球十大气象衡量指标,地球在这50年间变得愈来愈热,尤以近10年为甚。报告指出,自1980年起,每个十年的气温都较上个十年平均上升0.2华氏度,如此地球温度50年来上升了1华氏度(0.56摄氏度)。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就此作出了解读:“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最近公布的《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证实,世界正在变暖,而最近十年则是最热的十年。来自48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对37项气象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中与地球温度最直接、也最密切相关的十项指标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评估,所有这些都指向了这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一个更暖的气候意味着更高的海平面、空气中更高的湿度、更少的积雪、融化的北极海冰和日益萎缩的冰川。”

    图表15 鸟枪换炮的NOAA曲线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幅图实际上是截取了迈克尔曼曲线图中从1850到2000年那一段,做了些技术处理,用极具跳跃感的方块代替了不大流畅的线条,看上去更能忽悠人,尤其是1980年以后的三个黑方块,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台一台往上跳。这是什么时候?不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吗,正是中国大发展的30年,也正是中国大排放的30年。是不是太巧合了?完全不是,是美欧控世集团设计得太巧妙了。  

然而,具有绝对粉刺意味的是,IPCC还提供了另一张图,就是最近1100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通过比较,大家一看就明白,无论是迈克尔曼曲线图,还是鸟枪换炮后的NOAA曲线图,都采用了“用短期过滤长期”的短视障眼法,试图用一叶障目的低劣手法蒙骗世界人民。

图表16 最近1000年来的气温变化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张权威的IPCC千年气温变化图能说明很多问题:  

    从公园950年到1350年经历了大约400年的中世纪温暖期,平均气温高过千年平均温度2到4度,比现在还要高出0.5—0.8度,这在世界各国都有实证记载。中国正好经过了唐宋元三朝,唐宋两朝经济的空前大发展与持续的温暖气候关系很密切,而北方气候温润,水草繁茂,持续暖冬,为蒙古人进入西亚、扫荡欧洲提供了气候保障,如果是寒冷的小冰河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蒙古人就很难进入西亚,即使冒险冲进去了,后路也被冰封了。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蒙古人最终灭了南宋以后就再也没有西进一步,因为中世纪温暖期正好结束了,蒙古人被“热”出来的活力也消失了,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北方草原暴雪漫天,冰封山野,蒙古人只好龟缩在“西湖”温柔乡里做梦,早就忘了他们的祖先曾经打出去的路究竟在何处。小冰河期从1400持续到1760年左右,此后气温振荡横行,缓慢升高,终结了小冰河期,也恰好遭遇了欧美列强的现代化进程。1760年—1990年,属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轮流飞奔期,整个世界几乎就是欧美的,欧美人狂欢挥霍了230年的好日子,眼看这种坐吃山空的奢靡好日子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才利用气候话语大忽悠来诈骗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银子。  

    迈克尔曼曲线图和NOAA曲线图都是截取了图中1850年以后温度回升较快的部分,将1000年来的多数时候给过滤掉了,这是一种作图技巧,是专门制作出来忽悠普罗大众的,稍微有点看图常识的人只需一瞥,就能立刻洞穿这种低级骗术。说实在的,这些气候专家的忽悠水平真不怎么样,功夫太差了,还不如我去忽悠。如果不是IPCC以及美欧控世集团在强势输金撑腰,这些气候专家恐怕早就羞愧地自闭嘴巴了。  

    目前地球有可能进入自然而然的“小阳春期”了,气温的升高过程或许也会像中世纪温暖期一样持续几百年时间,这与工业化没有丝毫关系。美欧控世集团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趋势,所以才会充分利用它来骗取发展中国家的血汗钱,并借以遏制、围堵和绞杀中国。但更有可能的是,气温将在偏高的水平上反复振荡200年,正好跟1700年至1900年在偏低水平上反复振荡200年的情形相反,其基本特征就是所谓的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冷热无常,忽冷忽热,冷起来冻掉牙,热起来脑充血。同时,气象武器正好顺势发挥威力,可以制造、加强和放大极端气候,用极端气候来证明气候变暖,进而“捍卫”气候变化人为论,为强制减排、征收碳关税、坐抽气候金融交易费和服务费、大规模倾销低碳技术和设备以及强力骗销成本高昂、严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制造“恐怖的气候”。  

    IPCC气候变化小组负责人之一、美国密歇根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亨利·波拉克(Henry Pollack,气候著作《无冰的世界》)通过分析钻井不同深度的温度,来估计过去年代的气温,这位疑似古气候专家估计的数据分析显示,过去500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1度,其中,19世纪100年里上升了0.3度,20世纪上升了0.5度(包括最近30年里升高的0.17度)。这也基本印证了从1650年的最低点到目前为止气温上升了大概1度的说法,请大家记住,这是估计的1度,没有任何实证,而且与人类活动毫无关系,纯粹是大自然的冷暖变化。    

    用50年忽悠1万年   

再看图表17,同样是联合国IPCC提供的权威图纸。这图给出了最近10000年来地球气温的变化情况,可说是万年长期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温度最高的时段在全新世的5500年前,也就是传说中的大洪水时代(中国有大禹治水,欧洲有诺亚方舟)。图中11000年来的平均温度充分显示了目前的气候状况,最近50年来的平均温度比10000年来的平均温度低了1度,比5500多年前的最高温度低了2.2度。因此,无论是IPCC和所谓的世界顶级气候专家,还是中国的气候走卒,他们都犯了一个极其荒谬幼稚的科学错误:什么是气候意义上的长期?1万年,1千年,还是1百年?对个体人来说,1百年就是一生,属于超长期,对人类社会而言,1万年不过是文明史,人类目前能找到化石证据的进化史已近500万年,1万年不过是0.2%的时间碎片,最多就是个长期的概念。但对已经拥有46亿岁寿命的地球来说,1万年不过是眨了一下眼而已。现在的人类平均寿命是73岁,一分为三也有24年,而24年对个人而言就是长期,普罗大众也正是以自身的生命周期来感觉和量度天地万物的,这就很容易被气候专家们用30年、50年、100年的“长期”和“超长期”来忽悠普罗大众的气候意识,这是一种心理欺骗法,被欺骗者往往心悦口服,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心理体验和时间概念。

图表17 最近1万年来的气温变化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将以上几幅图表一比较,臭名昭著的曲棍球柄曲线图和狸猫换太子的NOAA曲线图的天然欺骗性就会被戳得满身窟窿,洞见未来。但这并不妨碍美欧控世集团的御用气候专家们“坚定维护”气候变化人为论的决心,他们要“战斗到底”,变着花样忽悠世界,敢于将科学真理和人类良知踩在双脚下而造假撒谎。为了控制地球、统治人类这个“远大高尚”的理想,为了建立全球私有化的白人帝国,美欧控世集团实际上已经走火入魔,某些集团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跟他们讲理,无异于对狼说爱。但不讲又不行,主媒舆论被他们控制了,我们不讲理争辩批驳,他们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和丧心病狂。  

    天大的窟窿  

    很显然,5.7度与1度相差十分悬殊。按照我的推算,地球早在1919年就已经变成大火炉了,地球生物早已大量灭绝,人类也因食物匮乏而饿殍遍野、白骨成山了,怎么可能还在上世纪70年代被气候专家们忽悠出个冰川世纪来呢?哪个气候专家能给出一个合乎科学逻辑的答案呢?我估计不会有。他们除了歇斯底里地煽情、不容置疑地洗脑以外,拿不出任何体面的证据,连忽悠的资本也不具备。  

    退一亿步说,按照气候专家们近似巫术般的鼓噪,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发挥温室效应的时效在50—200年。就是说,如果二氧化碳真能暖化地球,那么排碳第一期释放的魔鬼气体依然在变暖今天的地球。这个责任谁来承担?难道要刚刚解决了温饱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来缩衣节食、排忧解难吗?除了强盗逻辑,没有任何理由。  

    事实是,从1760年到1919年的近160年间,尽管欧美列强排放了海量的魔鬼气体,但全球气温波动完全正常,没有变暖,即使略有变暖,也跟二氧化碳没任何关系,人为论根本就是中世纪式的宗教话语强权,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气候变化”再次劫掠人类一次,以维持美欧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的“好日子”。  

    十二、地球有无小阳春?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时指出,“在全球温控的问题上,科学界有不同观点,也提供了不同选项。”  

这说明中国政府的一些高官对气候变化大忽悠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事实上正如我所言,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里都不存在所谓的气候变化人为论共识,也不存在气候变暖的共识,就连气候神学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所的电脑里都不存在这种共识,而在俄罗斯黑客揪出它之前,它却是一个隐身而富裕的气候修道院,世界上根本没几个人知道它的存在(它现在很出名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广招学生)。  

但是,一些迹象显示,地球已经脱离了1520年至1720年的200年小冰河期,目前疑似进入了小阳春期,时间起点大概在1980前后。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小阳春期的周期属于什么级别,是百年、千年还是万年以上的周期,这个谁也预测不了,什么模型都没用,因为根本不存在任何可预测的参照元素。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地球进入小阳春期,气温的逐渐上升就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所有应对气候变暖的减排措施都是毫无意义的,海洋会解放出更多的魔鬼气体,地球的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也会释放出远远高于人类排放水平的天使金刚。我们能做的就是节约清洁能源、减少资源消耗、严厉惩罚污染、强力保护环境、全面维护生态、适应气候变化、自然而然生存。那些试图对抗和改变不可抗拒自然力量的“人定胜天”行为将是非常愚蠢的,会遭到大自然更加严厉的惩罚和更加残酷的报复。第二,气温在目前水平到1900年这100年间的变化范围内继续振荡几百年的可能性很大,反复剧烈波动以后再进入真正的小阳春期或者返回小冰河期。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则在今后几百年了极端气候现象就会频繁发生,交替进行,防不胜防。也就是说,地表大气温度将反复上蹿下跳、忽高忽低,30年河南、30年河北,热起来牙痛、冷起来脚麻。这种现象什么时候发生过?大概在12万年以前有过一次,持续时间长达5000年,之后进入了大理冰期。也正是这一次“极端振荡期”导致了人类的互动大迁徙,人类获得了更能适应极端冷热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因为这次大迁徙交换了更多的基因而变得更加聪明智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凡在人类适应潜力范围内的极端气候变化,对人类是最好的锻炼和进化。  

因此,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对人类的影响依然迷雾重重,我们真正了解的东西并不多。那么,影响地球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十三、影响地球气温的三大系统  

    地球系统  

地球系统包括:大气运动系统、冰川演化系统、生物循环系统(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活动)、海洋运动系统,空海陆地下水循环系统、地壳运动系统(地壳版块的分合升降漂移、地震、火山、海啸)、地幔反应系统(地幔系统的物理变化、化学反应、核反应、地震、火山)以及地心系统的演化(我们对此几乎处于无知状态)。所有这些系统的变化都会对地表温度产生影响,也会改变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变化都是在太阳系运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发生,其中太阳的影响是最直接、巨大的。  

    太阳系  

最主要的是太阳黑子的周期活动,其次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的四季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强度直接决定太阳对地球的光电磁辐射强度。所谓太阳黑子,就是太阳大气的物质剧烈活动时所形成的“黑又亮”的涡状气流,它大量出现的时候就表明太阳的物质活动非常剧烈。古代中国人和希腊人早在2000多年前都发现了太阳黑子,汉朝人有了明确记载,晋朝人始称“黑子”并沿用至今。  

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很多,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带电离子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影响气温变化。黑子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为11年,属于短期性质,对地球温度的影响也是短期尺度的。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指出,凡是中国古代书上对黑子记载得多的世纪,也是中国范围内特别寒冷的冬天出现得多的世纪,黑子活动少的时候,就温润多雨,易发洪水。不过,黑子11年周期活动的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范围、强度、持续时间都不一样,因而人类还无法判断太阳黑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多大影响,甚至,人类目前还不清楚太阳黑子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单纯用太阳黑子的周期活动来解释气候变化现象,那纯粹是扯干淡。

图18 最新最清晰的大熊湖太阳黑子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银河系  

太阳系在太阳带领下绕银河中心旋转,转一圈的时间是2.5亿年。俯视银河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由四个旋臂组成,其中最小的一个叫猎户座臂,太阳系就在猎户座臂上逆时针旋转。所以,对太阳系而言,银河系的“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平均时间约6250万年左右。就是说,作为太阳系中独特一员的地球,它也有一个相对于银心的6250万年大周期四季运动,而这个大周期四季运动又是在猎户座臂上以1年为短周期、按逆时针方向完成的。这个2.5亿年和6250万年的大周期对地球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相当无知。但只听说过几个大事件:恐龙是6500万年以前灭绝的,喜马拉雅山脉是6500万年以前从古地中海底慢慢生长起来的,那个时候还有巨大的小星星跟地球猛烈碰撞爆炸,当时的原始大象就跟现在的兔子一般大小。我们就知道这些,更多更具体的东西是完全不清楚的。  

那么,银河空间中“一年四季”的背景温度变化是如何的呢?人类还不具备测量银河四季背景温度变化的能力,也无法从已知的地球气候变化历史去推测银河四季的状况。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光线跑得多快,1秒钟跑30万公里,绕地球7圈半。毛泽东有首诗里说,“坐地日行八万里”,绕地球跑一圈4万公里。光线从银河系这头跑到那头,要跑10万年。1秒钟绕地球7圈半,10万年得转多少圈?科学家目前对银河系的了解依然很少很少,一般的所谓“人类”,就像我这样的,基本属于银盲,很无知的。我们只知道,银河系的总质量大概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天呢,5倍的误差范围,这还叫科学吗?),有大约1000亿颗恒星,这些恒星跟太阳比,都是大哥大一级的星哥。所以,银河系四大悬臂上、各个肌肉纤维里的热能分布情况,我们根本无法搞清楚。比方说,太阳系在猎户座臂上旋转,而猎户座臂上有250亿颗恒星,这些恒星各个赛过太阳,辐射的光电磁热能千万倍于太阳,你说地球在其中穿梭过往转来转去的,它到底遭受多少影响呢?根本没法说,更别说算了。

图表19 银河系中的太阳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所以,无论是亿万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还是千百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目前的人类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再过一万年,照样无法把握。这个东西太复杂了,何况还有银河系围绕旋转的更大河外星系等,拥有区区几百年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史的人类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中的影响因素。  

    说来说去还是碳  

    因此,气候变化问题绝不是一般的胡说八道和阴谋算计这么简单,它是一套“宗教政治学说”,是把假的当真的来做,不仅做得非常认真、系统、踏实、“科学”,而且是花了大价钱、费了大精力、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来真做的,动员了全球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来“假戏真做”,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宏大、最复杂、最精妙的全球私有化系统工程。大家想想看,既然人类已经被动员起来了,中国已经积极参与进来了,那么,气候变化人为论的“假戏真做”它会停下脚步吗?不可能的。中国已经上了气候“贼船”,不走下去都不行,上船容易下船难。而且最后必然要面对气候金融的掠夺和气候关税的打击,根本就躲不开魔鬼气体的魔咒。  

    既然气候话语大忽悠的最终归宿要落实到碳王国里,那我们就很有必要对人类的排碳历史做一个简单的追溯,了解人类的排碳历史以及其中的帝国控世演变战略。

    昆仑神鹰2010年10月28日于青海西宁

   交流:QQ464887811  [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