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金融复合战16
气候金融复合战
——当世界统治中国
第三章 人类排碳史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温斯顿·丘吉尔
三、排碳第三期(1992—2024,预计历时33年)
欧盟欧盟正式诞生,美国一霸独大,俄罗斯归复并建立松散
的独联体,中国、印度、印尼、巴西、墨西哥、南非、伊朗、波
兰等发展中国家加速现代化进程,韩国、土耳其等步入发达国家
行列,旨在减排限碳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亚洲
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加速全球战略控制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以反
恐为名、围堵俄罗斯、封堵中国为实的阿富汗战争,全球金融海
啸和经济衰退,统一后的德国再次崛起,中国的和平发展遭遇空
前遏制,俄罗斯面临解体危险,肢解中国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地发
生。
排碳第三期的下限时间为什么是2024年?有两个原因。
第一,排碳是一个加速过程,这与科技进步支持下的经济加速发
展和全球私有化进程的加速是一致的。第一期用时159年,第二期
是72年,两者之比为2.2,则第三期也当符合这个加速规律,用时
就是33年左右,到2025年将达到一个现有科技、经济、金融、贸
易、人口、生产、生活等模式无法承受的排碳极限,裂变的出现
很难避免;第二,从排碳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全球经济看,一组国
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期通常都在30—35年左右,平均维持大约33
年。其中关键性国家的经济转型意味着另一个经济时代的到来。
中国是排碳第三期的关键性国家,中国的转折性加速发展期从
1992年开始,维持高增长33年就到了2025年,也正好契合了2025
年的大转折。目前,地球上唯一未被大规模开发的地区只剩下非
洲的部分区域了,到2025年左右,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都将发生
根本性转折,疯狂掠夺自然的经济方式和严重的人口危机(从本
质上说,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淡水危机和资源危机的根源都是
人口危机的伴娘)将终结传统的经济模式。所以,2025年前后,
世界将发生很多大事,美国肢解中国的战略战役最有可能在这个
时段打响。届时,中国自己将提供一个变局契机,还是由美国制
造一个“天赐良机”,谁也无法预料。但从中美对待未来的诉求
方式上看,中国内部出现变局的概率要高得多,中美两大文明体
系的软性竞争和强烈对决将无法避免,美欧控世集团是无法容忍
中国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的。
目前中国有三大自套枷锁:自欺欺人的思想话语、权封官僚
体系的复辟(话语上美其名曰“民族复兴”)、既得利益集团的
狂妄自大和胡作非为。这三个方面的集中表现就是被一小撮官商
集团和精英暴发所户所垄断的全民资产私有化从偷鸡摸狗阶段转
入明火执仗阶段,话语上大喊“全球化和融入世界”,实际上在
美欧控世集团主导下瓜分着中华民族开发经营捍卫积累了5000年
的全民资产,中国正在被疯狂地全球私有化,所有的美欧控世集
团都成了“中国股份公司”的股东,分别控制、垄断和均沾着各
个主要产业的利益,中国的全民资产已经成为美欧控世集团、中
国官商利益集团和精英暴发户集团的超级“大蛋糕”,中华民族
正在沦为被全面洗脑、剥夺、愚弄和奴役的境地。
排碳三期的美国“有氧运动”
1、武力干涉索马里
1992年12月4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美国打着“人道
主义援助”的旗号,宣布派遣一支2.8万人的部队,参加在索马里
的援助行动。12月底,美军完成了在索马里的军事部署。按照原
来计划,美应于1993年1月底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移交控制地区,撤
出其紧急干预部队。但是,1993年初,驻索美军开始多次卷入武
装冲突。6月30日,美军下令悬赏捉拿索马里艾迪德派武装头目艾
迪德。10月3日,美军士兵与艾迪德派武装发生冲突,美军动用了
武装直升机。而艾迪德指挥2000名武装人员,与两万余名维和部
队周旋,共有56名维和部队士兵和500多名索马里人在冲突中丧
生,其中美军死亡18人,损失3架武装直升机和部分军车。1994年
3月21日,美军撤出索马里,该国从此陷入无政府主义混乱和贫穷
疾病的灾难,沿海渔民纷纷沦落为海盗,索马里海盗成了亚丁湾
的风云强人,武装抢劫所有路过的商船。
2、大兵入侵太子港
1991年9月30日,海地发生军事政变,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被
推翻后逃亡美国。海地军政府与逃亡总统于1993年7月3日达成协
议,要求联合国派遣军政人员协助海地恢复秩序,为阿里斯蒂德
回国复职做准备。然而海地军政府并未履约。1994年6月—7月
间,美借海地军人政府驱逐联合国民事调查团之机,促使安理会
在7月31日通过第940号决议,决定组建以美军为首的1.5万人的多
国部队,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8月15日,美国总统
克林顿对海地军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并命令美军部队准备出兵海
地。9月18日,在美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海地军政府与美国达成
了一项协议,规定1.5万名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从9月19日开始进
驻海地,实施“坚持民主”行动。19日,当首批美军士兵在太子
港登陆时,海地军队与示威群众发生了小规模冲突。此后,双方
多次发生武装冲突。1995年3月,美军向联合国维和部队移交任
务,1996年4月美军全部撤出。
3、打击苏丹和阿富汗
1998年8月20日,美国为了报复恐怖分子对美国驻肯尼亚和坦
桑尼亚大使馆的炸弹袭击,分别命令游弋在红海和阿拉伯海上的
作战舰艇,用“战斧”巡航导弹同时袭击苏丹和阿富汗境内的目
标。美国以导弹报复恐怖活动引起世界关注。普遍认为,用国家
恐怖来对付集团或个人恐怖,只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恐怖和混
乱。
4、“战斧”导弹砍向波黑
为削弱波黑塞族的军事实力,迫使其接受美国提出的波黑和
平方案,北约以保卫萨拉热窝等联合国“安全区”为由,动用以
美国海空军为主的北约部队,于1994年8月30日及9月20日连续两
周出动大批飞机对波黑塞族军事目标及部分民用设施进行猛烈轰
炸。9月10日,美海军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向波黑东北部的塞
族防空设施发射了1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此次北约用于空袭
的飞机约170架,其中美国约87架。行动代号为“审慎力量”。在
为期两周的空袭中,北约飞机共出动约3400架次(其中约850架次
执行轰炸任务,投掷各类弹药1000吨),摧毁塞族56个重要目
标。塞族60%—70%的防空设施和作战指挥设施被摧毁或陷入瘫
痪状态,近30%—40%的弹药库被炸毁,2%—5%的重武器遭到
破坏。塞族最后被迫接受了北约提出的停止轰炸的条件,从萨拉
热窝周围撤走了300件重武器,北约仅一架飞机被击落。
5、悍然空袭南联盟
1999年3月24日—6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为了谋求欧
亚大陆,特别是巴尔干地区的战略控制权,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
盟发动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战略空袭。这是北约自成立
50周年以来第一次对防区外、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战争,也实
现了其由一个地域性军事组织向全球性军事组织的过渡。“联盟
力量”行动是一次高技术空袭作战,北约运用了新军事革命的阶
段性成果,将兵力投送、信息作战、非线式作战、精确打击、防
区外打击、战区外指挥等概念全面运用于实战。北约对南境内重
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民用目标实施了打击。美国和北约在战
争中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包括国际上禁用的
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此战中,美国空军悍然对中国
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实施多枚导弹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
损失。
6、反恐阿富汗
“9·11”事件是美国有史以来遭到最大规模、损失最为惨重
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把矛头对准中亚的阿富汗,
发起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打击行动。美对阿军事打击于
2001年10月7日开始。美及其盟国在阿周边部署了近8万人的兵
力,其中美军约5万余人,先后动用了5个航母编队、4个两栖戒备
大队,以及500多架战机。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美军出动作战
飞机5000架次以上,投射炸弹导弹1.2万多枚,其中60%以上是精
确制导弹药。通过军事打击行动,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基本上摧
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网络。阿富汗战争是美国以“反恐
怖”名义发动的一场战争,是一场以空中精确打击为主要打击样
式、实力对比悬殊的非对称战争。表面看,它揭开了美国新世纪
“反恐”系列战争的序幕,实际上却是在建立围困俄罗斯、围堵
中国的西亚战略地缘。
7、“斩首”萨达姆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
拉克开战。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
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
期后开始的。
8、导弹屡袭巴基斯坦
2009年5月14日,美国无人驾驶飞机用导弹袭击了位于巴基斯
坦和阿富汗交界地带的瓦兹斯坦地区。该地属于塔利班武装的实
际控制区,美国怀疑“基地”组织第一号人物本·拉登及其副手
扎瓦希里“隐居”在这里。自从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无视巴
基斯坦的抗议,连续三次对后者发动导弹袭击,造成巴境内宗教
极端主义和反美情绪异常高涨。一般来说,美方主要通过无人驾
驶飞机向巴基斯坦境内可疑目标发动导弹偷袭。美国认为,此举
严重削弱了“基地”组织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
通过以上“有氧运动”,美国的控世战略实现了多项战术目
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封堵俄罗斯,包围中国,切割中俄地缘政
治纽带,破碎伊斯兰世界,有效控制欧洲。
9、美国军演
美国军演的历史很长,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海上、陆地、太
空军演不计其数,虽然各类军演的战术、技术目的各不相同,但
总的战略目标却非常明确,那就是棒打破碎伊斯兰世界、围困压
缩俄罗斯、遏制围堵中国。美国的年度“红旗、绿旗”军演和两
年一度的“环太平洋军演”算是常态军演,但最近几年的军演却
不同往昔,除了朝鲜以外,中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均已参与其中,
尤其是今年举行的军演,其频度、规模、军演区域、参与国家、
演习时间等都超乎寻常,咄咄逼中,就连巴基斯坦空军也于今年7
月历史性地参加了在美国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和“绿
旗”军演。美国在中国周边进行的密集联合军演,都是在为最终
“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中国”做全面铺垫和战争准备。以下仅仅
是最近年来围绕中国的部分军演,属于美国“有氧运动”的筋骨
热身。
2006年:美日联合军演;蒙古、美国“可汗探索—2006”联
合军演(印度、泰国、斐济、汤加、孟加拉五国应邀参与,英
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派出观察员,中国和俄罗
斯武官应邀观摩)。
2007年:美国主导的“勇敢之盾”多国大规模海上军演;蒙
美“可汗探索-2007”九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联合军演;美日澳新印五国“马拉
巴尔-2007”海上打军演;美韩“阿尔索伊—2007”联合军演(规
模由营以下骤升至师旅级);
2008年:美印“马拉巴—2008”联合军演;多国“环太平洋-
2008”联合军演;
2009年:哈萨克斯坦、美国、英国“草原之鹰—2009”三国
联合军演;美印“战争准备”联合军演;蒙美“可汗探索-
2009”多国联合军演;
2010年: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法
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荷兰、秘鲁、韩国、新加坡
和泰国十四国国“环太平洋2010”超大规模联合军演;美印联合
军演;美韩大规模超级系列联合军演;美越联合军演;美蒙联合
军演;美哈联合军演等等。
此外,美国主导下的中东、非洲、欧洲、西亚等地区进行了
近百次大大小小的单边、双边、多变军演,还有美国独立进行的
太空军事演习。所有这些军演都反映了美国“有氧运动”的“排
碳能力”,均构成了美国的巨大GDP。
图表22 排碳三期截止到2009年18年来十大排碳国
排碳效益是指每排放一顿二氧化碳所形成的GDP,它综合反映了
一个国家在社会生产组织、科技进步创新、经济运作模式、生态环境
耗损、能源资源效率、国际贸易收支、全球产业链状态、工资水平、
人均收入、税负状况、国家负债能力、国民财富、民生保障状况、制
度创新等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可以说是现代化进程中最能体现国家综
合状况和国民财富状态的最简单、最真实、最有效、最实用的社会经
济指标。
图表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早已完成现代化进程以及后现代经济转型的欧美老牌强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排碳效益相当高,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发展中的中国、印度以及被私有化了的俄罗斯等大国的排碳效益虽然增长较快,但依然处于极低水平。排碳三期已经过去的19年中,排碳大国中排碳效益在2000美元以上的只有法国、日本、英国、德国四大老牌列强,美国之所以低于四大老牌列强,完全不是因为美国的排碳效益比它们低,而是因为美国为维护世界老大地位所需要的军工和军事武略排碳量要远远高于它们,大约占美国排碳总量的一半左右,如果剔除这部分排碳量,美国的排碳效益依然居于全球三甲之列,约为3528美元。法国之所以排名第一,主要依赖于于所为的高端化妆品、时装、首饰、奢侈品等全球销售,再加上金融、旅游、艺术、品牌输出等无碳和超低碳利润,大大提高了排碳效益。
排碳效益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和保障水平,中国人是低收入、低保障、低休闲的“三低子民”,与美欧国民高收入、高保障、高休闲的“三高国民”状况形成了强烈对比。中国的排碳效益仅仅是美欧发达国家的1/6,与北欧、中南欧的富裕国家相比,这个数字还不到1/10。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碳大王,为什么排碳效益如此低下?原因有二。一是中国被美欧控世集团剥夺得非常严重,中国没有全球市场定价权,在世界经济食物链上处于被吞食的“牛羊生态圈”,凡是中国卖出去的都是廉价货,凡是中国买进来的都是高价货,一低一高之间,中国人创造的价值90%被美欧控世集团所掠取,中国的“世界加工厂”地位只能得到最终利益的10%都不到;另一个原因是,以超高价房地产、市政循环拆建为核心的官商利益产业链并不创造多少价值,只能制造钢筋水泥丛林的数字奇迹,而且都是高碳行业,这一低一高之间,中国的排碳效益被严重稀释,再加上官商利益集团的二次盘剥,不仅中国的排碳效益十分低下,国民收入也被大大掠夺,相对平均收入在不断下降。30年前,中国的国民总收入是GDP的19%,现在已经下降到8%,而美欧国家目前的国民收入/GDP平均水平是48%,也是中国的6倍,与排碳效益的比值完全一致,中国人被内外剥夺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排碳三期的18年里,中国人的平均积碳量是美国人的15%,但人均GDP只有美国人的4%,两者相差3.75倍。这就是说,中国人排碳越多,创造的相对价值就越少,国民能够分享到的相对财富也越来越少,中国人民被外夺内剥的程度也在日益加深。这就是中国被全球私有化过程中人民所面临的前景预期,财富分配之道正在越走越狭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中国第三代移民浪潮为什么发生在既有钱、也有技、又有家的中产和富翁阶层,说明中国的社会系统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四、二氧化碳的政治经济扩张学
二氧化碳的政治经济扩张学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人均排碳量,一个是排碳效益。人均排碳量不仅反映一国的现代化程度,还体现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以及与世界的关系,尤其是现代国防能力的核心领域海洋和天空,几乎就等于一个大国的人均排碳能力。中国的人均排碳能力只有美国的15%,是俄罗斯的26%,为日本的35%,则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以及整体国防能力最多也就是美国的15%,俄罗斯的26%,日本的35%,这样的估算只高不低。因此,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减排,若是为了环境和生态,为了经济社会转型,那是说得过去的,也是很应该的,但若是为了应对所谓的气候变化,为了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那就太扯淡了,也太无知了。中国应当理直气壮地对气候宗教说“不”,对强制减排说“非”。中国完全没有承担减排的义务和责任,只有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中国在排碳三期内的人均排碳量只有61吨,而同期世界人均排碳量是173吨,中国人均排碳量仅为全球人均排碳量的35%,中国的人均排碳量落后状况正好说明了中国的现代化落后状况,这是最基本的国际对比结论。
排碳才是硬发展 环保才是硬道理
按照排碳三期里中国加速排碳的趋势看,如果中国的GDP到达美国目前的水平,大约还需要13年时间,也就在2023年左右。此时,中国的排碳量大致上是104亿吨,美国在84亿吨左右,中国排碳量将是美国的1.24倍,届时美国的GDP将到达26万亿美元,大约是中国的1.85倍,美国的排碳效益为2757美元,而中国的排碳效益也只有1052美元左右,远远赶不上现在的美国水平,甚至连2009年世界平均排碳效益1634美元(图表16)的水平都还差的远。这是从国家排碳量的角度看,中国的落后不言而喻,经济形态问题非常严重,不继续大规模排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许依然是昙花一现,但继续大规模排碳,问题将更加严重。更何况到时候美国在其它方面更加领先,我们根本就没法预测美国会发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我们依然要鹦鹉学舌、猴子学技,被控制、被剥夺的程度只会更深,不会解脱。
从人均GDP看,中国要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大约还需要40年时间,那就到了2050年前后。届时中国的排碳量将到达183亿吨,美国为122吨,中国是美国1.5倍左右,但中国的排碳效益依然低下,只有1797美元,跟2009年的世界平均水平差不多。也就是说,按照最近18年来中国最快的发展速度看,如果地球能和谐到2050年,中国再保持40年的较快平稳增长,中国将达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的排碳量将达到全球排碳量的一半。这是相当恐惧的愿景,中国大陆的资源、能源将严重枯萎,粮食、淡水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再遭灭顶之灾,国民劳动所创造的大部分财富被美欧控世集团的“价格体系”轻松拿走,这还是最好的结果——钱走山河在,起码不做亡国奴。但即便如此,被统治、被奴役的“有国奴”并不比亡国奴更好受。更为凄惨的是,如果2020年前后全球实行强制减排,中国将被课以高额碳关税,中国将在气候金融食物链上依然处于被吞食的“牛羊生态圈”,每排放一吨魔鬼气体,我们就得拱手奉上大约40美元的碳关税,104亿吨排放量便意味着4160亿美元,平均每人(就算15亿人口)负担277美元,折合人民币1800元,大概能买到二线城市的半平米楼房,一家4口人就是2平米房子,40年就是一套80平米的住房。这就是被控制、被统治、被全球私有化奴役的结局。
因此,对现代化程度依旧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例如中国和印度,排碳才是硬发展,环保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追求的环保的减排,而不是减排的环保。
图表23 2009年全球排碳20大国综合数据
图表分析:
1、中国虽已成为全球排碳老大,但人均排碳量还达不到全球人均排碳量,历史积碳量更是少而又少,即使今后仍有上升空间,对全球排碳总量、尤其是对历史积碳量,并无实质性影响。因此,中国该排的碳不仅要排,还需要大排特排。从排碳效益看,全球平均值为1634美元,中国的排碳效益只有689美元,该数据清晰地表明,什么是发达国家,什么是落后国家。尽管中国的GDP已于2010年8月超国日本,但日本的排碳效益是3322美元/吨,而中国仅为日本的20%,只是20排碳大国平均值的37%,证明中国在原创科技、高端制造、品牌输出、高附加值竞争、国际市场定价、资源控制等方面依然相当落后脆弱,仍处于全球产业食物链、市场食物链、技术食物链、金融食物链和规则食物链的低端生态区,依靠的是低端生态的“种群数量优势”,GDP非常虚幻,离真正的经济强国还差得很远。中国的GDP本身含有莫大的“假大虚空废套编”气体,再被庞大的人口分母一除,那就更可怜了。若从国民收入看,中国依然是贫弱国家,国民平均劳动收入仅仅是发达国家的零头。
2、澳大利亚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人均排碳大王,作为18世纪英国流放囚徒的“南方的土地”,澳大利亚是仅次于加拿大的欧洲殖民移民大国,其民族构成中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18%为欧洲其他国家后裔,亚裔仅占6%,其中华裔占3%,真正的土著居民只有50来万人,约占2.3%。澳大利亚与英国的“母子”关系犹如3000年前的海洋贸易霸主腓尼基与迦太基的关系,而迦太基比罗马更早地统治着地中海。因此,澳大利亚人均排碳量的突飞猛进表明澳大利亚的国防实力和海上扩张能力正在发生静悄悄的巨变,将会成为21世纪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主导力量,像一条蓝鲸一样游弋在中国的南海大门口。
3、加拿大的人均排碳量正在逼近并将很快超越美国,已将欧洲各大国和俄罗斯远远甩在后面。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英法殖民移民大国,作为与英国具有血统关系的最大英联邦国家,人均排碳量的飞速增长说明加拿大的国防实力已经发生质变,正在从传统的防御配合性国家向积极进取扩张型国家过渡,这一点已经从加拿大大张旗鼓地与俄罗斯等国争夺北极主权上得到了充分印证。21世纪的俄罗斯将面对一个新的强大对手,除了抗衡美国和欧盟的打压以外,俄罗斯还将对付来自东方的巨大挑战,这对休养生息的俄罗斯而言,将是一种全新的战略考验;
4、韩国的人均排碳量迅猛增加,已经超过英国、法国、意大利,直逼日本、德国、西班牙,这是很值得中国认真考量的事。韩国也是典型的出口型经济模式,经济大权被一些财阀家族所控制,人均排碳量的高速增长表明,韩国的国防实力正在发生我们并不完全清楚的巨变。对中国来说,韩国强势崛起并无威胁可言。但如果在美国控制下韩国统一朝鲜,那就不是小事了。因此,仅从韩国人均排碳量狂涨的势头看,中国必须改变对朝政策,让朝鲜的人均排碳量也增长起来。分裂破碎的朝鲜半岛最符合中国利益,犹如分裂破碎的伊斯兰世界最符合美欧利益一样。朝鲜半岛一旦统一强大,中国不仅会失去一个盟友,很可能再造一个越南式的“敌人”。60年前朝鲜战争的本质就在这里,毛泽东出兵朝鲜绝对正确,维持了朝鲜半岛的现状,这也是中国获得长期和平局面的基石之一。
昆仑神鹰2010年11月1日于青海西宁
交流:QQ464887811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