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张明:现代化与市场崇拜

火烧 2008-09-01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市场崇拜现象,指出市场与科技的盲目扩张对人与自然关系、社会秩序及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强调市场主导下的发展代价与内在矛盾。

《现代性与人和自然的矛盾》之九

九、现代化与市场崇拜


市场经济是靠市场的本性来调节、控制和导向的经济制度,而市场的本性就是逐利,它不仅具有垄断倾向,而且具有导致强弱分化的“马太效应”,市场经济是对市场本性的顺从,市场的发展是以人和自然为代价的。
在现代社会,市场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市场经济成了现代社会的首要制度。市场崇拜带来的是效率崇拜、速度崇拜、规模崇拜。市场和科技都被完全神化和意识形态化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是市场的原因,而恰恰是因为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国家干预过多造成的,只能靠进一步发展市场来解决,“新自由主义”就主张对市场更加放纵。
当经济生活成了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当市场成了社会的主体,市场便开始消解一切,将一切变成商品,使一切非分成为可能。现代市场不仅无所不能的满足人的所有需求,而且还不断制造更多、更新的需求来形成新的发展的动力。今天,市场的力量不仅控制和支配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且也控制和支配着个人生活。市场通过引诱人的各种欲望,提供各种机会和可能,然后迅速将这些欲望变为现实,最后再把这些满足变成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使所有的消费成为理所当然。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带给人的反而是越来越不满足,市场使人们的物欲变得更强;现代生活使那些用于维持健康有益生活的支出越来越少,而用于各种娱乐、休闲、旅游的支出越来越多。
市场具有吞食一切的欲望和消解一切的功能。学者周还林和谢高地在《人类生存困境——发展的悖论》一书中写道:“市场是一种系统整合的机制,它倾向于控制所有可以想象的系统合法化的方式,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范围。国家作为一种再商品化的工具,其作用已被简化为一种运用政治手段服务于市场的统治。”
现代化发展必然会使财富增长中的一部分要用来抵消增长的代价——身心健康的伤害,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疏离,环境的破坏等等,使社会财富增长中的有效成分将呈递减趋势,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消除发展的各种后遗症。
现代市场引导人们把满足物欲成为生活的唯一目的,现代市场与科技结盟颠覆了以往的一切秩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身心关系,使人失去节制。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需求并没有太大改变,人生本不需要这样忙碌,但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本不需要这样过度开发,但现代社会正在进入飞速发展的轨道。
新产品带给人们的快感和维持兴奋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人们需要付出的身心代价却越来越大,伴随更多的诱惑、攀比、欲望的是更多的紧张、更大的压力。市场把玩于人与商品之间,人如同翻转轱辘的小白鼠,忙忙碌碌,但始终还是停留在原地。现代社会发展的逻辑已陷入一种盲目的整体性自欺。也许人类最好的时代是手工时代和耕读时代,那时人们的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欲望。
许多被市场列为“必不可少”的物品其实只是一些虚拟,相对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汽车、空调、冰箱、塑料袋、手机、电脑、瓶装水、桶装水、餐巾纸以及其它一次性产品的出现只有几年到几十年,现在都成了“必需品”,而所有这些产品的不良后果都被解释为进步的代价,最多被说成是利弊参半的“双刃剑”。现代市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将巨大的破坏性表现为必要和无可厚非。
市场与科技是盲目的,具有一种内在野性和扩张冲动,即便在高度组织化的今天,也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给它机会,它会膨胀到毁灭,这是它不变的本性,也是它存在的理由。市场的逐利本性为科技的奇思异想提供天地,而科技的实践精神把市场的欲望变成现实。现代金融市场,尤其是现代证券市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反映正常的经济活动,而完全是通过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的投机取巧。
传统社会满足的是人的需求,现代社会追求的是人的欲望;传统社会的价值核心是节制,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是放纵;传统社会的发展遵循一种自发的逻辑和内在的秩序,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一种人为的逻辑和外在的秩序;传统社会,市场与科技受到各种传统价值和社会等级秩序的约束,现代社会,它们受到各种激励,成为普世价值。失去内在和天然的传统价值,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约束市场和科技的野性。西方文明企图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上通过发展,追求极致,实现对人和自然的外在超越,而东方文明和其他传统文明追求的是各种内在超越,这是西方文明与其它传统文明的主要区别所在,也是其根本危害所在。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在财富分配上更公平,人与人的关系更平等,而资本主义更富于效率,在政治上更加自由,但市场和科技的发展正在消解意识形态的差异,整合两者的不同功能。在对于市场和科技的认识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日益趋同,两者都高度关注于物质生产和科技发展。所有的政府、组织和个人都成了经济决定论者,经济对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已远胜于政治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人类已陷入对市场的制度性依赖。全球化的冲击,以及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两者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相似,如今,两者正通过不断借鉴和渗透,共同开创一个新的风险社会。文化是制度之母,使两者走向一致的根本原因是共同的物质取向,而那些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上的争论,包括政治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上的争论都已成了西方范式内部的争论,因为苏联和东欧本属于西方文明形态,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与文明形态之间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
所有的民族国家现在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市场和科技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本质已完全改变,世界已完全落入市场和科技支配的西方文明范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