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奥运梦既然圆过了,体育就该回归“增强人民体质”
奥运梦既然圆过了,体育就该回归“增强人民体质”
奥运会结束了。北京奥运会不仅没有出多大安全乱子,而且空气质量、环境和服务都被外国运动员称道。尤其是中国获得51块金牌名列第一,应该说是成功举办了这次奥运会。
我们用“百年梦想”来描绘这次北京奥运会,总的来讲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中国人以前被称为“东亚病夫”。如果从洗刷耻辱角度说,费这么大的劲儿花这么多的钱也算没白费。
但是奥运会毕竟是一场游戏,无非是请全世界人来玩的一场大游戏。除此之外奥运会没有任何别的意义。如果把奥运会抬得太高,把奥运精神作为体育精神,甚至还想贯彻到其他方面,就会出乱子。
其实,自1988年所谓“兵败汉城”后国家体委提出奥运战略,围绕奥运会安排体育工作以来,我们已经损失了很多。损失的不是别的,就是人民身体健康。
这次奥运会成功一点表现在破纪录上。北京奥运总计28个大项302个小项,其中只有10个大项,约200个小项存在记录问题,各种球类、体操、跳水、拳击等没有记录问题。这次赛会纪录被打破一半左右,其中破世界纪录38项。
对比一个数字:2007年兰州市17岁以下中小学生田径项目中,男女组共6组114个项目的运动会记录中,有78项记录保持在10年以上无人打破,其中33个项目保持在15年以上,有6项记录竟然保持了30年。
也就是说,我们青少年体育运动并没什么起色。
去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有这样一段:“……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些省的数字也说明问题。去年7月,辽宁省教育厅通过对全省青少年调查后公布一组数字,说与1987年相比,青少年体重、身高、胸围都增加了,但立定跳远、 50米 跑,男孩 1000米 和女孩 800米 跑下降了,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肺活量和视力水平。另外一组数字说明: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青少年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其中包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都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也就是说,现在的10个大学生中,还找不到两个视力良好的人!教育部调查,2002年我国7—18岁城市男生的肥胖检出率达到了11.50%,城市女生则为7.74%,而在8年之前,上述的比率分别是男生3.98%,女生3.46%。
体育运动并不改善身高体重,改善的是力量、耐力、爆发力和心肺能力。青少年的肺活量、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包括柔韧能力下降,说明中国体育出了大问题。而且调查表明是“最近20年”发生的事情,而这个20年,恰好是1988年提出奥运战略开始的。这里难道没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而且是直接关系。以奥运为中心,非奥运项目就会从全运会中砍掉,比如中国式摔跤等。以奥运为中心,非奥运项目,但是是比较容易普及的项目就得不到重视,比如中国武术,登山,野外游泳等。至于跳绳拔河踢毽子等,就更不要谈了。以奥运为中心,大量资金将被安排在中国原来没有项目的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和运动队建设上,大量围绕奥运的基地被建起来。这样,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与奥运项目之间,肯定后者要多分配出很多资金。中央文件上就承认“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是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在欢呼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同时,一定要认识到为了奥运会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是牺牲了一代人的健康换取的51块金牌。而这一代人恰好是中国人今后的希望和支柱!
牺牲的已经牺牲了,我们不能再牺牲一代人吧。如果中国有40年年龄段的人身体素质不符合要求,早晚还是东亚病夫的。因此,国家体委必须改变指导思想,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放在工作中心位置上来。
首先,要狠抓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做硬性规定,并把体育达标,以及达标标准按比较大权重放进毕业、中招、高考的分数上。而且测试方法要同组织高考一样严格。
其次,在全运会恢复非奥运项目,并要求各地体委恢复单位间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要求各单位和地方体委组织登山、游泳、武术、踢毽子、跳绳、拔河、长跑等各种容易开展,不用场地和器材的体育活动。
第三,消除市场化对体育的影响。体育有社会福利性质,不是有钱人才需要健康。现在几乎没有不收费的体育场所了,国家应该在城市规划中由政府出面建设一批公益性质的体育设施。现在街道旁边的老人健身器材并不是解决全民健身的全部设施。
奥运总算结束了,该还给中国人健康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