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执古御今,一言为评,论天清地宁的社会模式

火烧 2010-09-12 00:00:00 中华文化 1028
文章以《易经》地天泰卦为核心,探讨天清地宁的社会模式,强调自然和谐与民主制度的重要性,结合文化根源与治理理念,提出构建理想社会的路径。

         中华《易经》博大精深,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今唯取冰山一角,“地天泰”“天地否”之易卦,论天清地宁的社会模式,简而易说。

      昔天地无有分别,混沌如一;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始天地分二;人得天地之和气,为万物之灵,万物生长,人立其中而为三;人的头部承授天的清气,故神清气爽,灵慧如渊;人的脚部承托地的厚载,栽种五谷丰登可以养命。以物质之有以存身,以心灵之无以明志,浩瀚高远,超凡脱俗,是谓自然,天地相合,此“地天泰”之由来。自人神思开智以来,蒙尘之垢,嗜欲享乐,肆猎如狂。自此纷争不断,朝代更替如烟云草木,功过赏罚如猩猩嗜血,令行禁止如枷锁牢笼,道德教化如梦中眠睡,分别压迫不平凸显,刀剑、钱权畸形之物凝聚空中,阴气笼罩。自然无欲清净之气不能上升,贪欲污浊之气不能下降,天地阻绝,此“天地否”之由来。自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天地否”久矣。

      在政治制度中,君授官权,一级压一级的模式,有违自然,上言下听,中间必有阻绝,君权集中制、政党集中制均为“天地否”,所以综有明君在世的朝代,也是民意不能上听,君意不能下达,处于中间的官员,欺上瞒下,丑态横生。强迫的税收,更是苛政猛于虎,地方官吏以名行权,寡小民财,而搜刮的财富堆积在国家的架构中,任由官员恣意挥霍,贪污腐败屡禁不绝。中央集权,天地阻绝,丧失了天空是清明的本色,所以未来的政治制度,民主选举是必须的。而人民是厚重的大地,必须具有厚重的民权,只有地越重越厚,天才能越轻越清。由村到镇,由区域到全国,由全国到世界,每一层都是轻的,而最高层是最轻的。官比民轻,民推为官,官与民同,则政治制度已明。“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淮南子》的这段话是平治天下的根本。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同的,但同样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不是去扩大这种分别差异,而是消除这种隔阂。而真正的法律,就是明了命运的真相,抑强扶弱,中和平衡,如果不是以这一原则去设立法律法规,都不可能保证法律是公正公平的。中国的强大,不在于奥运会上的金牌数目,也不在于军事上的战争武力,更不在于经济上的增长数字,它只在于中国悠久源长的文化,在于与民生息,遵循自然的“地天泰”易经理念,构建天清地宁的社会模式,中国才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世界和同如一,无有分别。

      在经济制度中,当私有制的架构得到政权的支持,税收与商富一家亲,扶强抑弱,专营垄断,股市圈套,银行频演掩耳盗铃的存贷方式,天无时不刮起疾风暴雨,地无时不泥泞难行。现今的城市,因为经济及财富都堆积到了一个点,如同男性的勃起,始终不能长久,空间狭隘,人口密集,商业发达,全球贸易流通,飞机在天空频飞,汽车在地面频跑,人的头脑不断智巧,脚步不断行走,心情浮躁,气侯变暖,中国历来有“天人合一”之说,故而引发天灾地动。人静天地静,人和天地合,人俭天地广,人慈天地祥。只有破除强迫的税收和个人财富的厚重积累,还财于民,民归于乡,以地方为本,民有所需,大部分钱为集体利益保障,少部分钱为个人执有,如同女性的伏藏,才能转祸为祥。当社会中真正需要一个企业的存在,则应当由员工共同集资去完成。当然在现阶段,可以理解为老板付出钱多,而员工付出劳动力多,但只有员工的根基重,财富厚,权利重,才是“地天泰”两者皆利的模式。而当财富掌控在少数人手里,竞争博弈,再由老板发放工资,员工只能被动领取薪金,受管理压制,是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双方压力重,是“天地否”两者皆伤的模式。今年5月深圳富士康发生的第12起坠楼事件说明了什么?少数人控制财富,持续不断的产生了大量的臃馀商品,束缚了多少人的自由,背井离乡,日夜操劳,科技工业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终结。执着于个人所得到的财富是痛苦的,因为“你有压力,我有压力”,它就像压在人心上的巨石,在得失之间让人感受苦与痛。一切皆有定数,潮起潮落总有时,富贵荣华转眼空,舍得和谦下是福中。世界如同一体,同喜亦同悲,只有天下的企业无钱财,而员工有钱财;只有世界的人民有钱财,而国家无钱财,则人民的一切劳动都是在自利利他,无职业等级之分;只有人们不断的积蓄道德,转环境为福田,钱财自然丰饶。遵循“地天泰”的易经理念,构建天清地宁的经济模式,社会才具有良性的发展空间。

      在军事制度中,由上级命令下级执行的模式是沉重的,功过赏罚下的令行禁止,虽得一时之效,但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结果只能是军队腐蚀,意志消沉,历史为鉴,总逃不出被灭亡的命运,何况武力所夺取的天下,那有不被武力所取代,非仁者之道。只有破除现有的军事架构,寓兵于民,兵轻民重,才能除去兵刃,消除战争。世界最终会回归到松散的村落群体,无有国家,无有统治者,地方只需要少数民选“公正人”维护治安即可。综观历史,战争并非军事与政治的原因,而是由于文明的缺陷。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明暗的对比异常强烈;在柔和的月光下,明暗的对比却不分明。所以,以太阳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中央集权私有制,极大的扩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与压迫,太阳下的阴影,污秽丑恶也异常黑暗。而以月亮为中心的民众选举制、集体公有制,却可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与差异,慈悲善良也可以得到滋生。遵循“地天泰”的易经理念,拔开军队乌云密布的天空,让道德文明柔和的月光重新抚慰大地,为自然之道。

      在文化中,太阳普照万物,发出光与热,在光合作用下,促进植物的生长;月亮滋润万物,发出冷与寒,在愈合作用下,可以使受损的植物纤维修复如初,而太阳光却使受损的植物纤维留下痕痕。太阳和月亮,互为补益,阴阳媾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头对应着天,脚对应着地;头脑虚极,脚底盈裕;精神为轻,物质为重;轻的上升为天,重的下降为地,才能合乎自然。太阳对应于人体为眼睛,因为看到种种物质诱惑,所以放纵追逐。月亮对应于人体为眼球,是眼睛的内部结构,为眼睛提供了能量,是眼睛的根本。所以,人应该更多的珍啬自己的眼球,而不是追求眼睛画面上的刺激,人过度的使用眼睛会产生疲劳,近视,甚至瞎眼。地球热化,极大增加了太阳的热量,形成太阳风暴,而宇宙的自我保护机制,也将会摧毁一切使太阳过度疲劳的引导因素。地球因为长期开采资源,失去了金属矿质石油的水份滋养,加大了地壳分裂,地质松散,加大降雨量以维护平衡,泥石流汹涌,洪水泛滥,地球将持续不断的产生灾难。太阳在急速扩增能量之后,会消弱的自身内部机能,磁场减弱,长时间逐渐恢复。地球和月亮对于平衡整个太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对应于人身为肉体,月亮则主宰人的内心与灵魂。当人类追求以太阳为中心的物质世界,将会消弱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拉远地球与月亮的轨道运行;当人类追求以月亮为中心的内心灵魂,地球磁极将发生转化,加大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拉近地球与月亮的轨道运行距离。月亮俗称“广寒宫”,发出了冷寒,由遥远的海王星提供原能量,冷却地球发出的热量形成降雨,江海河流,植物得以生长,产生空气中的氧份,为“地球之母”。灵魂主宰人的身体,所以人应该更多的关注灵魂,而不是外部的身体,身体与灵魂相互拥抱,合为一体。月亮为阴性主静,对应于人为女性,性情笃定,以追求家庭幸福稳定为本,孕育子女为天职。娴静圣美,如月光下的女神,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对育导子女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男人和女性组成了家庭,其中女性更值得尊重,柔弱居上,刚强居下。太阳为阳性主动,对应于人为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则一直占主导地位,以追求财官名禄为功利,竞争侵夺,欲海难填,更沾染了烟酒色赌毒等习气,人心失去了约束,则失去头脑是清净、清醒的本根,人只有格去身体对物欲、人欲的追求,才能回归到道德精神上的追求。

     《道德经》里有句话说:含德之厚,比之赤子。也就是具有深厚道德的人,会得到神明的保佑,人神合一,无忧无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好像初生的婴儿被保护在父母的怀抱中,没有烦恼,没有分别。而道德的修习毕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总会有许多反复与考验,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接受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儒佛道得以扎根是因为头部、上身、下身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身,而儒学可比喻为一个人的下身,道学为上身,佛学为头部,所以儒佛道三教一体,应该是历史发展到今天最为完整而至善至美的教育。其中,也可比喻儒学为少年,道学为中年,佛学为老年;儒学为太阳,道学为地球,佛学为月亮;儒学为大地,道学为真人,佛学为天空。儒学如大地般厚重载物,包容百家学说,各族多元文化,为世间伦理道德,社会秩序,家庭生活,与民生息息相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学的修习,以《大学》为首,孔孟次之,其它为辅,旨在修身为本,培养儒家正气,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道德的修习扎下根茎。自汉武帝“罢百家,独尊儒”,以儒法治国以来,历史发展到今天,也遗留下了不少陋习观念,和值得发扬的地方。功过赏罚是历史以来的常用管理手段,但也是祸乱的根源。只有无赏无罚,无功无过,才能破除竞争对立的观念,消除剥削与不平等的制度。只有无庆无宴,无时无节,真朴始一,才能破除浮华的表面,消除“面子工程”。只有无美无丑,无善无恶,才能破除赞美与申斥的两极,消除分化。只有无名无姓,无娶无嫁,才能破除分别私有的观念,消除“重男轻女”的弊病。只有无尊无卑,无长无幼,才能破除长幼尊卑,上下等级的观念,消除父母子女,上司下属的等级架构;只有如兄如弟,如朋如友,天下一家,才能平等如一。“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只有天伦超乎人伦的恩义,夫妻聚首有前缘,有别于阴晴圆缺的情爱,举案齐眉,含德礼义,才能找到彼此灵魂栖息的归巢。

     道学如真人般了悟大道,道学主要为易学,“易”就是日月。《易经》是中国祖先观测宇宙的运行规律而遵循自然生活的哲学,易经、签筒是人沟通神明的工具,探索宇宙神秘力量的钥匙,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易经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从八字等术数中推算出来人前世的业因在今生的果报,也就是命运之说。可以说人从一出生开始,富贵贫贱,六亲荣辱,财官福禄,美丑智愚,人生起伏,都有定数和相对固定的轨迹。当然命可改,“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心与德行的修积,会在今生提前发生福德报应,转祸为福,都在于心灵与道德的修正与自省,人生的不顺,并非命运本身,周围的人与环境,而是道德的缺失。道学既融于儒学,又融于佛学,可作为佛学因果理论沟通的平台,为道佛之间的枢纽。《易经》源于中国古人观测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宇宙的原始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对应于天干地支,作用于人的影响而创立的学说。在西方科学发展以前,中国远古的祖先早已观测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推测出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对人类起源、灵魂等自然科学问题得出了答案,因为它就藏在中国人熟知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分别对应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之中,以下有些深度的内容可供学术探讨。在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分别排列为:太阳、水星、金星、地球(月亮)、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与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其中,    太阳对应为已蛇,属阳火,内藏丙火为太阳,是温度极高的热量发光体,核心温度可达1500万开。戊土为固石;内藏庚金,矿质深埋于隐;夏季太阳如蛇一般毒辣,禾苗枯稿,所以称为蛇。也寓示着人类,如果过分追求金钱物欲毒蛇,终会被蛇咬伤。     水星对应为亥猪,属阳水,内藏壬水为江海;水星围绕太阳公转最快,温差极大,大气频繁补充更换,如大海汹涌澎湃,头脑思维如飞;内藏甲木为大树,扎根于坚土可以防洪水于泛滥;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为天篷元帅,掌管天河,具三十六般变化,因染尘色欲,投胎为猪,说明水星的特点。     金星的正面对应为申猴,属阳金,内藏庚金为顽铁;内藏戊土为固石;内藏壬水,所以金属矿产石油是水源的根本;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大气压是地球的90倍,具有一个直径3000千米的铁质内核,所以顽铁归藏为地下;金星所具有的燥湿两种特性,三伏生寒,具有转燥为湿的功能,寒气自此形成了方向;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石头所生的顽金,经八卦炉锻炼成器,一根如意金钢棒,具七十二般变化,称为猴,说明金星的特性。     金星的背面对应为酉鸡,属阴金,内藏辛金为珠玉、寺庙钟声,金星所具有的太阳西起东落的特点,地球东起西落,所以鸡有司晨之功。    月亮对应为子鼠,属阴水,内藏癸水寒露,是太阳系星体自身的寒性,太阳系寒气的交汇点;月球是冰行星,空心内核;子夜月光皎洁,滋润万物细无声,鼠隐蔽行踪所以称谓。     火星对应为午马,属阴火,内藏丁火,如血液,如闪电,是太阳系星体自身的热性,太阳系热量交汇点;内藏己土,为湿土;受月球寒气的影响,火星表面有河床,有过液态水的迹象,呈铁锈为红色的星球。马具奔腾飞速千里的特点,说明火星的特性。     木星的正面对应为寅虎,属阳木,内藏甲木如乔木、棕榈树,为栋梁之材;内藏戊土为固石;内藏丙火为太阳;所以木星有极强的磁场,体积大质量大,内核温度高达2万开, 所以有震为雷之说,如小太阳;如猛虎下山,热不可挡,三阳开泰,热量至此形成明显的方向。     木星的背面对应为卯兔,属阴木,内藏乙木禾苗花草,性柔弱,遇薄土湿润可以生长,二月卯木得露水的滋润,阳气的抒发,自然迷人,如月宫的玉兔;木星磁场与地球磁场的方向正好相反,表面具寒气、温度低,密度小,为气态行星,木星云的绚丽多彩,有光环。

     在十二地支中,作为金木水火库藏之地的土,最为玄妙,它同时也道出了太阳系形成与生命的起源。      土星对应为未羊,属阴土,内藏己土湿土,是植物生长的载体,也是植物死亡作为营养,重新生长的肥料,为二阴进气之所;内藏乙木,为植物本身的种子;内藏丁火,为星体的热量,植物再生的能量;未羊也如同被圈养住的山羊,在西方占星学中,土星代表限制,为宿命业力之星,所谓业力,就是对宇宙能量的储存与释放,好坏由我们的行为举止来决定,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也是佛家的“种恶因得恶果,种善因得善果”的因果规律;土星周围有明显的土星环和几十颗卫星,业力是慢慢轮回的。     天王星对应为戌狗,属阳土,内蒇戊土为固石;内藏辛金,金对应人体为肺部,呼吸生命得以延续;内藏丁火,如电池,可以发电,也可以储蓄电量,是宇宙热量的根源;天王星转动的轨道倾倒被辗压的球,形成指向上的歪伴,如极具嗅觉力的狗犬、游动的精子,所以在占星学中,代表奇异创新,自由独立,变化飞行,具神变力,如自由自在的神仙。     海王星对应为辰龙,属阳土,内藏戊土为固石;内藏乙木,为生命的种子;内藏癸水,如同井水甘冽,取之可以食用,蓄之可以泉水自生,是宇宙间寒气的根源。海王星代表宗教,乌托邦,最高精神信仰,西方极乐世界,佛陀的慈悲精神;海王星也如同神龙一样,若隐若现,在大海则藏于无形,水蒸气上升到天空,又如龙云现,降雨到大地,具神通力,有“海龙王”之称。在佛法没有传到中国以前,中国祖先早已对宇宙有了通达了悟的认识,所以龙的传人,寓意为具有慈悲佛心、至善至美的人。      冥王星对应为丑牛,属阴土,内藏己土如土壤,为玄冥地狱,阎罗殿,鬼门关,奈何桥,为二阳进气之所,主宰灵魂死后的回归与重生;内藏癸水主寒气;内藏辛金为呼吸,为“灵魂之母”;冥王星体积极小,运行时间最长,轨道极其怪异,有时会穿过海王星的轨道,所以同样具有如海王星一般可隐可现的特点;冥王星为黑暗之神,是灵魂转生之地,代表死亡与重生;也如同笨牛一样,愚痴缓慢,代表六道众生智慧浅薄,不断生死转回,不得出离。     丑未相冲,支中均藏己土阴土,为阴气相冲;酉卯相交,形成了灵魂与肉体的交合与分离,生命的不断死亡与重生。    辰戌相冲,支中均藏戊土,为阳气相冲;水火交媾,“天门地户”,开天辟地,形成了宇宙的分离与揉和,冲撞与凝聚。

     亥卯未三合木局,为肉体的生死过程。亥中壬水为阳水江河,亥中甲木为阳木,卯未为阴木花草,阴阳相合,生命肉体得以成长,旺盛,死亡。     已酉丑三合金局,为灵魂的往返过程。已中丙火为太阳火,已中庚金为阳金,酉丑为阴金,阴阳相合,灵魂得以寄存。丑为灵魂死亡重生之地,酉为肺部呼吸,已为眼睛,所以称眼睛为心灵的窗户。      寅午戌三合火局,是宇宙热量火形成的过程。寅中丙火为太阳火,午戌为阴火,阴阳相合,热量得以凝聚;戌为放置的电池,午为使用的电池,寅为热量发电站,太阳形成的来源。      申子辰三合水局,是宇宙寒气水形成的过程。申中壬水为阳水江河,子辰为阴水,阴阳相交,水气得以形成;辰为寒气,子为雨露,申金为金属矿产石油,是液体水的来源。       寅申已亥为四长生之地,分别为太阳、水星、金星、木星,离太阳最近,是热量的聚集,是有形、固态、阳性强盛之地。      子午卯酉为四帝旺之地,地球居金星、水星、火星、木星的交合之地,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交合的精华凝聚,是固态与气态,有形与无形,阳性与阴性的中和,风水学中的“龙穴”与人体的“穴位”如同一理,是五行凝聚的交汇,所以地球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是太阳系的中心。      丑未辰戌为四库之地,分别为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离太阳最远,是无形、气态,是阴性的归藏,精神灵魂栖息的地方。      阴阳、正负、明暗是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整体,在太阳系形成以前,宇宙混沌如鸡子,但它们同样藏着四库土相同又相异的因子。其中,未土(己、乙、丁)、辰土(戊、乙、癸)同藏着乙木的内核种子,未中藏己土阴土,故为阴性种子;辰中藏戊土阳土,故为阳性种子。丑土(己、辛、癸)、戌土(戊、辛、丁)同藏辛金的金属磁场,丑中藏己土阴土,故为阴性磁场;戌中藏戊土阳土,故为阳性磁场。丑未相冲相合,内藏的乙木阴性种子,得到阴土的栽培,水火的引化膨胀;辰戌相冲相合,内藏的乙木阳性种子,得到阳土的栽培,水火的引化膨胀;其中包含的戊土、己土、乙木、辛金、癸水、丁火相互冲撞,最后引发了热核大爆炸。而辛金代表阴阳不同的两种磁场,使星体之间相互吸引、排斥,形成了不同行星的轨道,产生了空间,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是最初形成的星体,其它行星逐渐形成,太阳最后形成。其实,万物一理皆通,太阳系的形成也如人体怀胎一样,先经历精子与卵子相结合,胚种、胚胎、胎儿,母体出生,眼睛是最后睁开的。而人类生命的终结也会回到生命的发源地,祖先栖息的地方,灵魂最终的归宿地。当人类的灵魂脱离了身体,会经历土星善恶的审判,去往不同的地方。丑恶的灵魂会下到地狱,冥王星;善良的灵魂会上到天堂,天王星;功德圆满、至善至美的灵魂会脱离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海王星。宇宙无穷大,人类无穷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所以人应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内心灵魂的升华与解脱。

     佛是轻灵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同人每天呼吸的空气,人们生活在其中却没有关注过它的存在。佛无形无迹,只存在于灵魂的深处,佛像只是一种意示,只有返身自观,虚极静笃,净化心灵,才能感应道交。佛学禅明了宇宙的真相,前世今生,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饥鬼、地狱),因果报应。其中,作为六道中间的三恶道畜生和三善道人类,以有形的生命形体投生于地球,所以动物也有灵性;鬼神则以无形的形迹存在于地球,主宰人的灵魂;人是万物之灵,平衡了佛魔双方的力量,佛是魔的导师,魔是佛成道的的资粮,善恶同行皆有根性,互为因果。《十善业》是人再世得人身的根本,也是人应该遵守的根本道德,人只有相信命运,相信因果之后,才会自觉去行善,积累善行,念诵佛经与佛号,克服各种欲望,信仰神明,在行为上与人和,在心中则以救济一切法界众生为本愿,进入大自在的境地。佛学经典《金钢经》具有金钢钻一样无坚不摧的力量,可以破除一切业障,清醒读时为经,混沌读时为咒,坚定信心,都有不可思议的功效。佛是真正的众生平等、自由博爱、慈悲清净。人们只有具博爱之心,破除人与人的对立,物与物的对立观念,没有国界,没有种族,没有贵贱,没有男女,没有姓名,没有家庭,没有颜色,没有分别心,如天地之始的混沌状态,才能有世界大同的一天。所谓大同,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平等,而是物质下降为地,精神上升为天,人们放弃对立、竞争的观念,而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物质与精神达到永恒和谐统一的一种状态。而绝对的平等有违因果报应、天道循环的宇宙法则,自由平等需要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明德修善,福慧双修,才能得到身体和灵魂的最终解脱。

    中华《易经》古老深邃,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大道之源,今唯取其中一微尘,论自然之易。愿中华《易经》古镜重明,多难兴邦,中华崛起。愿世人无病无痛,无灾无难,是诸佛国,福田净土。黑夜与白天周转不息,阴阳相合,那里是开始,那里是终结?时间来到2010年的今天,人类的路要往哪里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