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师:理解文革大战略,创造社会新文明
理解文革大战略,创造社会新文明
潘老师
我的文革系列论文在乌有之乡网站发表后,引起了大家的一些讨论。本文是针对大家的讨论,对本人文革系列论文的必要的补充解说,同时也是为了鼓舞左翼人士努力推动新时期文革事业的大发展。
我觉得文革研究者必须注意一点,而这一点偏偏又是为文革研究者长期不曾注意的——研究文革离不开研究毛泽东的个人高度。毛泽东的气魄太大,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操作都是大开大阖,迥出常思,为一般人难以理解。凭毛泽东的哲学境界,他晚年考虑文革的战略布局不会只考虑到他生前,他必须在他有生之年培养无数小毛泽东,以便在他身后能接过他的事业,把文革进行到底。也就是说,毛泽东的文革战略是跨越毛泽东本人生前身后的大布局,文革将会在毛泽东身后继续进行,主角是无数的小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才把1966年开始的由他主持的文革称为演习。换言之,在毛泽东的眼中,真正的文革演出主要还是在他身后。这一点在毛泽东写给江青的那封著名信件【1】中说得非常明白了。文革发动之初,毛泽东就已经成竹在胸地估算了文革战略的进程:第一步,1966年开始的由毛泽东亲自导演的文革演习会让他本人跌得粉身碎骨;第二步,毛泽东身后反人民的右派上台,摧毁他的文革事业,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第三步,人民备受压迫,愤而反抗,推翻反动统治,真正地赢得文革的胜利。这三个步骤或已经得到历史的印证或正在得到现实的印证。精通辩证法的毛泽东在文革战略布局中深思熟虑地运用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大律,举重若轻地操控着生前身后的社会历史进程,不能不令人叹为圣哲。完全可以说,毛泽东为文革事业作出整体规划的给江青的这封信,应该成为我们研究文革的总纲领,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新时期文革运动的总指引。但很可惜,由于一般人不具备毛泽东的大气魄大境界,难以体验毛泽东超越生死、超越时空的宇宙哲学般的政治运作,所以也就只能在自我局限中坐井观天式地仰望毛泽东的文革天空而陷入云里雾里。有一点很重要,看待毛泽东,首先要把他看成哲学家,然后才能看成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操作无不显现出恢宏超越的哲学大智,冥冥中与宇宙运转之大道默然相契,妙然酿造出天人合一的神韵意境。文革运动的境界当然也不会例外【2】。
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对毛泽东的文革战略误读了三十多年,最大的误读就是把文革仅仅局限于毛泽东生前,甚至于轻率地认为文革失败了。今天,是时候纠正这个误读了。只要左派愿意主动纠正这个误读,就会极大地提升左派自身的战略境界,创造斗争的主动性;就会极大地鼓舞人民的意志,重新振奋民族精神;就会极大地威慑反动统治势力,对之形成致命的心理打击。
毛泽东的文革大战略是为创造社会新文明服务的。
左、右派不仅在对毛泽东文革战略布局方面存在长期误读,在对毛泽东文革运动的内在精神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理解偏差。看过各种各样有关文革的文章,心里有些感叹。看来,直到今天很多左、右派都还没有充分理解文革的深层含义,他们潜意识里仍然把文革当成单纯的“武斗”。也难怪1960年代的文革出现一些混乱,也难怪具足大雄气魄的毛泽东晚年心境有些悲凉,只好等待左派未来的成熟。阶级社会里“武斗”作为人民解放的重要手段不可缺少,但“武斗”必须服务于更为根本的“文斗”(也即批判旧文明,创造新文明)。因此文革的精华在于其提出的文化理念【3】,而不在于其具体的斗争形式。具体的斗争形式可以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但文革的文化理念则长远指引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革命与武装革命是不同的,武装革命胜利夺权之后,如果不继以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的文化革命,彻底改造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权力集团必会重新产生腐败,社会必会重新陷入周期律,这样的社会怎么能叫新社会呢?武装革命的效果可能是一时的,但文化革命的效果则是长远的。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看到了文化革命的极端重要性,文化革命的核心是文化的革命,而不是武装的革命。但我们看看左派,有多少人还把文革理解为单纯的武装革命,只全心全意关注着一朝造反夺权,同时却又不愿踏踏实实地做好长期的文革启蒙工作?结果是武装革命的胜利成果很容易毁于一旦,武装革命分子的思想觉悟不能获得提高。夺权了就春风得意,失权了就垂头丧气。多少文革信仰者陷入悲观的文革失败论,甚至背叛革命。如果文革仅仅是一次造反夺权行动,那么它有成败之分,如果文革是一场新文明的启蒙运动,那它终会成功而不会失败。一时间的武装革命其成败当下可以判别,但长时间的文化启蒙工作谁能立马以成败论之?我们可以说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但很难说文革的启蒙工作失败了。正如可以说资产阶级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某一次暴力行动失败了,但你却无法说资本主义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失败了。文革是一次新启蒙,要以创造新文明为总体理念,去创造新人类、新事物、新生活、新社会【4】。文革要改造的对象不仅仅是当权者,也是广大普通民众自身。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左派才能正确理解文革的含义,自觉地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彻底地改造自己,以全新的面貌去创造新文化,建设新社会?就毛泽东一生武装革命与文化革命的辩证关系看,武装革命应该是手段,文化革命才是目的。只有文化革命取得成功,一切革命才算取得成功;只有文化革命取得成就,才能把人类文明推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在完成所有必要的武装革命之后,毛泽东就顺理成章地发动了文化革命,文化革命的文化性质决定了文化革命是长期性的,不大可能在毛泽东生前就一蹴而就。而且由于文化革命是人类新文明之所系,是人类新前途之所托,文化革命必须取得成功,也必然会取得成功。毛泽东绝不是杀人图财的政治恶医,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治庸医,而是标本兼治的政治大医。文革就是他为医治人类文明下的一剂猛药。药是猛了些,但可以标本兼治,使人类社会脱胎换骨。在人类整体生存陷入重重危机的现状下,人类应该考虑改变其自身现有的文明状态了。否则目前仍然处在在弱肉强食状况中的人类其生活没有前途,其生存没有价值,只能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世界中任由生物本能控制着,一代代重复着吃人和被人吃的长夜噩梦。
从早年湘江边的新民学会到晚年中南海的文化革命,毛泽东一辈子都在从事“新民”的崇高事业,越到晚年其事业就越加深邃博大【5】。文化革命的大战略和大精神,就是其深邃博大境界的高峰表现。读懂了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大战略,理解了毛泽东文革运动的内在精神,在今天新旧文明激烈交锋、两种人类前途顽强对抗的尖锐时刻,我们就能够响亮地喊出“新文革、新民主、新生活、新人类、新文明、新社会”的口号!
注释
【1】《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封信(1966)》。
【2】相比之下,那种凭黑猫白猫的本能乱抓一通的政治实用主义的确显得猥琐盲目。还有一位由文人而莫名其妙地升为解放军中将的叫刘亚洲的反毛人物,竟说毛泽东凭直觉搞战略,先天不足。真是无知者无畏,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3】我们可以通过文革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以及毛泽东的“老三篇”和其他著作,提炼出毛泽东的文化理念。
【4】例如1966年8月8日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就提到“资产阶级虽然已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5】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什么文艺、影视作品能充分表达出毛泽东的这种深邃博大境界。希望我们的艺术家有一天能以哲学的神韵,去表现毛泽东崇高人生的传神之境。
2008、8、1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