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们是怎样被美国人玩进去的

火烧 2010-08-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美国人如何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和发行债券影响全球经济,揭示美国经济实力与全球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国家在其中的角色。
     我们是怎样被美国人玩进去的                                                                           阳 光

         美国人一直在试图逼迫人民币升值。很多经济学家都开始相信,美国人急眼了。

        直到今天,美国经济仍然很强盛,让世界显得欣欣向荣,也令世界感到不安。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从支出上看,美国人以世界的卫道者自居,政府罗列的单项开支比欧洲人大。他们有庞大的军费开支、太空防御系统计划、防范恐怖主义计划和在世界各地的干预计划。美国人认为这些不直接造福于本国社会的开支是值得的,可以维护美国在全世界各地的利益,从而给国家的未来带来实惠。

         从国际上看,美国政府以为自己有无限的筹资能力,至少目前如此。
  美国政府开支不够的话,就发行债券。美国政府的债券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以购买,也确实让外国政府买去了相当大一部分。日本和中国大陆就是美国债券的主要购买者,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这些外汇储备高的国家和地区也持有巨额的美国债券,从而为美国提供了政府开支的资金。尽管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但是它至今没有发生支付危机。因为印美元的是美国政府,美元是世界上通行的贸易货币。

         所以美国政府发行债券无需提供担保,美元的国际认同性质和美国政府自身的征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上的担保。只要外国投资者继续认同这一点,美国人就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有无限筹资的力量,可以继续发行债券,以新还旧,把国债的雪球越滚越大。

         美国人真的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有钱么?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要每天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借钱!

         几年前,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就警告过,美国每天向全世界借10亿美元才能维持运行,这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2006年这个数字是21亿美元还多,美国人仍然在超前消费。2005年下半年,仅仅是信用卡,美国人未偿还债务就已经升至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7200美元,是十年前的两倍;2007年底时美国人信用卡负债总额增至9150亿美元,还不包括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其他长期贷款。有人计算美国人这些方面的债务达到了11万亿甚至15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人认为,美国实际家庭负债远大于此,已超过30万亿美元,这还不算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负债。即使只算家庭负债,这也意味着美国人要以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创造12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30多万亿债务也要全体美国人干3年才能还清。

        美国人高估了自己的履约能力,所以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的个人破产;美国企业高估了自己的履约能力,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企业破产;那么,难道美国政府不是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才年复一年地欠下那么多的贸易逆差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假如美国人没有履约意愿怎么办?这倒是一个可怕的问题,那些大肆向美国投资的企业家,那些囤积着大量美元的亚洲中央银行的管理者如果认真想这个问题的话,都会吓出一身冷汗。美国人要是真的不履约,世界经济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美国人用不着公开声明不履约,它只要将美元大幅度贬值,或者逼迫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就可以消除大笔债务。美国人也正在这样做。

        美国之所以长期以来持续保持经常项目赤字,就是因为其贸易伙伴愿意储存美元持币待购。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美国产品可买或者买不到他们所要产品的话,他们就只能买美国国债囤积着。那些出口能力强,储蓄率又高的亚洲国家都将美国作为自己的最大贸易伙伴,而它们只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之一。
  他们希望持续增加对美国的出口,又开始对自己国内不断膨胀的美元资产的运用感到忧虑,因为他们想不出比购买美元债权更好的解决办法。
  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中国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为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提供资金,而且还不得不延续此种做法。因为任何试图抛售美元转而储备其他外汇的举动都会给风雨飘摇的外汇市场带来恐慌,引发大规模的美元贬值,从而给外汇储备者本身或者说持有美国政府债券的外国债权人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美国既是全世界的买家又是全世界的卖家。美国政府卖的是美元,美国家庭卖的是债务,而货币可以贬值,债务可以赖掉。几年前美元的迅速贬值已经给世界敲了一个警钟,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卖到美国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换回来的却是虚虚幻幻的货币。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回来的是廉价的报酬,而且这个报酬还在缩水。

         美国人正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美元的通货膨胀。而他们制造的庞大债务中,很大一块是由世界其他国家负担的,尤其是持有巨额美元储备和美元债券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就是说后者不仅冒着美元贬值、外汇储备被稀释的风险,还承担着美国债务坏账的危险。

           美国式错觉对中国的影响

         以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可预见的将来,完全摆脱掉美元储备对各国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以原来的价值将外汇花掉,人们事实上已经陷入经济学界近年来提及的囚徒困境中了。
  坦白还是不坦白
  囚徒困境指的是以下这种情况。
  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以后,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二人犯下的罪行,但是只要嫌犯中有一人供认犯罪,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给他们同样的选择机会: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罪各判1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者从宽,立即释放,而没有坦白的另一人则将重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不构成立功表现,他们因而将被各判5年监禁。
  两个囚犯于是陷入这样的境地:他们每个人都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选择。在囚徒之间不能串通的情况下,他们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会顾及同伙的利益,双方又都不敢相信或者说指望对方有合作精神--也就是自己不交代并坚信同伙也不交代。因此只能得到对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就是各判5年。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概率来说,各判5年的糟糕结果都具有必然性,很难摆脱,因此这个博弈被称为"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为什么追求个人利益将导致对所有人都不利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已经呈现在手中握有大量外汇盈余,尤其是美元盈余的各国中央银行面前。对手持美元的各国中央银行来说,他们都有"抛出"和"不抛出"两种选择。

         抛出还是不抛出
  由于美国人经年累月的双赤字,即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美元下跌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这个困境中的博弈,其可能的结果如下。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各国中央银行都继续持有美元而不抛售,甚至增持美元,其结果是等着美元慢慢地下跌,这样的损失最小,就如同囚徒都不坦白只被判较轻的一年罪名一样。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一个国家中央银行能够悄悄地大量抛售美元,转持欧元、其他外汇或者黄金又不引起其他国家注意,而且其他国家也不抛售的话,那么它就可能在美元大跌之前得以脱身,从而损失很小,而其他国家则会遭受惨重损失。如同囚徒之一坦白从宽被无罪释放而另一人被重判8年一样。

  第三种情况是,大家都抛售,结果都造成惨重损失,两败俱伤。就像囚徒的两个人都坦白并都被判5年一样。
  在博弈的囚徒之间,最可能也是必然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争相坦白同时幻想着对方不坦白,因为如果对方坦白而自己不坦白自己就会面临最坏的局面。那么,在各国银行处理过剩美元盈余的策略中,究竟哪一种局面最可能发生呢?

         有最好的结果吗
  第一种情况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不可能发生。尽管各国央行没有像囚徒般地被隔离,他们如果想订一个攻守同盟的话没有人能阻止他们,而且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各国银行之间的协调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每个国家都以本国利益为最高目的,无法做出对美元不抛售的协调,就像不能与虎谋皮一样,并且不会有任何一种协调结果会令所有人都满意的。
  第二种情况也不会发生,就像囚徒不能指望别人不坦白而自己坦白一样。没有人天真到会相信别人能替自己赔钱。在金融信息快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从世界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情况下,各国中央银行不可能悄悄地将他们的美元储备抛出又不惊动他人。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其实都是透明的,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从一种货币换作另一种货币的交易不可能隐藏到不被披露出来。
  最可能发生的是第三种情况,就是两败俱伤、几败俱伤的结局。因为每个美元储备过剩的国家都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的储备而又不引起其他国家太多的关注。他们知道自己对美元大规模的抛售必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大量抛售,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加速美元的崩溃,损失的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美元持有人。
  所以他们每走一步都要看对方的动静,看市场的反应。
  谁都不能先脚软
  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弗里曼(Chas Freeman)在一篇文章中就目前的困境指出,各国央行正在玩"谁都不能先脚软"(a reverse game of chicken)的游戏。他们虽然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也明知道美元必定贬值。却相互监视,务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顺利抛售美元资产而得以脱身。就是说,若有任何一方胆敢抛售,其他人便会一起加入抛售,这样反而形成相互威吓,令各国央行都不敢擅自行动。但是各国央行能一直站下去而不脚软吗?  

        想想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价格吧。在20世纪80年代末黑市价格最高时,1美元达到过兑换11块人民币,今天只值7块多人民币,明天可能只值6块多钱。美国的经济学家有的看衰美元,有的看衰经济。美国的前财部长萨默斯曾说过美国出现衰退的机会比"9·11"以后任何时候都高。但是他又说,现在最需要的是信贷和更大的现金流以及对房屋市场更多的支持。于是美国的政府部长就来游说中国央行和外管局向其投资,以使陷入房地产次级债危机后的贷款抵押市场得到新鲜血液。

          这可能是解决美元大规模贬值的唯一办法:就是将美元再贷给美国人,让他们尽情消费,以延缓美国经济衰退的过程,从而延缓美元贬值的过程。让晚会结束后还在跳舞的美国人继续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幻觉之中,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而中国对美国债券和房产的投资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2003年以前,中国在改革开放后20几年积累的海外投资,据官方统计不过是区区的137亿美元,而现在中国对海外的投资有的一次就达几十亿美元的金额,差距之大让人瞠目。摩根大通公司的人预测, 2020年中国对海外投资将达到8200亿美元,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我国公司对黑石基金公司的投资只用了3个星期便做出了投资决定。当时黑石公司只是问中国方面是否有兴趣投资黑石的基金,而得到的回答让所有人吃惊,因为中国直接入股黑石并通过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这家美国最大私募基金30亿美元。而在后来的3个月内,由于黑石公司上市股票价格不断下滑,到2008年2月,黑石股票价格已经从29美元跌至17美元,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仅此一笔投资账面亏损就达到10亿多美元,超过本金的30%。没有人会预计这种损失会不会继续。
  中国银行中期业绩报告披露:其持有美国次按揭抵押债券高达96亿美元,如果全数坏账的话那是中国有始以来在海外投资最惨重的一次。如果按坏账率50%计算,那也将近50亿美元,而这仅仅是在美国的众多中资机构之一。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至2006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的金额达1075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一倍,并且占了亚洲国家投资的一半。也就是说,在一年之间他们将这类比较激进的投资放大了一倍。除中国银行以外,投资此类证券的还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金融机构对美国次级债债券投资的损失还会不断显现,损失将是巨大的。
  美国人则是在这个可能的崩溃中损失最小的,因为美元贬值幅度越大,意味着他们的外债负担就越小,如果美元像一些经济学家讲的那样贬值50%的话,就意味着美国在海外的债务被减免了一半,而且不需要任何国际协议和承诺,对美元的外国持有者来说,则是他们的储蓄缩水了一半。

         卖火柴女孩的故事

         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催人泪下。在恶劣的环境和刺骨的寒风中,小女孩向人们兜售廉价火柴,她期待着卖出更多的火柴,以便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她幻想那个烤熟后变得油光光的火鸡会自己背着刀叉向她走来。如果有足够的销售能力,她会得到那只火鸡,可是没能等到那一天。

         就像这个小女孩一样,中国人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以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趋枯竭的代价,用自己勤勤恳恳的双手,以几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价格向美国人出售了火柴般廉价的商品和劳务。只是我们比小女孩幸运些,得到了一只只"火鸡"并把它们储存起来以备饥荒。毕竟中国人贫穷过、饥饿过,战略储备一直都是中国人不能割舍的。然后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突然发现,自己那些"火鸡"竟然不值那么多钱了,而且所有人都想抛售手中的"火鸡"!

       假如我们将自己火柴般廉价的产品留着一点点卖的话,同样多的火柴能买到比现在多得多的"火鸡"以备饥荒;

       假如我们不是把"火鸡"像黄金一样地存着,而是把它分给家里人吃的话,至少家人能更健壮;

       假如我们不仅仅大量储存美国人的"火鸡"而且也大量储存欧洲人或者日本人的"火鸡"的话,未来的生活则更有保障……

        我们用火柴般廉价的商品温暖了富裕的美国人,而自己还没有发育好的身躯正在挨饿受冻。

         PS:有人问我有什么感想,我的感想是:美国人天天都在糟蹋我们的“火鸡”,我们却从不让自己人尝尝是啥滋味儿,你说奇怪不奇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