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一则旧文看国营和集体商业零售企业的全军覆没

火烧 2010-05-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乐购超市的兴起,反映国营和集体商业零售企业全军覆没,私有化后出现恶性竞争,导致假冒伪劣泛滥,批评当前私有化模式下缺乏民族资本,培养出买办资本,呼吁反思改革开放方向。

从一则旧文看国营和集体商业零售企业的全军覆没  

   

五一小长假期间,随同老婆到本市的一家名为“乐购”的超市去抢购打折商品。虽说五一节期间是外出休闲旅游的好季节,但旅游休闲等那是媒体的事,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无关,于是就只能随同老婆去抢购打折的商品了。一大早,我和老婆及许多像我们一样的邻居,乘坐这家超市为方便市民购物而专门开设的免费公交车很顺利地便到了这家超市。

到了超市附近,还未等下车,在车上便能看到两条不断的人流滚滚地向超市涌进和从超市里滚滚地涌出,从超市里涌出的那条人流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手中都拎了好几个购物袋,有的人甚至还肩扛背驮。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婆及一些邻居有些躁动不安起来,老婆赶紧拽着我挤向了车门。车刚停稳,老婆便迫不及待地挤下车,然后立即加入到了涌向超市的那条人流中,缓缓而又急切地向超市涌去。

“乐购”是在我市开业不久的一家大型超市,据说是一家外资企业,是政府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国外引进来的。“乐购”一开业,便为了方便市民购物,就与本市的几家公交公司合作,调集了几十辆公交车,开设了十五条用于市民购物的专用线路。“乐购”的这十五条专用的购物线路,几乎覆盖了本市所有主要的居民居住区。由于“乐购”的商品不仅全都是新货,也大多都打折出售,而且还为购物的顾客专门提供了免费的公交车,因而才顾客盈门。如此一来,“乐购”在与本市其余的几家大型超市的竞争中,完全占据了主动。所以,“乐购”一开业,一家在它附近的、在我市原本名望很高、名声很好、回头客很多的超市,立刻就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了。

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的国营和集体商业零售企业早已全军覆没,悉数沦入了个人资本之手。自从这些国营和集体的商业零售企业沦入个人资本之手以后,恶行的竞争便出现了。只是这种恶行的竞争不仅没有给国家和社会以及消费者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却成了假冒伪劣商品滋生和繁衍的天堂,

随着滚滚的人流缓缓地向超市里走去,边走我边在想,这外国人虽然是聪明,可咱中国人也不笨那!可为什么这没有任何科学技术含量的简单的商业活动都经营不好,非得劳心费力,甚至是还得低声下气地求人家外国人来经营呢?而且还得受人家的剥削。咱中国人虽不敢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从事商业活动的,但最起码从事商业活动的时间也不算太短了,据有证可靠的,咱中国人最晚在商代就开始有已经成规模的商业活动了,商业、商品、商人等绝大多数与商业活动有关系的名称,就是由于从商朝开始大规模出现而因此得名的。以前说因为公有制的制度不好和限制了商品的生产与发展,所以才搞改革,才私有化。可如今已经私有化了几十年,中国自己的商业不仅还是没有发展起来,而且眼瞅着就要外国化了。难道这改革开放就是先从国有化改成私有化,然后再从私有化开放成为外国化?同样是私有制,人家外国不管是工业制造业,还是商业零售业,都能迅速地发展起来。而我国在私有化了以后,自己的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商业零售业却是“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抽”,看来,爱有大爱和小爱之分,这私也有大私与小私之别。外国人的私多是站在自己、国家和民族共同利益立场上的私,在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同时,也能为国家和民族谋取一定的利益。这种私,可以称之为是大私。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私,则完全是站在个人立场之上的私,不仅只顾自己而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甚至还不惜用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方式与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中国只能培养出权贵资本家,培养出洋奴资本家,培养出买办资本家,就是培养不出来民族资本家。

改革开放之后,不仅国营和集体的商业零售企业悉数沦陷,其他别的行业的国营和集体企业目前也大部都沦入了私人资本和境外资本之手。自从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沦入到私人资本和境外资本的手中之后,广大普通的劳动人民群众也从曾经的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又沦为了资本的奴隶,等待他们的,只有凄惨的命运。对于广大的普通劳动人民来说,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有人故意为之。但是,想起当年曾经在中学语文课本和报纸上读过的一篇题为《十六个青年店员的反腐蚀斗争》的旧文(1975,3,16《人民日报》),再看看目前这种结果的出现,是不是也有我们自己的因素?

当年,毛主席给中国的普通劳动大众已经提供和创造了当家做主人的条件,可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没有珍惜它,或者说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还沉溺于旧的思维和意识之中,只知道盲目服从,没有充分主动发挥、甚至是没有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不仅没有像当年上海的十六个青年店员那样,以主人翁的精神和心态去对待自己的企业,而且还更可能像文中的那些老店员那样贪占企业的财物,“上班四处瞅,下班不空手”,这才造成了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与管理混乱,从而才给人留下了所谓的改革的口实,从而也使自己从曾经的国家和企业的主人,重新又沦为了资本的奴隶。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们经常会听到对毛主席关于资本主义复辟的论断而出现的这样质疑:“中国没有实行过资本主义制度,何来资本主义复辟?”从今天的事实结果看,其实,资本主义就在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每个人的心里,所以,毛主席才一再告诫我们说:“林彪一类骗子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很容易。”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毛主席的这个预言果然不虚。不用说像威震华夏、声明赫赫的林彪元帅搞资本主义很容易,就连像华国锋那样的几个小丑似的人物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复辟,不是也容易得很吗?

   

   

附:

十六个青年店员的反腐蚀斗争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饮食公司中南中心合作食堂,是个集体所有制单位,下属六家食堂,共有三百四十五人,其中二百一十五人是由摊贩和小业主转来的。解放以来,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在党的领导下,政治思想觉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一部分人的身上,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残余仍很严重。一九七零年,这个单位分配进来十六个青年。四年多来,这些青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小生产者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这些青年进店后,为了增强他们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免疫能力,这个单位的党支部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青年学习马列小组,坚持每星期学习两次。几年来,他们读完了《国家与革命》、《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学习中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分清是非,抵制歪风邪气。
  这个食堂中心店设在热闹的延安路上,对面就是电影院和理发店。有些人就对新来的青年说:“理发店店员理发不花钱,电影院职工看电影不花钱,干我们这个行业揩点油也理所当然。”店员中有些原来是摊贩、小业主的人,还常常用多吃多占的手法拉拢青年,但都遭到了青年们的抵制。食堂有个女青年,有一次在店里买二两面,有个小业主家属却故意给了她三两。她吃完面后就到柜台上再补买了一两面的筹子,并当面向这个小业主家属指出:“你这样做,是什么用意?”另一个青年有一次在店里买了一碗馄饨,打开锅子一看,足足有两碗。他立即向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和领导一起当面责问那个下馄饨的人:“为什么买一碗给两碗?”那人听了这话很尴尬,不得不承认这是腐蚀青年的行为。还有一个青年,有一次在店里买豆浆,不小心打翻了。有一位老店员立即说:“不要紧,再拿一碗去。”说着,就给她重新打了一碗。她想,三分线的豆浆是小事,可是沾染了多吃多占的坏思想却是大事,立即去卖筹处又买了一个筹子补送去。有一个小业主是专门做薄饼和卖豆浆的,自己吃或者家里的人来买,就专门做,油水、作料、重量都同一般的不一样。他害怕别人批评,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给别人一点“好处”。正如列宁说的:“这些小业主用他们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青年们每天在店里吃饭的时候,一些小业主给青年吃的面条油水重一点,豆浆浓一点,甚至连油条炸的时间也要长一点,真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十六个青年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决定不吃自己食堂里的点心,每天从自己家里带饭用开水泡着吃,四年多来一直坚持到现在。青年们这种拒腐蚀、永不沾的作风,曾受到各种讽刺打击。有的说这些青年“戆大”;有的说他们是为了“往上爬,想当官”;有的还讽刺他们说:“真节约啊,要发大财了”。讽刺也好,打击也好,这些青年都顶了下来。他们说:“多吃多占是私有制的产物,我们就是要同它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不然,共产主义理想怎么能实现呢?”
  这些青年还十分注意同资本主义的经营路线作斗争。有一次,中南食堂有六斤肉酱变了质。食堂负责人为了追求利润,就叫一位青年放到油锅里炸一下再卖出去。这个青年想,社会主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了多赚几个线,如果把变了质的东西卖出去,就会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这是决不允许的。这是欺骗顾客,坚决不干。另一青年又立即向党支部作了汇报,并写了一篇小评论,批判这种资本主义的经营作风。还有一次,食堂里白鱼太多,售不出去,食堂负责人就把水牌上写着的“白鱼”改成“花鲢鱼”。他们发现这件事后,立即对食堂负责人指出这是旧社会的“生意经”,并在食堂内部贴出了一张《白鱼为什么会变成花鲢鱼?》的大字报,制止了这种歪风的发展蔓延。
  最近,中心合作食堂又分配进来一批青年。原来十六个青年中的好思想好作风,也给这批青年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一次上早市,新进来的一位青年喉咙痛,要喝点盐开水,有人就讲:“这里有的是盐,喝杯盐开水没有关系。”一九七零年进店的一位青年在旁边听见了,就耐心池对这个青年说:“店里的盐是很多,但它是集体的财产,现在先喝一杯,等马路对面卖盐的店门开了,买了马上还。”这位青年等八点钟盐店的门一开,就买了一小包盐送回店里。青年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在谈到辽西战役中战士遵守纪律、不吃群众一个苹果的革命精神时说:“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青年们高兴地说,食堂里的盐很多,不吃是很高尚的,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盐。
  十六个青年为什么能长期地在小生产者的包围之中,不受腐蚀和坚持斗争呢?最近,这个单位的党支部和大家一起议论了这个问题,一致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加强思想教育。这些青年刚进食堂时,就赶上了“一打三反”运动,受到了一次阶级斗争的锻炼和教育。有的青年说:“我参加了‘一打三反’运动,发现有些犯错误的人,往往是从多吃半碗馄饨开始。因此,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也应从小地方开始。”有的说:“我参加了这场斗争,受教育很大,使我看到了对资产阶级的腐蚀不抵制、不斗争,就会有被拉下水的危险。”
  现在,十六名青年中已有两名在反资产阶级腐蚀的斗争中入了党,六名青年入了团,其中九名青年已分别担任了各种领导职务。这些青年和广大中、老职工团结在一起,沿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不断前进,一代新人正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茁壮成长,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在这种斗争中向前发展。  

  1975.3.16《人民日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