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论集体价值观

火烧 2011-1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探讨集体价值观的利与弊,以理性与辩证视角分析其影响,强调真理不应被歪曲。文章从个人经历出发,揭示集体价值观的复杂性与争议,引发对集体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此乃“论集体价值观”,而非“论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因此,很显然,这篇文章的内容将和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牢固树立人民的社会主义信仰等等的官样文章没有丝毫的联系,而是一篇纯粹以理性和辩证考量集体价值观利弊的文章,尽我所能的揭示集体价值观的利与弊,不为任何特定的目的去修正和篡改谬论,并堂而皇之的将粉饰和装扮后的谬论大言不惭地当做真理兜售给别人,哪怕那个所谓的特定的目的再好不过,因为真理本身是不容任何歪曲的。  

   

在此,我觉得不妨先说说我个人对于集体价值观的看法,也就是集体价值观在我这里遭受了什么样的待遇。这不仅可以看做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个自我说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很好地作为这篇文章的一个引子。  

   

总的来说,我这个人对于集体价值观,乃至于一切与“集体”二字沾边的东西都有着一种天然的怀疑与抵制倾向。为什么说是天然呢?天然也就是非理性思维过程产物,完全的由感而发。也就是说,我尚且很小,对所谓的集体价值观还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也不能对其进行任何思辨的时候,就对集体价值观心存芥蒂,并且在行动上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确实落到了实处,嘴上默默无语,行动倾力抵制。但是回首往事,我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叛逆少年,因为就连所谓的奇装异服我都从来没有穿过,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这对于一个80后的年轻人来说,应该算是相当地“正派”了。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之所以对世事尚在一片懵懂的时候就不买集体价值观的账,无非就是想为自己更多地留下一片属于自己自由天地,并无其它更为深入、复杂的想法。  

   

随着日后年龄的增长,思想不断的趋于成熟,我一直以来与之作斗争的集体价值观自然成了我深入思考的课题之一。在今天的我看来,当初我对集体价值观的态度绝对不是个错误,因为它却有值得商榷之处,并且还大得很。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对集体价值观的优劣利弊作以概括性的说明的话,那么那句流传甚广的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是再准确不过了。上到国家,下到小家,一切一切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与集体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提到集体价值观,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大众产品,而非小众产品,并不一定要是多数人,但也必须有一定的受众群体,才能称之为集体价值观。因此,在对集体价值观作出讨论之前,有一点是事先需要搞明白的,那就是真理是不是掌握在多人手中?就我个人而言,我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写这样一篇文章也将变得毫无必要。  

   

真理不在大多数人手中算不上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因为令人震惊的结论是它几乎在历史的所有时期里都不在大多数人手中。对于这一观点也根本无需数学公式般的严谨论证就足以以简单举例的方式加以充分说明:如果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那么那些在人口中居少数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等等的人杰则根本不会出现,因为当大多数人都手握真理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这个结论在一些“接受能力不强”的人看来,肯定会玷污了他们的光荣,甚至是侮辱了他们的智商,不过事实总归是事实,粉饰的东西再能安慰人也还是假的。  

   

因此,在我看来,那句流传甚广的,颇能安慰人的“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至少在当下来看,绝对是所有谬论中最大的一个,因为它不仅本身是一个广为认可的谬论,更重要的是它为所有其它谬论的登堂入室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所以它也是众多的谬论中首先需要纠正的。  

   

真理不会因为没有人认识它而成为谬误,谬误也不会因为所有人都认可它就成为真理。用片面的“普遍性”这个对于辨别真理而言往往无足轻重却清晰可见的条件掩盖和替换了“必然性”这个举足轻重却不易察觉的条件,这就是“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句话最能迷惑人的地方。因此,要想分辨一个集体价值观是真理还是谬论从理论上来讲倒也很简单:不要为其广泛接受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要思考其逻辑上是否具有“必然性”,没有,它被接受得再广泛也是谬误。  

   

集体价值观为何能够“大行其道”,还有一点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人们天性中的懒惰。懒惰虽然从来不曾是一种美德,但其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的进步是懒惰推动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不无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在集体价值观“走红”的过程中,懒惰发挥了远比在科技领域更大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到某个商场中要买一件家用电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一公用的家用电器的品牌和型号往往是琳琅满目,如果不是人傻钱多,而是秉着追求性价比的原则,我们往往会很难很快地做出选择。此时集体价值观便会拍马赶到助我们一臂之力。买哪个呢?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然是买销量最好的那个。然而销量最好的那个是不是就是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呢?未必。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商家广告和宣传的影响。不过遵从集体价值观的引导虽然未必能够买到那个性价比最高的,但是至少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因为那个选择毕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自然有其合理之处。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尽量简单一些,人生短短几十年,没人想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太复杂,所以脑细胞这东西当然是能省则省,除非是身不由己,或是天生爱动脑筋的阴谋家和思想家。这几乎是所有人内心当中的潜台词。既然已经有了轮子,干嘛还要自己再发明一个呢?把现成的拿来用不就完了吗?由此,上面的问题也就得到了回答:人们的懒惰使人们趋向简单回避困难,而集体价值观则充分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诉求。同时,我们也得出了集体价值观的第一大公用:在很多时候遵从集体价值观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获取一份简单的幸福。  

   

集体价值观的层次的确立必须要照顾大多数人的理解力,或者反过来说也许更准确一些,正是大多数人的理解力造就了集体价值观的层次。思想家们的思考结晶固然深邃、更为接近于真理,但他们的果实却从来没有直接成为过集体价值观,只因为这些果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力,难以短期内大众化,而大众追求幸福的脚步却马不停蹄,所以因陋就简地运用一些秉承实用主义修正过的真理去指导实践就成了必然选择。  

   

因此,如果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若都遵从集体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不会过上最具效率、性价比和最为正确的生活,但是至少可以确保一切都还不错。如果不用一种刻薄的眼光去加以审视,这种生活是挑不出太大毛病的。这是一种折中的生活,介于“最好”与“最坏”之间的中间选项,不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足以令其满足了。在没有太大念想的情况下,几乎不费什么劲就可以过上这样一种生活,这还有什么让人不满足的呢?  

   

集体价值观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它会必然性地促成某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则界定了每个人的利益范畴。例如最简单的,坐公交的时候要给老少妇孺让座。虽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打破这种秩序,扩大自己利益的冲动,但是相比之下大多数人还是会保守地站在自己的界限内,以便别人也能够像自己一样做。虽然彼此心照不宣,却都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不动你的奶酪,你也别动我的。这便是集体价值观的第二大公用:确立每个人的利益范畴,并确保每个人的利益在特定的秩序中得到保护。同时,这也是人们推崇集体价值观的另一重要原因。  

   

以上是集体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的作用中的好处。那么坏处呢?当然也是不胜枚举,甚至远比好处多,并且每个人都肯定深有感触。集体价值观带来的坏处主要有二:盲目的欲望和盲目的决定。  

   

时下正流行的“房奴”、“车奴”不正是集体价值观惹的祸吗?不是吗?难道买房、买车是绝对必要的吗?租房、坐公交不行吗?可是总要成家立业嘛,没房没车怎么能行呢?成家立业是绝对必要的吗?你能用一套严谨的数学公式求证一下它的必然性吗?谁规定你的人生必须要有一个人与你组成家庭,陪你一起度过?某件东西别人有而你没有,于是你就会嫉妒别人,与此同时憎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再于是你去追求,然后在追求的过程中上演了无数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可是那件东西你必须要有吗?没有它你真的会活不下去吗?  

   

凡此种种盲目的欲望,说来说去,这一切就是别人怎样,你就怎样,然而仔细考察,鲜少有几个欲望是具有逻辑上的绝对必要性的,也没有几个欲望是真正源自于你内心的声音。  

   

当人们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只要不是首创的个例,只要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往往都会秉着“拿来主义”一用。但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相似不等于相同。生搬硬套,错误往往成为家常便饭。搞错了怎么办?轻者推倒重来,重者遗祸千年。  

   

终其一生,在遵从集体价值观的引导下,你几乎就从来没做过一件不同于他人,能够充分表明你是你的事情。你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抄袭和复刻别人而已,说的不客气一点,你从来就没有真正活过。  

   

我们一定难以想象,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因集体价值观的引导而来的盲从,由此而来的那盲目的欲望、追求、攀比和嫉妒,以及人们伴随而来毫无理智的疯狂行为,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副怎样的愿景,是不是会比现在美好的多呢?也许。无奈的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对于一个文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集体价值观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文明”、“国家”、“社会”这些具有集体属性的词汇的诞生本身就是建立在集体价值观之上的。我们根本不能想象,没有某种集体价值观将人们凝聚在一起,会诞生诸如“文明”、“国家”、“社会”,这样的集体单位。  

   

如果你在一个政权中身居要职,我确信你将会对集体价值观的作用有着更为直观和透彻的领悟,归根结底一句话:一切统治,无所谓好与坏,都是建立与维系在集体价值观基础上的。没有集体价值观,政权连最基本的建立都将无从谈起。  

   

从这一角度也揭示了,为什么几乎所有国家都会有选择性的进行信息管制,任何对于已形成的集体认识构成冲击的消息都要一概封杀,只因为那会对已有的秩序造成威胁。而这对于一个坏的统治集团来说,将会侵害他们的利益,而对于一个好的统治集团来说,将会损害人民的幸福。  

   

说到这里,事情显然有些可笑,无论是对你坏的,还是对你好的,都会对你做同一件事情——欺骗你。也许你会感慨自己总是沦为“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的命运。前者自然不用说,后者怎么还要欺骗你呢?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彼此依靠,自己的一部分幸福是有赖于别人的,这就使大家保持聚在一起的状态具有了必要性,所以要让“安定团结”的局面不受破坏,还是说点善意的谎言好。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你不跳出集体之外,就永远不会看到事情的全貌,洞见一切真相的原因所在。因为相对于真正的真理,一个集体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谎言凝聚在一起的,身处集体之中你会被一个全方位的谎言所构建的假象所包裹,在这样一个舞台上,你和你的同伴们都成了迷惑彼此的免费群众演员,为彼此缔造着一派祥和的景象,并且对这样的角色往往浑然不觉。至少在当下事情绝对如此。  

   

如果你此时此刻正在为成为一个举世公认的“成功人士”而拼尽全力,那么我敢保证,与此同时一定有一群人正在某个地方绽放着得意而狡黠的笑容。当你买房子的时候,地产商笑了、当你买车的时候,车商笑了、当你到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笑了、当你努力工作的时候,领导和老板笑了、当所有这些事情你都做了之后,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统治者们笑了···现在的你,在集体价值观的引导下,已经成了一名标准的奴隶,奴隶主们当然要笑。  

   

树立一堆为大众所认可的集体价值观,精心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每个人只有满足这些集体价值观才能够为这个社会所认可,于是你就拼命地去满足这些价值标准,以获得众人的认可。至此,你的人生被死死地绑在了这些集体价值观的战车上。当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做的时候,统治便得以建立,并且是一种缺少自我和自主的,机械公民式的社会。  

   

通过以上的说明,原本被大家视为安乐窝的集体价值观被我说成了可怕的泥潭。不过事情并非如此,因为集体价值观作为一种概念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它是给你带来坏处还是好处,并不取决于它,而是取决于你。但是有一点几乎毫无疑问,那就是对集体价值观的盲从,必定是通向奴役之路。  

   

也许你会说如果不像其他人一样依照那些集体价值观去生活,我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甚至根本没法生活下去。的确,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我本人而言,我也在遵照着那些集体价值观在生活,出门在外的表现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你周身被绑满了锁链,你也依然可以去寻求一份内心的自由,这是除了你自己之外,谁都阻止不了的。  

   

避免成为盲从集体价值观的炮灰、踏上真正通往自由的道路。唯一的解决之道在于,开始真正的独立思考,不再为集体价值观的迷雾所迷惑。  

   

历史上为何会有朝代的兴衰更替、为何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群众的思想为何会被扰乱?归根结底,问题在于缺乏独立思考。缺乏独立思考,你等于是将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拱手相让;你将在别人灌输的种种观点之下,像大海上的一叶小舟一样随风漂流;你的命运将不再取决于你,而是取决于别人。如此,你又凭什么、有什么权利去奢谈你的幸福?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就是当有一天大家都开始独立思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因为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在大家摆脱现有的集体价值观,以及独立思考的果实成熟之前这段时间会有一段集体认识的真空期。在这段时期里,秩序上的表现将会是混乱的,甚至每个人的生活都必将会因此受到某种程度的消极影响,然而这就是我们通向自由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那么此后大家还会有集体性的认识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真相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什么东西该是什么还是什么。对于张三来说水杯是水杯,对于李四来说也是一样,而不会变成茶杯。  

   

正如一位哲人对无知的论述:世界上有两种无知,一种在知识之前,一种在知识之后。集体价值观在我看来也有两种,一种在独立思考之前,一种在独立思考之后,前者是盲从的,而后者是明晰的。它也必将会因为明晰而是坚定的,不为任何谎言所动摇,幸福将因此达成,不幸将因此避免。  

   

至此,这篇文章就算是写完了,但是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我还临时性地为自己加了一个额外的任务,那就是声援一下何新,何老先生。  

   

在此,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何老先生的从前的文章我几乎没怎么看过,最近的文章也只是偶尔碰到才读了读,因此我和何老先生之间可谓连最基本的神交都没有,所以这肯定不是什么受到某人指派的任务,而名不见经传的我自然也不足以担此重任。虽然我人微言轻,但是多一个为真理呐喊,总比少一个要好。  

   

最近何老先生的文章一直着眼于揭露“共济会、光明会”等传说中控制世界的秘密组织,以及这些组织所制定的“世界新秩序”计划等,最近更是提到了2012的问题,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有三:一是觉得何老先生依然在搞阶级大调和、二是觉得缺少相关的证据,以及太过违背常理,故不可信、三是觉得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不足为惧。对这三种态度我不作任何评论,只谈谈我个人对于何老先生最近这些文章的看法。  

   

首先一点就是,不管相关的事件是否属实,这些文章都至少可以算作是何老先生的善意提醒。其次是,相比其它那些大家关注已久的领域,它确实扩展了大家的眼界,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我对诸如“光明会、共济会、世界新秩序、2012”等等的相关信息,在一段时间以来也有着相当的关注,并且我很确信其中的部分信息还是具有真实性的。如果你就这一点管我要证据,我的答案也是没有。不过就近期全球发生的天灾人祸,大事小情来看,也足以看出相关的信息并非空穴来风,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是几乎可以闻到硝烟味。经济危机、中东乱局等等,最近伊朗核问题又被放到了火炉上,但不同以往的是,这次肯定会动真格的,剩下的只是什么时间动手的问题。这一年来的中东乱局,除了可以看做是在解决相关国家的问题以外,更可以看做是在为拔出伊朗这最后的眼中钉作铺垫。如果伊朗倒下,中俄两国的海外战略空间就几乎被蚕食殆尽,中东再无够分量的战略支点,其它地区则鞭长莫及,因此两国为此一搏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我们并不能担保这背后没有一只黑手在导演这一切。  

   

根据我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我断定,何老先生既然把话说到了这儿,那么那些更悬的东西他也一定知道,不过没说而已。之所以只说了这些,只因为用常理来衡量,以及就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而言,这些还是比较靠谱的。再或许是何老先生毕竟名声在外,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顾虑。但是本人名不见经传,没有什么好顾虑的,所以尽可以多说一些。  

   

玛雅人在数千年前算出了一个“2012”,因为玛雅人此前的立法准的惊人,所以这次也引起了今人的及大重视,纷纷探究个中奥秘。其实不只是玛雅人将“2012”视为一个特别的年份,中国的古人和其它一些文明中的先贤也提到了,只不过玛雅人作为一整个文明对这个日期都推崇备至,而在其它文明中只不过是一些个体事件,所以玛雅人被推到了前台。  

   

如果不是今天的后世子孙太给面子,不愿让前人因预言落空而颜面扫地,而刻意照着前人的剧本去演绎,那么这事情也真是太巧了点,因为从现在的各种情况来看,“2012”注定将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年份。它是不是会上升到决定地球和人类命运的高度我不敢肯定,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可能性。据我个人的推断,期间将要发生的很可能是一个综合性事件,涉及领域和范围会很广,而不是单一的事件。这不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一切就都有问题”,而是事实就摆在那里,确实存在问题。  

   

那么对于这样的巧合,我们是该感慨命运的鬼斧神工,还是按照常理,把这一切都归于人为设计的产物呢?就我个人而言,我坚信是后者。也就是这一切早就被设计好了,所以那些“预言”与其叫做“预言”,不如叫做“预告”更合适。如果你也想像我一样探究一二,那么我也可以给你一些线索。  

   

如果要形容一下今天地球上的面貌,用一个字是“乱”、两个字是“很乱”、三个字是“非常乱”、四个字是“一片狼藉”,甚至于让我们担心地球会有爆炸之忧,玩的就是一个心跳,日子似乎有今天没明天。通常情况下,统治者和掌权者再坏,在他们不缺心眼的基础上,都是要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自断后路、自掘坟墓,也就是不能损害自己的根本利益。然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的统治者和掌权者们似乎是没有底线的,他们甚至在一些事情上连自己的利益都全然不顾,不惜损害。如果在此我将他们归类为缺心眼,你肯定不同意,事实上我也不同意这样的归类。那么剩下的唯一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并非你我这样的“地球村”的村民,所以才能够心安理得地置“地球村”的安危于不顾,或者他们本身的确是“地球村”的村民,但是位于他们之上,真正掌权的人并不是。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地球今天这令人费解的疯狂场面。  

   

如果你是这方面的“初学者”,上述对你来说是一条探究的线索,但是对我来说则已经是我所确信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哲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或是哲学爱好者,对哲学有着一定的了解,你会发现哲学近代以来呈现出了这样一种面貌——停滞不前。在哲学这个领域里,今天吃的都是前人的老本。我相信不是没有人试图去提出新的观点,而是哲学的观点确实已经非常丰盈,难以再有够分量的创见。不过在我看来这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如果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我们把哲学这一章命名为“世界的真相是什么?”,那么待这一章翻过去之后,下一章自然就应该是“世界的真相”。是的,请相信,世界的真相已然为期不远。  

   

   

   

                                                               2011年12月7日  

                                                                      于沈阳  

                                                            [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