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赞赏毛泽东惩处腐败分子的坚强决心

火烧 2011-11-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回顾毛泽东惩处刘青山、张子善的坚决态度,反思建国初期反腐斗争,指出当前腐败长期存在与反腐决心不足的关系,强调历史教训与反腐败良机的丧失。

薄一波同志写了一部大书,叫住《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我读这部书是在十多年前,刚出版后我就购买了。我对这部书很感兴趣,读得很认真。主要是这本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打动了。一边读,还一边作了些批注。薄一波同志在“文革”中是受了委屈的,他能公正的、实事求是的对待历史,对待毛泽东,令我肃然起敬。  

这部书让读者了解到很多建国初期许多大事的真实过程。当然也记载了惩处贪污分子刘青山、张子善的某些细节。书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在公审大会之前,曾在冀中担任过区党委书记,看着刘、张成长,当时担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黄敬同志来找我。他对我说,刘、张错误严重,罪有应得,当判重刑。但考虑到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较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说说,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我说,中央已经决定了,恐怕不宜再提了。黄敬同志坚持要我反映。我说,如果一定要反映,我陪你去向毛主席说。他坚持不去,要我把他的意见转报毛主席。我只好如实向毛主席转达了黄敬同志的意见。毛主席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挽救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腐败的部位在上层建筑,具体是指官场里一些官员私欲膨胀,利用各种手段,非法把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据为己有。所以腐败的本质是政治人格和政治行为的糜烂。  

大批的腐败分子进行长期的腐败行为回导致亡党亡国,一般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不是不知道,心里亮堂得很。可是当今中国的腐败又为何长期蔓延呢?我看就是决心下得不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的腐败分子贪污的钱比刘青山、张子善多得多吧,可是我们掰起指拇算一算,杀了几个人的头?为什么不杀呢?“决心”的问题。也许挡不住黄敬似的说情,心软了。这第一火没有堵住,腐败火焰迅速燎原开来。后来的某些社会动乱与腐败的蔓延是幽雅联系的。那时腐败分子刚刚诞生,上下还没有形成网络,更没有达到盘根错节的境地。假如当时采取铁的手腕,象建国初期那样镇压腐败分子,也许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中国第一次丧失了反腐败的良机。  

1989年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效果很好,震慑了不少腐败分子,纷纷投案自首。如果坚持一年半载,会取得巨大成效。可是,这次行动虎头蛇尾,戛然而止。为什么忽然中断,对一般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一个迷。中国第二次丧失了反腐败的良机。  

1992年,经济完全市场化,但管理、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跟不上,以至于腐败行为如干柴烈火,更加蔓延,由经济领域直接贪占资金扩散到政治领域的卖官买官,最后发展到各个行业的不正之风。尤以教育、医疗、工商等部门的乱收费最盛。  

现在,即使腐败行为十分严重,伸延到各个层次、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但只要共产党人能下决心,敢于自我革命(比他我革命好),反腐败的办法有的是,就怕我们不坚决执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