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明白的“中国贫困人口10年减6734万”
文章质疑中国贫困人口十年减少6734万的数据,指出扶贫标准变化与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引发对扶贫成效的讨论。
看不明白的“中国贫困人口10年减6734万”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何宗渝)国务院新闻办16日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十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白皮书指出,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
于是很多媒体以《十年扶贫开发成绩突出,中国贫困人口10年减6734万》进行了报道。
中国十年扶贫开发的成绩当然是应该肯定的,如果没有这些扶贫工作,骂“三妈”的也许又要多出几千万人。但是,对这个“中国贫困人口10年减6734万”却是有些看不明白。
好在现在有网络,查个资料比较方便。很快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中查到一个“中国历年农村居民极端贫困状况统计(1978--2000)”的数据:2000年,按贫困线(625元/人)的水平,贫困规模为3209万人。(http://bbs.chnweb.us/cn/thread-57248-1-1.html)
虽然贫困线(625元/人)与扶贫标准865元有一个差距,但最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的2000年底的9422万人与《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的3209万人的差距是不是也太大了一些?
再看“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只要是自己安排自己经济生活的人都应该清楚,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与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有多大的差距。那么从实际的生活水平来看,这“贫困人口”是不是真正地减少了呢?
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来说什么“成绩突出”,《白皮书》说得再突出,在老百姓眼里也是《白话书》。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于文静、何宗渝)国务院新闻办16日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十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白皮书指出,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
于是很多媒体以《十年扶贫开发成绩突出,中国贫困人口10年减6734万》进行了报道。
中国十年扶贫开发的成绩当然是应该肯定的,如果没有这些扶贫工作,骂“三妈”的也许又要多出几千万人。但是,对这个“中国贫困人口10年减6734万”却是有些看不明白。
好在现在有网络,查个资料比较方便。很快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中查到一个“中国历年农村居民极端贫困状况统计(1978--2000)”的数据:2000年,按贫困线(625元/人)的水平,贫困规模为3209万人。(http://bbs.chnweb.us/cn/thread-57248-1-1.html)
虽然贫困线(625元/人)与扶贫标准865元有一个差距,但最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的2000年底的9422万人与《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的3209万人的差距是不是也太大了一些?
再看“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只要是自己安排自己经济生活的人都应该清楚,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与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有多大的差距。那么从实际的生活水平来看,这“贫困人口”是不是真正地减少了呢?
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来说什么“成绩突出”,《白皮书》说得再突出,在老百姓眼里也是《白话书》。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