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独家话题] 美国勉力布局亚太决战中国,谁食恶果?

火烧 2011-11-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美国为应对中国崛起,在亚太地区布局的策略,探讨中美竞争态势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涉及希拉里战略、台湾问题及经济因素。

首发:独家网http://www.dooo.cc/thread-2188-1-1.html

美国为重返亚洲马力全开,媒体、学者、政界纷纷出谋划策,为应对中国布局。美国媒体一片沸腾,渲染之下,中美PK之势已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美国能否下得赢这盘大棋?希拉里的顽固立场是否明智?且看本期话题:美国勉力布局亚太决战中国,谁食恶果?
未标题-1.jpg

上图为华盛顿路边新设的《中国日报》邮筒,崔之元教授摄

前言:中美决战已是美国热门话题

images.jpg

美国被华尔街搞出的金融危机与海外的几场战争拖成了病猫,负债累累、经济颓靡。而中国却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走了出来,有引领世界经济之势。军事、科技实力也稳步提升。美国媒体大呼:亚太大势不妙,美国却还在海外游荡!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致力于美国重返亚洲的行动尤其卖力。学者高喊: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是中美PK的世纪。中美竞争已成为美国媒体、政界、学界的主要话题。

政界:重返亚洲,美国在行动

1.jpg

10月14日,在一场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演讲中,希拉里发布了美国所谓的亚洲轴心论,她宣称,“这个世界战略和经济中心的重心已向东转移。”为了应对中国崛起,美国紧急与亚洲诸国建立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在关系网内实现自由贸易,以遏制中国。   【详细】
在美国当前国力不济的情况下,希拉里仍然坚持势力毫不退缩的立场,这是否是明智的选择?未来将给我们答案。

为美国支招

U5474P622DT20110119180604.jpg

与希拉里相比,有些学者更为现实。与美国智库研究员、来自军界的学者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为了拯救美国经济,应该拿台湾换美债。美国要脱离冷战思维,甩掉台湾包袱,换取中国将美国国债一笔勾销。解决美国内部的财政困境。好个大手笔的思维!  【详细】

她的老公、前总统威廉·克林顿也趁机出书支招。《重返工作》一书不仅为美国就业、财政等经济问题开出药方,也为民主党2012年的竞选支招。雅虎专栏作家评价说:美国需要一个精明的政府。 【详细】

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的前驻华大使洪博培更有意思。他在辩论中表示,不能依靠经济或军事手段打压中国。美国若想扳倒中国,应该寄希望于中国的网民,依靠美国在中国内部的盟友和支持者、依靠博主。   【详细】
莫非美国的未来只能靠中国的带路党了?中华带路党早已名声在外!

唱衰美国派

2.jpg

面对当前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智库内部已经有人联想起了当年大英帝国谢幕的那场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真的已经沦落到英国当年的地步了吗?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是新书《月蚀》的作者,他在《外交政策》发表文章称,中国将不可避免的在2030年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详细】

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11月刊中声称,美国现在是时候将其战略中心从昂贵的中东战场转移至亚洲了。媒体援引四位评论家对希拉里介入远东计划的分析,对希拉里重返亚洲并不抱乐观看法。评论家担心,美国重返亚洲未必会获得奥巴马的全力支持,况且即使美国意图重返亚洲,而能否抵挡中国崛起势头亦未可知。 【详细】

唱衰中国派

11344491.jpg

金融时报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评论《月蚀》,称作者预测不准,美国被中国超越“没那么简单”。中国只是一个不成熟的超级大国,中国还有强大的邻国掣肘,中国发展势头能否保持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月蚀》作者明显高估中国。 【详细】

勉力布局决战中国,谁食恶果? 

445.jpg

希拉里在国务卿任上以回归亚洲、布局太平洋为口号,致力于遏制中国崛起。这种布局是否对中国真的有效?大国势力强盛之时,可以倾力为国家利益做出有效规划,经济实力是可靠的保障。而现在美国国力吃紧之际,勉强遏制中国只能增加双方矛盾。并无真正实力支撑的表现是口号大于实际。例如2010年初希拉里大肆宣扬的互联网自由软实力,到年底随着维基解密事件而一地鸡毛,成为笑柄。正如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的文章所说,“中国等国家都变得更加强大,但我们能干预的能力太少,因为这种能力最终是取决于经济实力的。”美国需要基辛格那样明智的政治家,而非以一时短见博取政治资本的跳梁演员。    【详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