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财经观察家侯宁认为2012年底北京五环内房价会跌50%,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反对,两人面对面确认赌局,赌注是一顿饭,不少于250人,花费不少于2.5万元。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说:“专家总要来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那就不赌饭局,让专家明年把他的房子五折卖你算了!”。侯宁回复:“李总编想买尽管买,明年底五折卖给你如何?”
  东方早报评论专栏作者童大焕表示如果侯宁有胆把他的房子五折卖了,他找人收购。陈宝存则表示要先订一套。这一刻,我的心痒痒的,也想预定一套,如果老侯有两套的话。最好是0环内的豪宅,那种以千万元计的,别担心我付不了款,这种事难不倒我,现场以低于时价10个百分点转给他人,我照样大赚一笔,成本只是往返北京的差旅费。
  2007年,我在“拐点”四起的时候写了一篇《房价再涨十年》,到2012年底也才勉强过了一半时间,怎么可能跌50%?关于涨的老理由,本文不再重复,现在要说点新鲜的。
  我列几个与侯宁一样看空的人。
  首先出场的是谢国忠。5月25日,他在《新快报》上撰文说,2012年中国房地产崩盘。他说崩盘,你往相反的方向看比较靠谱,网上不是流行“听谢国忠的哭了,听任志强的笑了”吗?他看空一切,从房市、股票、金融到收藏,结果都错了。有人说他的预测偶尔也应验过,我说那不叫“预测”,道理很简单:持之以恒地看空一切,怎么可能没有兑现的时候?这位“著名经济学家”除了预测,也提提建议,不过差不多都是不着边际的。他说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国民,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以中国今天大而弱的现实,必须抱团才不容易吃亏,外汇储备一旦散存于国民个体,我敢保证很快就会被人吞个精光。谢国忠还说为了保值,号召到美国去买房子,这又是不着边际的话,绝大部分国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去美国,更别说去地球背面买房子。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问题:1、联合国在《2011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中称,美元有崩溃风险,“这不代表美元崩溃迫在眉睫,但若美债违约风险等其他情况未获迅速改善,崩溃的阶段将很快到来”;2、中国欲购房者肯定不下1千万,要是有5百万人跑到美国买房子,五角大楼怕是要下令和人民解放军开战了。

  接下来是茅于轼。1993年,他创办了天则经济研究所,由于资助者是美国福特基金会,洋味儿十足,所以从此之后,人们提到他时不一定要加上“茅以升的侄儿”,直接称呼“著名经济学家”就行了。问题在于,他并未在有影响的经济学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没有独创性的经济理论专著,此外,中国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也没有他什么事。他的名声得益于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他父辈的光环和他现在的年龄使得他什么话都敢说,他也是专挑能吸引眼球的说。据说很多省份发起了“公诉”茅于轼的倡议,我没有在任何一份倡议上签名,不是不想签,主要是他已经80多岁了,政府不会奈何他,当这个人不存在就行了。兹对茅于轼言论稍加罗列如下:
  教育就应该产业化
  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
  贪污不是一个很大的事
  中国应弃守耕地红线
  高利贷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茅于轼预测2009年中国的保八是不可能的,“能够有7%,甚至6.5%就不错”,实际增长9.1%。2010年底,茅于轼预测“房地产泡沫最迟明后年破灭”,标志是“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下降”,鉴于其限定时间是“明后年”,也就是最迟在2012年底,时间表与侯宁相同。

  第三个出场的是牛刀。此人比老茅踏实许多,预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没有统计过其预测是成功更多还是失败更多,只能说他有很多失败的预测,比如:
  《欧元危机加速全球资产泡沫破灭》(2010年5月文):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开始破灭,金砖四国资产泡沫破灭风光不再,中国整体房价将跌去30%,泡沫严重的城市要跌去50%至80%。这些预测已被公认为失败;
  《这一轮死扛房价的开发商都要破产》(2010年5月文):(房地产)链条到2012年就要断了,那个时候地方政府的负债将超过一年的GDP,中国的高房价撑不过明年(2011年),现在开发商死撑房价,是在给自己断后路,而前面一定是悬崖。现在已经是他说的“明年”,撑不过2011年是不可能的,这个预测失败无疑。2012年呢,我们取50%和80%中的下限——50%,这就与侯宁一致了,估计是凶多吉少。
  《加息这根稻草是救命还是压死骆驼》(2010年5月文):如果7月上旬加息,那么,下半年中国房价将开始实质性的下降,一线城市半年之内要跌50%,二三线城市随之发生暴跌。这个预测已被证明严重失败。
  其他明显错误的还包括:《中国要尽快实现土地财富全民共享》、《开征物业税才能废除70年使用权》、《(2010年)五一楼市宣告房价大跌趋势明朗》。

  用谢国忠、茅于轼和牛刀等人的过往错误证明侯宁必定输了赌局,相当于说“连下了半个月的雨,明天还是雨天”,正确的概率很大,决定性是谈不上的,没准“明天”偏偏就是晴空万里。他们往日预测的败绩只能说明其言论可信度低,真正决定侯宁在这场赌局中必输的是经济运行的规律。
  既然有金融参与其中,房地产肯定是有泡沫的,但有泡沫和泡沫破裂是两个问题。在货币贬值的背景下,今天的泡沫到了明天可能就不是泡沫,如果还是泡沫,则没有增加破裂的概率。“收入倍增计划”,大家都知道了。我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个提法,理由如下:2千元/月者倍增后是4千元,1万元/月者倍增后是2万元,结果就是两者的差距由每月8千元变成了每月1万6千元,拉大了贫富差距,而这正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高工资“倍增”人群对支撑泡沫有很大的正相关作用。我主张收入增加计划主要用加法而不是乘法,它一方面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
  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成本是次要的。除了自住,投资购房也是一种需求——资金都是要寻找出路的,限购令只是强行压制购房,并没有解决需求本身。拿自住来说,城市化还任重道远,刚性需求的减少在很远的将来,而不是现在。由于限购令实际上只作用于大城市,而那里是不缺支付能力的,只要外围地区1000个人中有1个具备在一线城市购房的能力,那里的开发商就不愁房子卖不出去。另有一些买不起自住房子的,那是政府的事,开发商不关心这个。
  关于投资性需求,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压力下,开发商和投资商会倾向于移师二三线城市,圈地、制造概念,都是开发商的强项,京城来的大开发商更甚。实际情况是,去年和今年,包括眼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正在快速上涨。开发商圈到了地赚到了钱,中小城市民众也不完全是享受“概念”,实话实说,那些新开发的项目,结构设计、环境质量以及周边配套的确有了明显的进步,只不过它的1份进步要购房者付出2份代价。在这个过程中,一线城市的房子供应量会渐渐下降,可能是绝对数下降,也可能是增幅下降,但都是对房价的支撑。
  本人一贯不是太相信“压力测试”之类的说道。压力测试中,银行能承受50%的降幅和让它接受50%的降幅,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就好像我能在生意场上损失20万元后不影响生活质量,但我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损失发生。银行是谁的?国家的。谁在制定压抑房价的政策?也是国家。在北京,有房者比没房者多多了,房价降50%,他们也不会答应,就为了“顺应民意”,政府也不可能拿根棍子往这条路上赶。
  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从来就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是下降50%。既然施压者是政府,一旦银行等方面压力太大,当然就是重新调整政策,施压很困难,减压很容易。见过好几个人写文章说,一旦看空的人多了,房价自然会循环下跌,势不可挡。这是很幼稚的观点,虽然想到了这个“绝招”的人可能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购房人群不是冷门商品批发商,几个人串通一气就能操控价格。人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价格操控将让位于经济规律,即便是纯粹比操控,作为散户的购房者,能量也远不如开发商。
  新浪对赌局有个调查数据,供参考。截止发文时有19,106人参加投票。
  陈宝存侯宁对赌您认为谁会赢
    1、陈宝存  52.0%  8,572
    2、侯宁   29.8%  4,920
    3、不知道  18.2%  3,001
  您认为未来一年北京房价会有怎样
    1、大幅下跌 25.6%  4,897
    2、小幅下跌 23.3%  4,456
    3、平稳上涨 44.2%  8,436
    4、不好说  6.9%   1,316
  如果侯宁有两套房子,李佩钰一套,另一套归我,童大焕不用另外“找人收购”,要是只有一套,在羡慕李总编之余,特向老侯申请:2.5万元的饭局中给我一双筷子,飞机票我自己买。为什么只向老侯申请?因为他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