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目前土地和农民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火烧 2011-05-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当前土地与农民问题,分析非农户口群体面临的住房、就业、收入等多重困境,强调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引发对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

   

   

   

曾经,革命的主题是土地。让没有土地的农民拥有土地,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当时最大的困境就是很多人没有饭吃。土地是国家对当年赤贫如洗的广大农民的尊重和信赖,也是对农民的尽责。

    革命之后,百姓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农民 、有分配住房和职业的知识分子、干部、工人。至于学生,最终的流向也就是这两种人 。

     虽然当时也存在各种争执和所谓的“矛盾”,但是归根到底,即使争执,百姓也是有底气的,是感觉有前途的,是以主人翁的心态在争执、在斗争、在期盼生活更美好。    

    现在百姓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呢?什么人有大困境呢?

    表面看,农民工有困境,经常被延迟付款或者不付款。农民有困境,经常被强征土地,给钱还少。有的人没有医保,看不起病。有的大学生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但是,他们是有大困境的人吗?非也。

    其实,有大困境的,应该是存在于非农业户口中,其中包括长期失业人员、一直无业人员、没有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经营倒闭赔本后形成的失业人员、打工不稳定收入不稳定或者有职业但是收入很少生存艰难的人员。

    这些人员最大的困境有几点:1、房子是问题。私产买不起,租房没有正常的稳定的居住条件,影响生存的各种质量。廉租房条件苛刻,也许还够不上,够上也等不及。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安居乐业”。安居没有,有业吗?2、没有稳定的职业。收入时有时无。本来没有安居,又没有稳定的职业,于是,乐业就谈不上。那么。这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如果有的身上还有一些创造力的话,因为疲于生存,也难以为国家奉献出来。他们的心态怎么样?3、他们没有土地耕种。这些人如果可以耕地,还可以养活自己,但是没有。只能在世界上漂流地求生存。4、他们没有 宅基地。于是,住房问题一直像魔鬼,威胁着这些弱者老少的心。

    他们的困境是最大的。如果他们再老弱病残,处境可想而知。

    所以,现在的国家,百姓的状况似乎很复杂,但是,归结起来也就是两种。一种是富裕的人。这种人分布在各个行业,身份不同。农民中也有。另一种就是的穷人。这种人同样分布在各个行业。特征为:收入少,或者收入不稳定,无房。

    相比较,而今的农民,已经不是社会阶层中处于最困境的人。再弱穷的农民,也有房住,有地种。只要勤劳一些,是可以生存的。即使土地被征用,还有住房。但是,非农业户口中的无房穷人怎么办?

    无房的非农业户口人员最难。

    在非农业户口的中间阶层,他们收入基本稳定,但是收入不多。因为无房,购买廉租房却不够条件,买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于是,心态不好。攒钱买房吧,本来也就够普通吃穿的收入就被人为改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如此,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也就被打磨了,因为他们要创收,要找第二职业,或者需要做其他职业。总之,房子问题逼迫他们,使他们不能安于收入不多的职业。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人们的创造发挥,需要很多人建设。这种建设应该是科学的建设。但是,因为没有住房,影响很多人不能安心生存正常生存,都奔一个“钱”字跑——因为没有住房啊!没有自己的住房就没有安全感,没有生存的稳定感,没有幸福感!

    我就想,如果人人有基本的免费的住房,即使只有20到30平米,如果人人有基本的可耕种土地,即使失业了也有退路,多好。

可是,我们现在是怎样的状况?

    是的,土地是国家的。国家是百姓的,因为国家是百姓建设的。但是,为什么,有人有土地有房,有人却没有呢?

     

    所以,因为失去土地叫嚷得到的钱少的农民们,也许太自私!他们应该关注的不是钱,而是土地。给钱就应该占有耕地吗?

土地应该被有权阶层以各种理由来处置吗?非农业户口人员难道不应该有基本免费住房和可耕作土地吗?是什么人在贪婪地占有土地?他们的权利是谁赋予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