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六十年,老战友上门来还钱
从近日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中看到,烟台的柳跃松和王世华是老战友了,他们已分别61年。一见面,王世华就掏出了5000块钱,说是要还当年柳跃松借给他的500块钱。
只见满头白发的柳跃松在屏幕上感慨地说,在1960年的时候老王有了第二个孩子,可是老王两口子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70块钱,家中还有两个没有收入的老人,一家六口70块钱实在是不够花,老王就想买头奶羊。那时候,柳跃松的工资要高一些,于是老王找他开了口。柳跃松说,“我没有想到他能借500块钱,只是应许他借个百八十块了不得。”
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人的工资也就几十块,500块钱绝对是一笔巨款,那是柳跃松一家人多少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虽然有点为难,但看到王世华的家境实在是太艰难了,柳跃松还是借给了他,而且根本没指望他能把钱还上。“当过兵,有一种同情感,我根本就不指望他跟他要钱啊。”
三年自然灾害时,柳跃松转业回到了老家,头几年还常到市里来看看老王,但想到每次来可能给老王带来压力,他就减少了进城的次数,几年后两家人就慢慢地断了联系。
王世华今年83岁了,老伴已去世,他自己腿脚也不好。说起当年那500块钱,老王非常感谢老战友在那个年代里帮他全家渡过难关。而此时的柳跃松也是百感交集,老战友还回来的5000块钱那可是他一生的积蓄,自己说什么也不能要,可是不要,老王说什么也不干。
王世华说,“这500块钱,你虽然是忘了,我没忘。那时候的钱,光利息得多少钱啊?60年,对不对啊?”柳跃松说,“他换了些新票来,就像耍玩意儿一样,我抽了一把,实际上我是抽了一张,他看出来了,哎呀,不行!不行!好,再抽一下,就是耍玩意儿。他又拿出来多少,我当时也不知道。就这样行了啊。把剩下钱装他包里了。”最后,柳跃松留下了1000元钱才把王世华送出了家门,算是了却了老战友61年的心愿。
然而,王世华的心事去了,柳跃松的愁绪却笼上心头。“他说已经为这件事,我临死可以闭上眼了。你怎么好不收呢?我说,咱俩的交往情谊,不在钱上,我多少年就告诉你,这个钱我不要了。” “我现在心里很不好受,我如果真没有钱了,他如果方便,不管是攒的,还是哪的,我接受了心里平衡,我现在零花钱根本不缺嘛,我要多少年的一笔情谊钱,接了心里不好受啊。
看到分别了六十多年的老战友专门登门还钱的视频,心里格外不是滋味,既为两位老人间的诚信所感动,又为自己45年前一件类似事所深深自责。
那是1966年9月的事了,当时12岁的我初中毕业被推荐上了阳信第一中学。只在学校特了20来天,就因国庆节接见红卫兵的事停课了。可就是在那短短的日子里,我向一位至今也想不起叫啥名字的同学借了8个地瓜面窝头票。等我半月过后再回到学校时,早已人去楼空,原来根据上面指示,新生们要回原来的学校“闹革命”,我的被褥也被同学给捎到了原来读初中时的第三中学。转过年来,我就当了兵。从此,那8个窝头票的账就重重地压在了我的心头。或许正因如此,当我看到80多岁的王世华老人非要把61年前的账要还清时,特别理解,特别感动,也特别自责。王世华老人终于了结了那重重心事,可我欠同学的那笔账难道要真的带到棺材里去吗?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