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当道,国家无指望?
读了新华社“‘60后’省部级已超百人 多为高学历文科生”的报道(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11/12/c_12765916.htm ),内心很为不安。
如果国家的“第五代”、“第六代”,当道的尽是长于官场文化、应付人事、巧言令色的文科生,中国的经济素质要提升,中国的国家品牌与形象要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提升,恐怕希望不大。
我对未来悲观,对国家的经济未来不看好,是因为这些文科生们,或许他们了解GDP,了解“世界500强”,长于“招商引外资”,但他们不了解当代经济的微妙玄通之处,不了解经济大国崛起的几个“公开的秘密”:
一、这些文科生们,一个个或许都“理解”对外开放的说教和大道理,却不了解一个国家战略上必要的“偏执”,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保护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不为短期利益所诱惑,乃是国家崛起的康庄正道。
二、这些文科生们,喜欢自己管理的地方有更多明星企业,更对“世界500强”落户欣喜不已,但却不理解一个国家完整独立的产业链经营,上下游企业和市场整合的完整全套产业链,乃是一个国家能持久繁荣、人民富足自尊的百年之基。
三、这些文科生们,或许明白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好处,但不了解在创新、技术革新和新产业的形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沟壑,世界上能迈过这个“沟”的国家不多。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GDP增长了,但这个沟却没有迈过去。这个沟,要通过官民商学协作的组织和结构来填补。但在中国,没有人懂这个道理。
四、这些文科生们,从政小有“成就”,但不了解全国“政治”的本质就是经营国家,政治家就是国家经营者。而经营好一个国家,关键是经营好能支撑起国家的一大批本土品牌。经营好一个现代国家,一是要有坚强自主的金融,二要有完整的产业链,三要有强大的创新实力,不当国际上当“技术乞丐”,不整天要求别人“放开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四是要控制好渠道,别让沃尔马家X福们把好地段全占了。
五、这些文科生们,对地方的GDP增长欣喜不已,却不了解支撑一个现代国家尊严的乃是产业,产业集群,高品质的本土企业。即使外资企业能带来GDP,但却带不来民族的尊严感。这一点,这些文科生们不懂。
这些道理,也许有些武断,但如果这些新进文科生们不洗新革面,不从根子上认清产业问题,我因此对他们能否担当起、完成好老天降予他们的历史使命抱怀疑态度,也因而对国家未来不能不保持谨慎态度!
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