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贪官被抓,偶然还是必然?

火烧 2010-08-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49
文章探讨贪官被抓是偶然还是必然,结合董跃进案分析腐败现象,揭示反腐困境与制度漏洞,强调反腐需制度保障与监督机制。

   

   

曾兵只是一介草民,却一直思索着一个反腐命题:贪官是如何暴露并被抓的?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坊间有过去有“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现今又出现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之类的说辞,似乎告诉我们贪官被抓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也深入人心,这又告诉我们贪官被抓有其偶然性。民间之说最能反映社会现实,上述矛盾的心理状态,足以说明百姓对贪官恶霸的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恶”啥时候报?“混”啥时候还?百姓并不知道。从根本上讲,这就同信奉宗教一样,至多也就是个心理安慰罢了。

近日,原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董跃进挪用5.8亿元公款案在京受审。据报道,董跃进曾因嫖娼被抓,不仅未受内部处分,还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此后多次接受他人性贿赂并吸食冰毒。而且,董跃进将妻儿移居美国的同时,也把收受的部分财务带至海外。完全可以说,董跃进“裸官”做得很潇洒。如此说来,董跃进被抓真的很偶然?  

报道中只揭露了董跃进如何裸、如果腐,而对侦破、抓捕等一系列情况没有介绍,不知是为了保护纪委同志安全,还是侦破、抓捕过程太简单,有伤纪委同志们的尊严。但从媒体报道中的“裸官”、“女人”、“冰毒”等字眼中,给人的感觉,董跃进同样走入了因“女人”而被抓的怪圈。曾兵不明白,女人啥时候成了纪委抓获腐败官员的“线人”?按此推论,吸收一批N奶进入纪委,反腐效果肯定空前。  

关于董跃进是如何被抓,媒体是这样分析的:独自生活的状态让他的心理逐渐空虚,开始享用性贿赂和冰毒填补空虚。而接受了他人的腐蚀,就等于授人以柄,最终原则尽失。如果说蚀人骨髓的美女、麻醉身心的冰毒,对董跃进走向罪恶深渊的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那么“嫖娼被抓,不处反升官”,“裸官”无人追查,这又说明什么呢?  

从曝光的腐败案例分析,反腐斗争似乎走到了死胡同,在抓贪官的本职工作上,纪委的同志们显得很无奈、很无辜、很没有办法,恰巧还有不识实务的个别群众,恰好还有不长眼的贪官。假如董跃进不自已撞墙,是否还能裸得更久,贪得更多?  

曾兵不明白,贪官真那么难抓吗?网友从一张公开宣传的照片中看出蛛丝马迹,揪出了“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在“抽的不买,买的不抽”的官场潜规则已天下皆知的今天,在纪委眼皮底下抽“天价烟”的官员,却为何不查一查?到底是网友们火眼金睛,还是纪委睁眼瞎不做为?  

这个问题,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一个是反贪局官员在路上遇到“麻烦”,好像是没有得到他人应有的“尊重”时,曾经登一呼,“我是反贪局的”。反贪局就要比其它局高人一等吗?一位在反贪局工作的老战友透露,许多局长级的官员经常请他们到饭桌上“沟通感情”。另一个例子是,纪委书记带领一班人等,身先士卒收受贿赂。把一池清水浑,弄得班子成员一起黑。  

总有人认为反腐是个很神秘的技术活。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官言还是民间,呼吁健全完善制度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似乎是制度出了问题。红岩先烈的《狱中八条》告诉我们,其实防止官员腐败非常简单,要“防止领导成员腐化”,“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曾兵非如纪委那样的反腐专业人士,但从中可以感受到,反腐只需要做到毛老人家教诲的“共产党员就是讲认真”,而并不是传说中的技术活。  

60多年后的今天,在佩服狱中先烈深刻洞察力的同时,有多少人会脸红呢?现行的制度就允许贪官携巨款外逃?说到底,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中央有关于“裸官”的红头文件规定,原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董跃进,还不是照样“裸”得潇洒,还不是一样的腐败。有趣的是,某些部门把反腐推给了最后一道关卡的媒体,希望借助媒体力量监督曝光,那反腐专业部门、专业人士干什么?莫非要把媒体改编成为各级纪委的第二办公室?  

如果“裸官”被抓很偶然,那么其他贪官又如何?真希望董跃进案是一起孤立、偶然的个案,可恰恰相反,这就是目前反腐的普遍现象,大概也是越反越腐越严重的根本。据说,官员个人财产登记公示制度要出台,而象时下的反腐状态,再好的制度,充其量也就是个屁。放出来时很臭、很可怕,可一会就稀释得没味了,官员们又会恢复到以前的常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