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理想引领前进方向

火烧 2014-10-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理想主义与信仰追求展开,探讨毛泽东时代精神及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结合列宁理论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强调理想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呼应《东方红》精神内涵。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创立者的个人遗嘱,将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按照某些人讲: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的设想或希望。

  有那么一些人,将毛泽东看做是理想主义者,将毛主席指向浪漫主义者、甚至是堂吉诃德那样的人,好像毛泽东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者、幻想家,可怕的脱离实际的人;特别是否定他最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是不是一种污蔑呢?这是他们的立场决定的思维结论。

  理想主义是基于信仰的追求。理想主义跟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没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很少。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原本人类的追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追求,一种是物质追求。精神的追求是通过大脑构建精神,以精神力量的唤醒、美好精神行为来满足;物质的追求是人作为物质新陈代谢需要一些条件,随着社会生产的创新,物质需求也要更多的物质的产品来满足。现代社会,在科学和物质极大丰富的西方富裕家庭,人们不再追求精神,而是追求品牌消费,不断翻新、覆盖,没有给人们树立起一种精神追求的动力,人们往往变相地通过物质追求来满足内心奢侈、虚伪、颓废的要求。脱离了高品格的所谓“理想”,人们失去了信仰,迷失了作为人类的社会本质。这反映着社会信仰的不健康,这是构建文明社会需要注意的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正是唯物论变为享乐主义、消费论后,发财致富成为比富、斗富,比爹拼爹日益流行。这样一个靠他人建立自己虚荣心的时代,让人联想到“富不过三代”的悲哀。理想创造神话,现实消解神话,是西方民主社会的现实,更令理想主义十分尴尬。这就是后现代的虚无与悲哀。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消解,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否定人民革命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河蟹政治俗不可耐的主要原因。

  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人的志向是构建精神的骨骼、动力,一个社会的理想是这个人类整体的文明实质。正确的理论就是理想现实中的精神构建,也是社会提升水平的核心动力与灵魂。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的价值,在于对现实的分析和哲学高度的引领。马克思以对人类具有信心、人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共产主义社会。毛主席号召大家要学雷锋,要坚守公平、正义,要做高尚、纯粹、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关心国家大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要有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正是毛泽东时代创造了人间奇迹,改变了中国在世界地位,中国人民终于站立起来了。歌曲《东方红》准确把握了这个关键所在:“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

  理想本身只是个人的感想。建立理想社会就必须有一个伟大的领袖,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政党,一个有着武装力量的自成体系、能抵御外部侵略的系统;通过内部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提高整体能力,建立一个政治集团。苏联是第一个列宁建立的新政权,新中国是毛泽东建立的伟大的新政权。庸俗的政治上场,取代了革命。告别革命,还算得上新政权吗?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理想是旗帜,理想是灵魂。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说:对于一切外国人,不要求他们承认中国人的思想,只要求他们承认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该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原则。革命是人类自身通过创造社会生产力,改善生存环境、条件;通过社会文化革命树立公有制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这种解放是超越传统自私自利之心的心灵飞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