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主义、法律等答tantshuos
就主义、法律等答tantshuos(【】内为原文,其余为批驳。)
【首先,第一点要记住,合法,不合法的财产都不许受到法律的制裁,在任何国家都一样。拿非法财产说合法财产的事,也就是拿A说B,不知道是你搞错了还是辩证法就是如此。】
对于你首先要我记住,我真搞不懂是什么意思,由你下来再解释吧。非法与合法我是分开评论的,你的拿非法财产说合法财产的事是从何说起的,同样当前中国的私有化进程中权贵资本的形成具有非法性、侵占性,你如果想给它正名,可以拿出证据。这样说A与B,意义不小,我们的意思都是明确的,转移话题属于蛇足。你自己没有搞清问题,别赖在辩证法的身上,你本身也对辩证法了解也太少了些。
【前面说了一大堆中国目前的弊端,权钱交易、财产不公开、强拆,讨薪(劳动不给报酬),不像美国有遗产税、财产税,我不知道你在论证什么?是否定社会主义还是否定资本主义!是我们的制度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好?】
你忘了自己在提倡什么了?先说要保民生,后说不要主义,真的是不要主义吗?实际你的主义很明确,主张私有化,我反对的就是私有化,就是在中国搞私有化。中外私有化进程的区别,我在上一个帖子里有着较完整的表述,可以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国有资产、土地等权钱交易?因为这些官员掌握了这些财产的处分权,他们凭什么掌握了这些财产的处分权?因为这些财产属于国家或集体(或者说属于一个不能个体存在的“人民”),然后国家或集体(人民)将处分权授予这些官员了,这些官员对资产有了自由裁量权,于是权钱交易就发生了。假设这些财产都属于某个个体的人(神圣不可侵犯),这些官员还能出现权钱交易吗?这就是我后面说的某些正直的经济学家也鼓吹私有制的原因之一。我不知你在论证私有制好还是公有制好!】
本段中你指出了公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赞。这是改革以后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物,其核心是破坏了原来的民主集中制,脱离的国家、职工来由厂长、经理一支笔,这种精英管理模式是借鉴西方却形成的四不像,不错误的。但这不能正确公有制的不好,正如医生给孩子看病用错了药把孩子治死了,这个过程中医生用错药是孩子的死因而不能说是孩子的错一样。哪个家长会因为孩子感冒了,就不要孩子非得与别人的孩子对换不可?
【关于没收农民的土地,你说的农民卖地现象也许是国有化土地的原因之一(重要的原因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完全可以搞一部《土地交易法》,规定何种情况可以或不可以交易,照样起到作用,为什么非要采取我(非指本人)替你(不是指浩然兄)管理?你一定就比别人强吗?多少有点不自量力、多少有点强人所难吧!】
你对农村土地的所有制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而不是国家所有制,不是国家替农民管理而是由农民集体管理。你没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当时的生产队中分工合作,许多人都是干劲很大的,也有不积极的,我们想想李强克的夫人程虹的简历中有过铁姑娘队的队长的说明,试问当时她有生产积极性吗?现在认可那段历史吗?中国落后条件下的众多水平工程惠及今天说明了许多问题。个体农业的局限已经使得有些农户无法独自维持下去,合作互助是必然出路。正如今后中国的农村必然突破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而走规模化道路一样,我所强调的是不能放弃了农村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权与收益权。
【中国和印度如何比?中国1000万平方公里14.5亿人,300万平方公里12亿人;好比吗?只有一比的是,印度至今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这一比较与你的学科基底不吻合,必须是动态的比较,以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到76年毛泽东主席去世为一个止点,现在又是一个止点,看看两个起点类似的国家在两种制度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它的发展更快些、更实些?都实行了哪些政策,与两种制度都多大的联系。
【朝鲜早期比韩国强,为什么现在不行了?没有发展后劲了嘛!】
你好提问不注意看清原文的缺点不容易改正。我在上个帖子中的解释是“如果比较朝鲜半岛的双方,最后分两个阶段,八十年代以前,在社会主义体系中朝鲜的发展迅速,水平高于南方,但它没有抓住机会调整本身的经济结构,过度依赖集体内部的分工体系,以至于当苏联解体后,失去了国际分工的依托又遭遇时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封锁与制裁,经济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韩国的外部环境是朝鲜无法比拟的,不去思虑外部环境条件的硬比较意义不大。”
【东西德是意识形态的胜利。这么说,你认可东德的意识形态败给了西德的意识形态?】
随着苏联修正主义的抬头,东欧的共产党放弃了原来的意识形态的坚持,最终导致了东欧巨变 。东德是其中的一部分。你下来必然要问这种巨变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阵痛当然都是难免的,对东德由西德的吸纳能力较强,其发展较顺一些,其他的就是漫漫彻夜了,尤其是俄罗斯,由原来的两霸之一,沦为二流国家,幸运的是出了普京,更由于它的丰富资源,才为它的再振兴提供了较坚实的后劲。中国行吗?台湾具有这样的吸纳力?中国还有很好的能源可卖?醒醒吧。彻底走资本主义道路、彻底的私有化带给中国的必然是国家解体、长期的混战。
【关于香港的繁荣与衰落,你表达了两个意思:1、中国的改革开放(邓的政策)是正确的,造就了中国现在的繁荣,那么请问,改开以来是往市场经济走呢?还是往计划经济走呢?;2、香港的繁荣与衰败与主义无关。综上两点,按照你说的结论,主义还真的重要吗?】
我对你断章取义的能力深表钦佩,我是说当大陆与西方隔绝时,香港成为连接大陆与西方的唯一窗口,从而拥有了坐地起价的资本,随着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陆已经不必再非走香港这个通道不可了,香港也就失去了通过转口贸易发大财的机会,因此它必须改变,在融入大陆整体的情况寻找自我的定位。在本段中一我没有评大陆的改革开放的对错,你的提问属无的放矢,二你认为如果香港不能转变发展思路,靠走资本主义就能保持以往的繁荣吗?还是转变成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了呢?
【给私企、国企打工有什么不一样呢?国企上缴的利润老百姓得到了什么?你能举出一个实例吗?欧洲国家建立的福利社会制度(我并不太赞成这种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或者国企利润上的吗?国企经营不善倒是要用纳税人的钱补贴或者由国企职工共同承担。】
你既然对国家大事感兴趣,建议你多看看我国的财政收支结构报表。后面附上我的一个帖子《今日中国之“钱途”》,希望对你有点作用。对国企得失的评价,需要整体上、长期来看,不知你是否有过印象,空客成立二十多年中一直处于欠损状态,欧洲人认了、坚持了,最终在国际航空界打下了自己的半壁江山,中国因为三千万元的财政预算使运十下马,耽搁了二十的富贵光阴,不但民航长期依赖欧美,而且国防中的兵力送达能力长期滞后,至今无人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当我们看到一些国企的亏损时,更要看到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以国企为主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较小。如果非说经营困难,我国的养老出现困难,却没有人说这是这种市场经济的模式的错,从而让政府承担责任,结果还是想让百姓自己埋单,延长退休时间。
【 关于美国(或者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问题,我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不管是高层还是法律界人士,均认可我国法律不如人家健全,我不知道浩然兄的结论是如何得来的。当然质疑是可以的,但应该有具体的论证,不能说“你就是不如我”或者说“圣人说他不好”。】
关于美国的法律本质,你也许没有太多的留意过,但对美国国会的人员构成我想你应该不陌生。如果你能把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区分开来,就容易理解这个问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是成熟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我国的民主制度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民主制度的质的区别,分别代表着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成熟的与发展中的是两者的发展程度问题。
【我并不完全赞同美国的所有制度和政策,因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历史上和文化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人能承受的财产不平等远比中国高),完全照搬美国的制度,中国将成为泰国或埃及一类高度不稳定的国家(中国实例:台湾快了、香港也快了),但这一切并不能妨碍我们向他们学习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学习借鉴是应该的,必须注意区别其精华与糟粕,对其长处也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要迷失自我。
【如果你认为让老百姓致富很重要,这是我们的目的,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一切成功的经验,而不是照本宣科马克思主义。】
打旗号谁都会,重要的是措施。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与之相适应。宣传马克思主义不等于将其教条化,不懂马克思主义、违背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去为人民服务、不去尊重客观规律、不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不会作出正确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样做了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我们既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也反对经验主义。
【 无论什么主义、什么宗教或者什么制度,将其原教旨主义化、将其推行到极致(极端),这是非常危险的!美国学者福山新作品,正在批评美国的“法律原教旨主义”。】
不是要照抄照搬马恩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个别词句而是要坚持其本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主义”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致富!】
【怎么致富?摒弃一切原教旨主义,学习一切先进的经验,把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作为至上,而不是什么主义至上!】
没有正确的主义、理论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引导大家放弃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无数前辈的汗水浇灌已经成为普通群众经济利益基本保证的公有制于情于理都是讲不过去的,那样肥的是少数人,坑的是大家伙。
老百姓幸福生活至上,绝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幌子,而必须保证它的可靠的经济基础与制度保障。
附:今日中国之“钱途”http://bbs.chn200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2493&extra=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含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在付出了资源消耗巨大潜力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成本极高、劳动力成本极低人口红利消耗殆尽,最终积累起一份家业,做成了一块不小的蛋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人均排名很靠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国还积累了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我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大部分日常必需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国民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呢?它将国家、企业、居民三大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保证国家有效履行职能、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居民保持正常的生活。如果把国家作为管理者,企业、居民都可归为被管理者即民。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重要特点是国富民穷。看看当今中国的资金运行路线图。
在这里国家主要指政府,又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是如何获得收入的?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税、利、债、费。1、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是历来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我国目前的特殊性在于政府所订GDP指标高于实际所达到的程度,而它是与税收直接相联系的,每年中央政府的GDP指标下达后,各政府地方为表政绩要逐级高于上级的指标,而这牛不是白吹的,要真金白银的把税收交上去,不足的部分怎么办?向银行贷款,后面中央政府有个税收返还,返还额大概相当于向银行贷款额,如此下来,地方政府税收所得就相当有限了。2、利是指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向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收取利润的一部分。“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类型,由原先的三类调整到四类。具体来看,中国烟草总公司在内的15家第一类企业,收取比例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5%;中国铝业等78家第二类央企,收取比例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0%;中国核工业集团等33家央企,收取比例为企业税后利润的5%;纳入第四类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继续免交国有资本收益。除了第四类,其余央企税后利润提交比例,和之前相比统一提高了5%。”3、债部分是指是国家通过发行短产、中、长期国债形成当年的财政收入。4、费则是当前极具争议的部分,如公路收费,增加着物流成本,存在量大滥收现象,为社会民众所诟病,但交通部分领导的解释很能说明问题:“全部停收公路收费也行,只是每年2万亿的财政收入就没了”意即交通部分仅交通收费就可向中央财政贡献2万亿,再如通过垄断国企移动、三桶油高价收费。另外国家还通过通货膨胀聚敛一部分钱财。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投向何处?1、国防军费,尽管它连年高速增长,但鲜见有异议,好钢用在刀刃上。国防现代化成就非凡,人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百年耻辱中我们尝够了被侵略的苦。2、三农支出。继免征农业税后,相继推出的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交通通讯条件大幅改善,合作医疗、养老补贴等利民政策使农民得到实惠,农村是我国诸项工作中较成功的一个领域。3、航天。在国家大体制下,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高投入得到的是更高的性价比产出,实现了我国航天的跨越式发展,这也是靠买所买不来的。4、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有长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高铁,显示出我国在高端制造中竞争力的提高,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决不能全面否定高铁。5、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以上几方面投资我认为正面效益较明显。下面值得商榷的有:1、过分庞大的维稳经费。中国财政部3月5日公布一份公共安全领域的预算为6,244亿人民币,该数字比2010年增加了21.5%,且超出2011年公开的军费预算6,011亿元人民币。其显示了中国用来维护稳定的预算在2011年将达到高峰。以维的方式对待人民不如下大力气改善民生。2、过高行政成本。三公经费多年来居高不下,民怨沸腾。毁灭着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3、过滥的出口补贴。我国财政补钱,外国因我国出口产品过低而定为倾销从而征收反倾销税,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并没有低下来,相当于我国政府出钱补贴外国政府,道理何在?4、数额庞大的、不断增持的美国国债,一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成为他们手中的肉票,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前面强友们已经论证了美国已经没有归还中国的可能,如果说这里包含政治利益的话,是否意味着中国是花了一万多亿美元买得了美国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认可,从而形成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的发达国家的最大债主的世界奇观。5、过分庞大的外汇储备。我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超出必要的国际支付限度就意味着我们把大好的资源变成了不断贬值的美元,是用我们的真金白银换美国的纸。6、过滥的对外援助。动辄上亿,完全不顾国内有大量贫民缺医少住的现实,一旦得了大一点的病,最大的可能就是等死,只因为缺钱。内外有别,民情何堪?真到了国内民生需要钱的时候,各级政府纷纷叫穷!汶川地震捐、校车捐、社会养老基金缺口巨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投入的部分严重不到位,我们不是国富民穷吗?国家的钱呢?又说大规模减税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到。怎么国家手中用于民生时还是没有钱呢?一个不成器的形象工程如运动会动辄上百亿有多大的收益?再说地方政府,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中央拿去了大头,让地方政府只喝西北风?高房价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各分45%,原土地使用者有些即被拆迁户最多得10%,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我国财富巨头资产连年翻番、地方政府热衷于强拆不至于唐福珍现象连绵不绝的原因了。还有行政规费,如几年前向各事业部门征收的计算机考试费(每科80元)、培训费(每科180元),规定如果不交培训费不发准考证。现在只收考试费了。严重时每年要有一个月工资被收回去,因此不是13个月工资,而是11个月工资。中央政府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原因在哪里?完全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吗?决不可能。自古以来赋税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财政收入的享受者和主要使用者,除此它没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独独到了今日中国,通过土地财政推动高房价与民争利,与房地产商分享暴利,中央政府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各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大干不如小干,小干不如蛮干,只要政治正确,一定都不是问题。这是政府管理的大问题。
广义的民部分包括企业与居民。企业含:大型国企它们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它们属于全体劳动者通过国家的形式共同占有,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共同构成我国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实现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它们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企业成果的分配应该充分考虑所有权、经营权、发展权等关系,目前国有企业高管的高工资、高福利不是靠本领,而是沾了国家垄断地位的光,是损公肥私的行为,是对全体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目前国企中存在对个人的过度倾斜性分配问题的实质是部分凌驾于全体之上的本位主义,只顾现在不要将来的败家子做派。行业之间的不公平是经济生活中极不合理的部分,形成原因是生产要素的不自由流动或称垄断性占有。正所谓男怕入错行,一旦进入某行业,就取得对其他行业的压倒性优势,这与他的贡献与能力无关。暴利性行业包括电力、医院、移动、国有银行等及政府的几个强力职能部门如工商、税务、物价、财政还有嘴大压死人的法院等。民营企业,分大型与中小型私企及个体户。大型外企它们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产物,现在构成出口的主体。长期以来建立在大幅压低工人工资基础形成的对外依赖型经济在限制我国工人购买力的同时还为美国等提供了大量廉价产品,维持了它们物价的稳定,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还推动着国内的通货膨胀,人家今天的勤劳在加剧着昨天财富的缩水。大型民企往往挟权贵资本侵吞国有资产的优势与底气,部分与黑恶势力与勾结,在社会占有经济政治舆论优势,它们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实际是资本积聚,它不是伴随财富的增长而产生的,而是主要依靠对国有资产的转移而产生,因而带有原罪,是不能见光的。以房地产为典型,与地方政府相配合,暴利加暴力,造成现代文明社会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从而形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房价远超美国最大发达国家的泡沫和闹剧。再以上市公司为例,它们上交了七千万元的申请费成功上市后就取得了股市圈钱的资格,交纳了国家要求实际自己根本没有达到若干增长率即税收后,剩余的钱就是自己玩,中央政府也管不了它,所谓拿了人家的手短,谁还管股民的死活。中小型企业为解决我国的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限制,尤其是融资难,往往是银行里贷不到款,只得到大企国企转贷,他们任重道远。今年全国人大上国家提出发展小微企业,真正落实政策的有多少。
居民分为富人与穷人。富人分为巨富与中产。巨富含靠权力寻租的实权官员、租用权力侵吞国有资产从而使私有合法化的权贵资本家、以温洲商人为代表的与地方政府相配合的从事房地产牟取暴利的房地产商、以依靠黑恶起家已经做大、牢固把持各地最有利的行业和领域的人们(多数已具备显赫的社会身份)、也有少部分依靠自己的经营才能积累起大量财富的蓝海精英。对私营企业主及民营企业家,中共当时按照三个代表的理论,成功把他们纳入了中共政权内部,从而使他们没有成为随着经济上的崛起而造成政治上与中共对立的反对势力、避免了中国社会的再分裂,我们不再强调剥削这一概念,认为他们也是社会的建设力量,属于人民范畴。经济上认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组织上允许他们入党(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政治上给予较高待遇,可以担任省政协付主席一职(付省级)。当时是有道理的。今天他们两大倾向:外逃、成批外逃,这是对中国民族财富的再掠夺;留下的把持政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样的危险在于使中共的社会基础吞噬着它的阶级基础,从而改变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中产阶层,目前主要由大型国企职工、一些垄断性高福利的行业的员工、中小型私营企业主、有些个体老板等,大夫、律师属于这一行列。生活表现有房有车,一个人工作,全家衣食无忧,过着殷实的生活,从现状说他们这类人范围扩大的难度相当大,甚至有收窄的趋势。
穷人或叫中下层收入者主要靠劳动过活。目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所占比重偏低,他们就是两者的交集,前者体现在我国基尼系数已远超国际警界线,达到0.46以上,后者则是指他们在与资本、管理、房产等要素的分配竞争中处于下风,并不是他们懒、笨,而是他们付出大量辛勤劳动后得不到合理的报酬,造成勤劳不致富的悖论。这集中表现在城市的弱势群体身上。他们人数较多,又身受高物价、高房价的折磨,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养老)是他们无法逾越的砍儿。相对而言,农村的农民处境要好一些,尤其是与过去相比。不过随着农民工潮的出现,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及农民自身的工作待遇、生活条件(含性生活)及在城市中的角色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看来,人应该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在我国蛋糕已经做大、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完全有条件时让中下层人民享受到建设、发展的成果,现在到了分匀蛋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大幅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才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